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的意蕴和价值

2022-11-28胡永红吴邵兰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技术类思政育人

胡永红,吴邵兰

(1.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2.韶关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广东 韶关 512005)

课程思政指通过构建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共同育人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知识和情感追求有机嵌入到课程中,提炼挖掘出全部课程中的爱国情怀、社会公德、责任担当、文化自信以及人文素养等思政要素,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精神意识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有影响的综合性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1]。课程思政是一种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相补充、寓价值观念引领在知识教授与能力提升之中的教学行为,确保各类课程维持和思想政治课的同频共振、共向同行,共同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的[2-3]。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与各学段各学科的共同贡献、各类型各专业课程的共同参与紧密相连。高校要引导各专业课教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 “大先生”[4]。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指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5],也是有效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机融合体育专业知识、运动技能、思想品德等要素为一体,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体育文化自信等有机贯穿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及有效实施等环节之中,深入提炼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内在思政元素,且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中走深走实的过程[3]。包括公共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等各类课程,都要在各自领域中发挥课程思政的效能。本文主要探讨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

一、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的主题内容

相比于思政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具有思政教育的共通性、身体运动体验性、健康行为塑造性以及体育品德迁移性等特征[6]。所以不同本科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的主题内容,既具共性,也具个性。

(一)共性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实践,向学生进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熏陶。如在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教学中设置比赛环节,让学生参与比赛、担任裁判,通过文明参赛、和谐处理比赛行为、公平对待双方队员、公正处理比赛争端等过程和环节,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及诚信态度、学会和善处理同伴关系,培养其良好的规则意识与遵纪守法的作风[7]。

2.优秀传统文化浸润

向学生介绍我国某些运动项目的杰出人物或优秀事迹,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思政要素与内容同技能教学合理融汇。让学生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强化学生爱国敬业、集体荣誉、拼搏进取、不言放弃、攻坚克难、超越自我等优秀品质。同时,通过技术学习的保护帮助,合作交往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与合作态度;课后安排学生回收器材、清理场地等,培养其珍惜公共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7]。

3.体育文化自信熏陶

讲授我国体育对人类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体育强国建设、体育的世界地位、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女排精神,体操 “刘璇单臂大回环” “陆莉跳” 等以我国优秀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育技术动作、排球 “近体快” 等由我国运动员创造的技战术等。这些都是技术类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素材,教师可酌情选用,讲好体育故事,臻于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7]。

4.职业品德和情怀养成

通过以案说理,理案结合,对学生实施职业品德教育:(1)对学生进行强化从教意愿、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认同和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学生成长引路人角色的职业预期;学会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学习和发展权利及个体差异。(2)教育学生树立爱心和责任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自身修养,充实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养成积极情感和端正态度,为从事体育教师教职、服务社会体育、提高教练水平等做好能力准备。

(二)个性内容

1.体育教育专业

主要围绕体育教师家国情怀、教育情怀、师德规范和职业素养教育展开。可引领学生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线,采用现场教学,用直观明了的方式激发学生爱国爱乡、从教意愿、师德规范、关爱教学对象等实践体验,引发学生强烈的从教使命感并确定努力方向。

2.运动训练专业

主要围绕培养民族使命感和教练员职业素养展开。教育学生传承和弘扬 “为国争光” “无私奉献” “科学求实” “遵纪守法” “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 等中华体育优秀精神;让学生知晓竞技体育在团结国人、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竞技体育蕴含的积极进取、诚实守信、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的精神和理念;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将所学技能运用到一线实践中,历练琢磨,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主要围绕培养学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展开。其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勇于为国民健康担当是课程思政重点,包括: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全民的健身利益诉求,完善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乐于奉献精神,积极践行服务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伟大事业的奉献精神。

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主要围绕该领域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需要的中国体育(武术)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的教育展开,包括:教育学生坚定武术是中国人的身体语言,是最具辨识度的中华文化符号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讲好武术故事。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主要围绕践行科学精神展开,包括:教育学生科学质疑、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专业品质及科学探索的意识、习惯和能力[8]。

二、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的价值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对专业、教师和学生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价值。

(一)专业价值:丰富内涵、提升质量

对新时代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判断与准确预设,让专业重心超越于传统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层面,探索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要素科学、有机地嵌入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类课程教学间的人为 “鸿沟” ,使技术类课程的德育功能够落实于学生学习的实践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观照下,实现技术类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微环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的有机融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5]。

作为本科专业中直接承担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 “一员” ,体育教育专业还面临师范认证这一重要工作,故其技术类课程思政还必须和师范认证工作紧密关联。认证标准中有诸多和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的毕业要求标准中含有 “师德规范” 和 “教育情怀” 两个指标[9]。二者对新时代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师范生确定了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规格要求,与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殊途同归。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要在确保思政教育的前提下,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意义:增强意识、提升能力

1.增强技术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实现 “育人” 和 “育才” 统一的过程。要实施好课程思政,对技术类教师而言,必须树立新型全面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尤其是构建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问题[3]。技术类课程教师必须努力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形成和强化塑造价值、传授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育人理念。牢固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深刻认识 “所有课程均育人” 这一本质,充分理解只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实现课程思政效果最优化。另外,技术类课程教师要自觉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既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更塑造学生品格、锤炼学生品行和提升学生品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10]。

2.提升技术类课程教师的思政实施能力

课程思政能力是一种全面育人能力。要提高课程思政效果,必须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其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是其关键。

首先,就挖掘能力而言,不同课程均含有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但并非都会直接显露,而多蕴含于不同知识点的背后,教师要去积极发掘、整理和运用。如排球课程结合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介绍其胸怀祖国、为国争光、敢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和品质,并将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教授给学生。体操课程结合中国运动员的辉煌成就,诸多体操动作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事实,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

其次,就教学组织能力而言,技术类课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提炼的思政元素有机嵌入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把握教学时机,通过教学艺术,以案说理,情景交融,让课堂充满活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10]。教师在此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想政治要素的挖掘整理、增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达到思想引领和价值凝练的效果[3]。

(三)学生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 “课程思政” 建设既是教育者的事,更是受教者的事。对体育专业学生而言,通过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能够和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机制,教育学生树立爱国敬业高尚品德,积极进取拼搏精神、体悟体育工作的担当使命,丰富体育情怀,强化规则意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提升审美品位、完善人格。教育学生践行师德规范,凝成和厚植教育情怀,提高 “教书” 和 “育人” 双重本领,为争做四有好老师、更好回报社会奠定扎实基础[11]。

(四)课程价值:提升技术类课程育人效果的全面性

按照传统认识和教学实践,体育专业中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等不同技术类课程,主要承担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学习、习练和习得各项运动技能。技术类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课程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除了传统的内容,还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以,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体系中,都应包含相应的思政要素,从整体提升课程的内容品味和育人品格。

三、结语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课程思政效果、改善和优化体育专业课程思政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应该协同推进,共同书写课程思政新篇章。

猜你喜欢

技术类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调查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中技术类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