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研究

2022-11-28

畜禽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排泄物消杀养猪场

(罗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 罗田 438600)

0 引言

非洲猪瘟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猪群内一旦有生猪感染此病,治愈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相关防护人员应加大对非洲猪瘟传染病的重视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生物预防措施以加强猪群养殖的安全性。基于此,对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非洲猪瘟传播因素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且发病急速凶猛,病猪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和呼吸不畅,同时,病猪还有可能会有咳嗽、眼鼻分泌脓性物质等表现。非洲猪瘟病的临床症状与普通的猪瘟疾病情况类似,想要将二者进行区分确认,则需要进行实验室的诊断。近年来,我国多省份地区都曾经出现非洲猪瘟传染病,该病的暴发极大地打击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导致很多从事生猪养殖的经营者对生猪养殖行业失去信心,生猪养殖行业的产出质量和产出效率都受到了影响。生物防控人员想要加强非洲猪瘟传染病的疫情防控,就要先阻隔非洲猪瘟疾病的传播渠道。根据相关数据表示,非洲猪瘟疾病的传播渠道有以下几种。

1)生猪患上非洲猪瘟疾病概率最高的方式是直接与带病的生猪运输车辆和运输人员进行接触。许多生猪运输团队由于工作需要在各大生猪场辗转,身上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概率较高,生猪场有外来运输人员和车辆进入时,如果不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洗,非洲猪瘟病毒极有可能会在生猪场内传播开来,造成非洲猪瘟病的规模性暴发。

2)许多生猪养殖人员喂养生猪时,在生猪饲料中掺杂厨余物,造成生猪场非洲猪瘟暴发。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大部分生猪养殖场都有厨余物喂食生猪的传统,这种喂养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猪喂养成本,帮助部分厨余资源回收再利用。但是,厨余蔬菜中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利用厨余物喂养生猪很有可能引发生猪场病灾。

3)不同地区之间流调运输生猪群或生猪产品,也很有可能引发非洲猪瘟的传播。我国针对动物疫病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中明确表示,无论是生猪还是生猪制品,在调离本产地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部门的检疫,且被运输物的各方面指标都合格后才能够被调运。但是,在实际的生猪运营过程中,某些检疫工作人员工作散漫,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合格证明,给非洲猪瘟病毒以可乘之机,导致大量的生猪养殖户承受经济损失。

2 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许多生猪养殖场负责人只关注养殖场场内布局,忽视有关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生猪养殖场非洲猪瘟防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生猪养殖场负责人想要加强对猪瘟疾病的防控,就要从养殖场的地址选择、场内布局到场内外关口3个方面出发,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设施的建设。

工作人员在进行养猪场的地址选择时,要从防疫的角度出发,在对候选场地的地理参数和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养猪场地址,才能实现对养猪场进行经济效益与生物安全指数的最大化考量。

厂区出入关口是生猪养殖场与外界连接的通道,也是外界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猪场的重要途径之一,养猪场长负责人应加强场内工作人员、临时访客等人员的出入管理,同时提高对生猪运输出入口和饲料运输出入口的防控管理,在各出入关口设置消毒设备以配合人员与物资的消杀工作[1]。

合理布置养猪场是保证非洲猪瘟疾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后一项措施,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应将养猪场的生活区域、饲养区域以及废弃物处理区域进行划分,尽量使废弃物处置区域与废弃物处理方式相对应,以便疾病防控人员能够在处理废弃物上的非洲猪瘟病毒时,提升消杀防控工作效率,且养猪场区内的非洲猪瘟隔离区的位置要进行特殊考量,在考虑风向的前提下尽量将其与饲养区隔开。

2.2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

为了提高养猪场防疫工作的工作成效,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应积极完善养猪场内的防疫体系,规范药物的使用方式,帮助养猪场制定科学的防疫流程。

为了充分保证生猪的健康安全水平,对养猪场进行生物性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项工作能够提高生猪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进而增加养猪场的养殖安全性。这要求养猪场负责人在健全场内防疫体系时,应从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不同生猪种群的不同特性规划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流程。养猪场负责人要结合养猪场的硬件条件,并在不违反我国动物防疫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生猪进行生物安全保障来完善养猪场内的防疫体系,例如建立场内出入口门禁、隔离消毒设备等,来对易感生猪群体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同时养猪场负责人要督促防疫制度的落实[2]。

养猪场负责人要对生猪养殖工作进行标准化改革,在场内进行试点封闭饲养,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在场内实行非洲猪瘟的无疫小区政策。

养猪场想要实现完整防疫体系的建立,还要对生猪进行相应预防药物的投放,其中预防药物的质量也是影响免疫工作效果的因素之一。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应严格把控预防药物的质量、投放剂量和投放方式,保证药物能够发挥其免疫功能,为养猪场生猪群体提供一定保护性。另外,养猪场负责人还应注意预防性药物施加操作的规范性是否符合相关防疫规定,确保防疫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尽量规避防疫工作出现失效的情况,造成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的浪费。

2.3 阻断疫病传染渠道

对于养猪场负责人来说,非洲猪瘟防控关键性工作就是阻断猪瘟的传播渠道。养猪场负责人应对生猪喂养环节严加把控,严禁饲料喂养人员在生猪饲料中掺杂餐厨余物,并设置相应的追责处罚制度,以保证饲料喂养行为的规范性,在饲养环节提高对生猪安全健康水平的管理,阻隔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养猪场负责人要从病原下手,消毒作为关键性病原消灭手段,能够对非洲猪瘟病毒起到较好的消杀作用,因此,养猪场负责人应主动建立等级式消毒系统,对养猪场的场外、场口以及场内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消毒。对于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养猪场,养猪场负责人应主动在距场3 km左右的地区建立专业洗消机构,并在洗消机构中设置值班点、车辆洗消区、烘干区、排放处理区等功能区域,并规划洗消流程,为外来运输车辆提供洗消烘一体的消杀服务,从而降低非洲猪瘟病毒在养猪场内的传播风险[3]。

对于规模较小、实力不足以建立洗消机构的养猪场,其负责人应在场内设置专门的外来车辆消杀区域,对运输车辆进行相对完整的消毒。比如在养猪场内设置外来人员与车辆的消杀专道,配合消毒液体雾化器和紫外线消毒设备等消毒设施。不仅如此,养猪场负责人要重点关注养猪场场内的消毒工作,对场内养殖区、办公区、员工生活区等区域的消毒消杀工作进行频率和质量的监控。同时,负责人要监督消毒器具和消毒药物的使用方式是否规范,养猪场负责人应明确消毒药物的用量和消毒工作的次数,并要求场内消杀人员根据养猪场的环境条件确定消毒药物的类型、使用剂量和消毒次数,确保场内消毒成分的浓度足以抑制非洲猪瘟病原体的生长。

除此之外,生猪活体及生猪制品由场内向外进行运输时,养猪场负责人要对调运工作进行管理监督,保证场内运出品均通过疫病检查,阻止非洲猪瘟病毒进行跨区传播。

2.4 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养猪场负责人想要实现在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期间降低猪瘟病毒的传播风险,除了通过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来杀死病原体以外,还应对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降低病原体的存活率。生猪无害化处理具体是指对生猪的排泄物和生猪病尸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手段进行处理。大部分的养猪场习惯采用将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料还田、生猪病尸深埋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无害化处理方式远不止这几种。就生猪排泄物而言,养猪场可以采用过程性处理方式,在生猪排泄物产前阶段,通过调整饲料结构的方式减轻排泄物处理压力;在生猪排泄物的产中阶段加强排泄物管理,防止排泄物流失;在生猪排泄物的产后阶段,对排泄物进行统一的资源化处理。牲畜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手段主要包括清洁能源化法、发酵堆肥法以及热解法。清洁能源化法就是将生猪排泄物进行热能化、沼气化或电利用化,将排泄物转化为可用于工业的能源;发酵堆肥法就是对生猪排泄物进行发酵技术和堆肥技术使其转化为肥料进行农业再利用;热解法就是将生猪排泄物进行生物质分离得到生物炭进而使排泄物得到二次开发利用。对于生猪病尸,养猪场负责人应采纳农业部建议,使用焚烧、深埋、分解等无害化处理手段对其进行处理,保证非洲猪瘟病原体不会借助病尸进行二次传播,降低猪瘟病害的传播风险[4]。

3 结语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的病毒型传染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极其不利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养猪场应加大对非洲猪瘟病的防治。这就要求养猪场负责人要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下手,在场内建设防疫基础设施,完善场内疾病防疫系统,对养殖场进行场内、场出入口和场外的全面消杀,阻断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渠道,同时配合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养猪场户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排泄物消杀养猪场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蜘蛛侠”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执行消杀任务的无人机
开学在即 武汉消防员开展校园消杀作业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