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疾病混合性感染临床诊治及防控分析
2022-11-28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环江 547199)
0 引言
畜牧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猪养殖业为例,近年来,猪养殖规模、数量都在不断扩大,猪养殖水平也越来越高,养殖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这对促进猪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猪养殖具有群体性、豢养性的特点,所以在猪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猪疾病。猪疾病是影响猪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若猪疾病没有及时解决,会对养殖户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猪疾病以传染性疾病居多,若没有及时诊治,会扩展成其他类型疾病,其中最为严重的即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往往难以准确诊断,容易导致疾病延误。基于此,本文就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对临床诊治的影响和防控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促进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1 常见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症状分析
常见的猪疾病有很多,其中大部分病猪都是以病毒病为主,如常见的猪瘟、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等都属于猪病毒病[1]。而在猪发生病毒病的同时,也有大部分猪会合并或继发细菌性疾病,如猪链球菌病、气喘病、附红细胞体病都是常见的细菌性疾病。这些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若没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由于猪养殖的聚集性,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形成混合性感染疾病。
不同疾病交叉感染后会形成不同的混合性感染疾病,混合性感染猪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猪瘟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混合感染、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的混合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等。①猪瘟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混合感染。当病猪发生这一混合性感染疾病时,会出现皮毛杂乱、表皮充血、猪耳部及腹部呈现紫青色等症状,部分病例还会出现发烧、呼吸急促、站立不稳等症状。②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的混合感染。这种混合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耳皮和四肢充血、皮肤发红、淤血斑、高热、站立不稳等症状,病猪的粪便具有前期干结,后期水泻的特点。③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病猪初期会发生高热症状,温度达41.5℃~42.5℃,同时病猪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眼脸色黯、全身皮肤发红、鼻液增多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生,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贫血、关节肿胀、脑膜炎等现象。④猪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类,急性发病病猪会出现持续高热(40.0℃~41.5℃)、昏睡、心跳加快(130~160次/min)、呼吸困难(30~60次/min)等症状。慢性发病病猪会出现黏膜苍白、黄疸、显瘦等症状。
2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对临床诊治的影响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是指发病猪由2种或2种以上病原感染所致发生的猪疾病。由于猪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本身就十分复杂,而一旦出现混合感染,其发病情况将更加复杂,比如存在多种病毒交叉感染、多种细菌交叉感染、多种病症同时出现的情况。多种病毒、细菌、病症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病猪的感染,而这直接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挑战[2]。加上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具有复杂性、严重性的特征,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单纯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而是需要进入到实验室使用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多种病原体进行检测,加大了诊治难度。特别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对猪疾病的临床诊治条件不一,部分地方想要深入开展细菌、抗体检测存在很大难度,且猪疾病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地方疫情大暴发,进一步增加了诊治难度[2]。基于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对临床诊治工作带来的极大挑战,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开展对猪混合性疾病的诊治工作,通过优化临床诊治工作,加强对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3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及防控策略
3.1 临床诊治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若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以保证病猪恢复健康,避免混合性感染蔓延发生。而为了保证临床诊治的质量和效率,养殖户需要对病猪有全面的了解,如能够对病猪病情、病症、进展等情况有详细的掌握,就能够初步通过病猪症状和现场条件,对疫情、病因进行初步判断。在对猪疾病混合性感染有初步判断后,需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后续及时通过医疗技术明确诊断[3]。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明确诊断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此,畜牧站、相关管理部门、医疗站等应该积极配合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临床诊治,通过提供医疗技术力量来保证得到及时有效、准确可靠的诊治。当病猪确诊为混合性感染,则需要及时开展治疗工作,保证病猪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跟踪式观察和化验,来有效预防和治疗猪疾病混合性感染。①猪瘟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混合感染包括5个诊断要点,即母猪流产率高达100%、大量死胎、粪便黄色及黏稠、抗生素类药物无效、猪耳及猪尾存在发紫及发蓝现象。对此,可以选用青霉素、止咳类药物、白细胞介导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黄芪多糖类药物提高病猪免疫力。②猪弓形体病、猪瘟混合感染包括3个诊断要点,即病猪有流产现象、抗生素类药物无效、血虫净无效。对此,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病猪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猪群实施板蓝根、双黄连治疗,以起到预防的作用。③猪链球菌、猪附红细胞体合并感染包括3个诊断要点: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有效、抗附红细胞体药物有效、病猪眼睛明亮。对此,可以通过应用强力霉素、先锋类药物等进行治疗。若病猪大便干燥,可给予消食通便散治疗,如病猪贫血,可以给予VC辅助治疗。④猪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包括4个诊断要点,即病猪有流感症状、猪四肢与耳部发绀、出现轻度黄疸、体温升高。针对这类混合疾病,可以采用三氮脒治疗,按照10 mg/(kg体重)配成2%的溶液对病猪进行肌肉注射;对于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的病猪,可增加VB12和牲血素治疗。
3.2 防控策略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临床诊治的难度性和复杂性,更重要的是,猪疾病混合性感染极为严重,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疫病蔓延,威胁生猪健康,进而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所以针对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在保证临床诊治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的发生与养殖管理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如生猪生殖环境较差、饮食安全无法保证、卫生不达标,都很容易增加生猪的患病率。生猪一般为群体圈养,当一只生猪发生疾病时,很容易快速传染给其他生猪。各种疾病在生猪群体中肆意传播,最终就会造成混合性感染的发生。
1)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恰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养殖。养殖户要引进良好的设备,建设科学的养殖场地,学习规范的养殖技术。对于养殖环境,要切实做好消杀工作,养猪场的污水、排泄物等都需要严格按照环境标准进行处理。猪舍内需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尤其在夏季,要控制猪舍内部温度,做好通风工作,保证生猪处于清爽、干净的环境中。在生猪饮食方面,也需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健康,对于生猪食物要做好安全监测工作。
2)要做好生猪防疫工作,比如定期配合监管部门对生猪接种疫苗,开展卫生检查;对于引进的新猪,在疫病、卫生检查结果出来前,需要进行隔离处理。若生猪出现不良症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开展诊治工作,避免传染其他生猪,造成混合性感染。
4 结语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近年来在猪养殖业中频频发生,这与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有关,同时与养殖环境、饮食和卫生管理不当也有关。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对临床诊治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猪疾病混合性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交叉感染所致,其病情、病因十分复杂,往往难以通过基础的临床检查诊断。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应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对猪疾病混合感染的及时准确诊断,同时还需要从养殖管理方面加强对猪疾病混合感染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