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育中音乐素养课程现状与改革策略

2022-11-28罗依菲

轻音乐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舞蹈院校素养

罗依菲

在全球多种文化视野下,舞蹈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原始社会便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记载,被称为“艺术之母”[1]。舞蹈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中音乐是构成舞蹈艺术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观众对舞蹈表演艺术及舞蹈教育的需求也明显增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对舞蹈行业工作者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同时也导致了高校舞蹈专业毕业生的音乐舞蹈综合能力要求逐渐增高,为满足这一需求,各大院校舞蹈专业的培养计划里都加入了音乐素养的课程。音乐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综合的体现了人掌握的音乐知识、音乐能力和内在音乐审美认知的程度。[2]音乐素养课程是专业舞蹈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舞蹈专业教育的音乐素养课程进行调研及对比研究,并且结合我国高校特点、专业特性和学生情况展开关于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中音乐素养课程的改革策略进行探讨,并对教学思路的角度切换、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个人拙见。

一、舞蹈专业中音乐素养课程现状调研

目前,音乐在舞蹈的教学与日常训练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在舞蹈创作与舞蹈表演中的作用被普遍重视和强调,[3]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舞蹈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都加入音乐素养课程。笔者将针对国内外舞蹈专业学府音乐素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情况展开调研,分析相关内容得出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素养课程设置与开展的现状与不足之处。

(一)国内情况

目前国内开展舞蹈专业教育的高校众多,根据教育水平、招生情况、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情况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学校。分别为培养专业舞蹈工作者的院校和培养大众舞蹈工作者的院校。

1.培养专业舞蹈工作者的院校

根据2021年舞蹈专业学校排名情况和就业情况得出培养专业舞蹈工作者的院校主要由全国排名前五的院校构成,分别是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该部分学校代表了我国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水平,录取的学生在体能、软开度、技巧、编创和音乐素养方面都具有明显趋势的学生;此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专业舞蹈工作者;从此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成为专业舞蹈演员,是国家级与省市级舞蹈团的专业舞蹈演员的主要输送院校,部分毕业生成为了影视剧演员、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研究工作者或留高校任教。由此可见,该类院校在舞蹈的专业教育具有引领性和代表性。

经调查发现该类院校舞蹈专业普遍开设基础音乐素养课程。并且根据专业的特性,设置了配套的音乐课程。以北京舞蹈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设有专业必修课《音乐理论基础》与通识课程《中国古典音乐文化》;芭蕾舞系设有公共必修课《音乐理论基础》与专业限选课《西方音乐鉴赏》;国际标准舞系设有《西方音乐鉴赏》;编导系设有《音乐编舞》。由此可看出,培养专业舞蹈工作者的音乐素养课程设置除了基本音乐理论基础之外,还结合舞蹈专业不同方向设置符合其专业特点的音乐课程。

2.培养大众舞蹈工作者的院校

截止至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舞蹈专业的院校超233个,其中排名前五的院校占据了输送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大部分份额,其余院校培养的大部分学院均为大众社会需求所服务。从教育水平来看该部分院校舞蹈专业平均设立年限短,青年教师占师资结构中的大部分比重,同时也反映出该部分院校的专业培养能力有所不足;招生情况方面,该部分院校中较好的院校能招收到仅次于前五名院校水平的学生,其余院校招收余下资质较为普通的学生;培养目标方面,该部分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适应大众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舞蹈人才;从就业方面来看,该部分院校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大众领域的舞蹈演员、舞蹈编导和幼儿舞蹈教育工作者等。由此可见,该部分院校的舞蹈专业教育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

经调查发现该类院校舞蹈专业虽大部分开设了基础音乐素养课程,但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性。以笔者进校调研的四川师范大学[4]为例,该校设置独立的舞蹈学院,开设舞蹈表演、舞蹈教育、音乐剧等舞蹈专业。目前,由于学校师资情况特征,音乐素养类课程由独立学院音乐学院承担舞蹈学院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任务,设有视唱练耳、乐理、钢琴等。在笔者调研的其余院校中,超半数的院校仅设立了一门音乐基础课程,例如乐理、视唱练耳或者音乐欣赏课程。该部分院校在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定不足和局限性,并且均并未设立符合舞蹈特点的音乐相关课程。

(二)国外现状

由于国外高等教育模式萌芽较早,舞蹈的高等教育历史长于我国,音乐素养课程在国外艺术高校舞蹈专业中开展的也早于我国。通过对国外排名前十的舞蹈学院包括罗汉普顿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纽约大学、伦敦现代舞蹈学院、北方现代舞学院等进行调研发现,国外高校的舞蹈教育专业普遍开设丰富的音乐素养类课程。包括基本的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史,还开设了理论作曲、钢琴、音乐表演和音乐文化等70余门音乐相关课程。

此外,国外排名靠后的舞蹈专业院校也开展了个性化的音乐素养课程教学。例如,美国舞蹈专业院校开设了“音乐的构造”和“节奏”两门音乐素养课程,其中“音乐的构造”主要针对组曲、华尔兹以及玛祖卡等舞曲类钢琴音乐作品进行谱面及音乐讲解;“节奏”则是重点讲解和分析各类音乐作品的节奏特征。[5]

(三)国内外现状对比

将上述调研结果对比可得出国内外各大舞蹈专业教育院校均认可音乐素养课程的开展对于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国内外顶尖舞蹈院校均重视基础音乐课程的开展,以及均有设置个性化适配舞蹈专业的音乐素养课程,但是国内院校音乐素养课程的丰富程度略低于国外院校;其余国内外普通院校在音乐素养课程设置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国内音乐素养课程的设置反映出明显不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与舞蹈专业的特性适配度较低,因此音乐素养教学效果普遍较差。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舞蹈专业音乐素养课程的构建和教学发展不均衡;课程内容设置与舞蹈专业适配度不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略单一,普遍采取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视角和方法来教学。因此,我国高校舞蹈专业中音乐素养课程的改革具有必要性。

二、舞蹈专业音乐素养课程的改革策略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现状,针对培养大众舞蹈工作者的院校的音乐素养课程的不足提出改革策略,意图改善社会对大众舞蹈工作者音乐素养要求逐渐增强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音乐素养教学不足之间的客观矛盾。该策略将普通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着手,帮助学生建立基础性但具有开放性的可发展的知识框架,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在舞蹈学习和训练中体会伴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在演出和编创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与能力。

(一)教学思路改革

目前音乐素养课程的开展普遍由音乐专业的教师来任教,大部分教师直接套用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应该随着教学对象大专业的不同,改革教学思路。

首先,从师资配置上改革,建议优先选择有舞蹈伴奏经验的音乐专业教师来教授音乐素养课程,因为该部分老师兼具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教育能力与舞蹈伴奏实践能力,该部分教师最了解舞蹈教师的专业需求与舞蹈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不足,由该部分师资参与舞蹈音乐素养课程的建设与开展,能够更有优势的解决音乐与舞蹈两个专业之间衔接的适配度问题。

其次,教学思路应随着教学对象而改革,舞蹈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主体内容保持音乐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对象的特点。现有的音乐素养课程多以传统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内容作为基础,辅以音乐欣赏课程构成。普通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繁重的舞蹈专业课程的压力下,再以音乐专业的学生的思路和要求去教授舞蹈专业的学生,这样的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导致很难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违背了设置音乐素养课程的初衷。

因此,舞蹈音乐素养教师应当从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入手,从舞蹈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去因材施教,并且站在舞蹈专业的角度,根据舞蹈专业的特点和舞蹈专业学生的学情去教学,这个教学思路有助于舞蹈专业学生捕捉到音乐与舞蹈的内在联系,并掌握到其所能运用到舞蹈中的音乐知识。

(二)课程内容改革

舞蹈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适当结合舞蹈音乐生活,横向整合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去构建舞蹈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整个教学内容可从音乐基础理论、音乐视唱练耳技能、音乐舞蹈学科交叉的发展史和舞蹈音乐风格解析四个核心内容递进式的展开。

第一,从音乐的本体展开教学,音乐的本体包括节奏、旋律、调式、和声和曲式等。在舞蹈艺术中,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重音点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其是达到音乐与舞蹈肢体动作音画效果统一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节奏教学由舞蹈教师在课堂上每个动作数拍子完成,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乐感较差的学生缺乏音乐舞蹈的呼吸,僵硬的对准节奏而且缺乏音舞视听效果的美感。因此在音乐本体的教学中,设计舞蹈常用的节奏型片段,带领学生“看谱打节奏”,随后展开“听辨数节奏”。此举结合了舞蹈专业的特点,系统的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理论原理,并且根据舞蹈学科特点来训练舞蹈专业学生听音辨节奏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舞蹈专业训练中运用该能力达到听音乐调动肢体动作的能力。

第二,训练音乐视唱练耳的技能。与音乐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要求不同,因为舞蹈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需要合理降低对其识谱能力与视唱与练耳音准的要求,仅达到可辨别音高、旋律起伏、音乐情绪以及能哼唱出大致音高即可。这样的训练要求足以达到促进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并且由于专业特点,音乐素养课程在大部分院校仅有一至两学期的教学计划,因此想要达到音乐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与实际教学计划情况和学生需求所矛盾的,可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音乐术语,并且以引导学生听觉感受和音乐跟唱为主要教学内容,加以简单的肢体律动来帮助学生体会音高与音值的概念,达到促进学生提升感受和理解舞蹈音乐的能力。

第三,综合音乐舞蹈学科交叉的历史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舞蹈风格的内在联系与形成的历史因素,从而提高音乐认知。音乐与舞蹈被世人称为一对“双生姐妹”,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相互交叉发展,因此教学内容集中在音乐舞蹈相关的历史进程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对于舞蹈专业的学情来说,宏观的音乐史知识体量浩大,整体学习难度系数大,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认知能力转化率低。由于舞蹈史是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因此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纵向的历史时间概念,可在此基础上横向的扩展出音乐的发展历史,能够帮助理解和演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与不同时期的舞蹈。

第四,有了前三项教学内容的铺垫,学生已经具有较为良好的音乐素养,最后一部分内容着重于舞蹈音乐的风格分析,可根据学生的舞蹈专业展开具体的舞蹈音乐作品讲解。例如,可以选取古典舞基本功和声韵、芭蕾舞基本功等的钢琴伴奏作品展开音乐与舞蹈的本体讲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所具有的音乐素养能力运用到舞蹈基础课程中。并且,可根据学校实际的课时计划,加入民间舞的舞蹈音乐片段讲解,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全方位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舞蹈音乐素养方面的教学局限于舞蹈教师课堂上对于舞蹈中节奏型的讲解,或者音乐老师在音乐基础理论课和音乐欣赏课程上的纯理论教学。以上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不会学以致用,换成同一风格但不同旋律的音乐时,大部分学生就有听不懂音乐的烦恼,这样会花去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去硬记音乐的节奏点。并且,普通院校的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为大众服务的舞蹈领域,当学生毕业之后独当一面之时,会由于音乐素养能力的限制,选择使用在学校学习训练中的音乐,这无论是在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或者舞蹈教学中都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发挥度。因此,越是普通的舞蹈专业院校,越应当承担起面向大众输送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重担,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

教学方法改革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结合舞蹈专业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综合的舞蹈音乐认知,并且通过实践的方式逐渐掌握舞蹈音乐的运用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可以多元化的采用探究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花三成的时间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将实例从乐理书中的钢琴作品替换成舞蹈音乐作品的选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花约七成的时间用于带领学生感受音乐、哼唱音乐或跟随音乐舞动肢体。使学生能够立刻将音乐理论知识和舞蹈实践结合起来,更牢固的掌握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现状对比来看,对舞蹈音乐素养提升的需求上和目前实际的教学情况上存在显著的矛盾,因此国内高校普通舞蹈专业展开音乐素养课程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1]庞志娟.先秦少数民族岩画舞蹈形态与利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9(04):95—94.

[2]李 静.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知识框架的多元建构[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会议论文集,2016-12-28:154—159.

[3]田 旭,王舒涵.培育音乐素养融入当代舞蹈教育之考察及必要性探究[J].艺术教育,2021(07):93—96.

[4]截止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全国排名第十六,地区排名第一。

[5]王鲁宁.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与音乐素养的融合策略——以芭蕾舞基训课程为例[J].四川戏剧,2020(05):165—167.

猜你喜欢

舞蹈院校素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舞蹈的男孩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舞蹈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