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2022-11-28王欢
王 欢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3514)
思政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对于武装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思政课程”内容大多侧重于素质和精神体系,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上层建筑,过于强调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内容,往往让学生感到与其相距甚远,不利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党中央提出了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战略部署,要求教育领域要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性“课程思政”的全面转变。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公共必修课之一,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视角,积极思考和不断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效的实践路径,注重对英语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1.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必然取向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具有通识性、文化性、职业性和国际性等多种特征,其内在属性决定了开展“课程思政”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必然取向,同时也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奠定了相应的学理基础。一方面,高职英语课程的通识性和文化性特征导致其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教学背景下的尴尬地位,而要想摆脱这一困境,就需要顺势而为,利用“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职英语课程价值进行重塑;另一方面,高职英语的职业性和国际性特征也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全球化国际意识、政策支持以及实践应用的行动导向。这既体现在高职英语具备思政教育所需的政策内容载体和课时保障,同时也体现在高职英语育人功能、隐性课程特征和“课程思政”的统一性,从而为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切实的可行性[1]。
2.审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多面临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各地高职院校都在持续推进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但高职英语近几年的学情并未有所缓解,甚至还有逐渐加剧的发展态势,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重心逐渐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越发凸显;而入学机制从注册入学逐渐转为考试入学,更是进一步导致高职学生整体知识根基和文化素养的弱化。对此,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只有紧紧把握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契机,对高职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充分挖掘,才能为广大高职学生注入强大且积极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大众化、多元化、复杂化生源及学情。
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渠道拓展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属于开展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而高职学生也正是思政育人的重要对象。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和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往借助传统单一的“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情需要。只有在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才能坚守高职院校这一教学主阵地,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渠道,促使“思政课程”逐渐向“课程思政”全面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校思政育人的工作效率和成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也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渠道拓展的迫切需要。总之,实施“课程思政”,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势必要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同向同行[2]。
二、高职院校思政、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思政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都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愈发弱化。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组织形式老化。课堂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主要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大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以及参与意识都严重缺乏,大都认为思政课就是走走形式而已。因此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也难以有效发挥。第二,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课程安排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课体系中,思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都是两节课或三节课连堂,一般一周的课程教学会集中在一天进行。这种课程安排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现象频频发生。第三,教学方法不正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授课教师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都较少,缺乏实践教学。这样学生就极易失去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对于社会网络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都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对思政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没有兴趣。而当前高职院校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资源的方式较为有限,并未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因此传统的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不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审美”[3]。
2.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英语课程既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都不大重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习内容晦涩难懂。高职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理论课与文化课多为基础内容。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都较为薄弱,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英语知识,大多感觉晦涩难懂,英语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严重制约。第二,教学方法单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口语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偏低,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活动。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第三,教学手段陈旧。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频率较低,不少教师还是以英语教材为载体,向学生讲解各种知识点,因此,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将各种网络热点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政与英语教学的尴尬境地。
三、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路径
1.明确德育目标,提高思政教学高度
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大部分教师还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专业素养,主要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对思政教学的内容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即便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德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也仅仅是体现在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当中,并未设定明晰的德育目标。要想改变当前的这一现状,高职院校的英语授课教师应提前设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明晰课堂教学内容中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程后,哪些德育概念是要掌握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哪些品质的培养等;随后,再根据设定的目标来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促使高职英语教学中思政内容教学高度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准备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爱国品质进行培养,就需要提前设计教学内容,在向学生讲解重点句式和单词的同时,可以用一些爱国英雄的先进事迹为例来进行造句,向学生传授如何使用句式和单词的同时,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向影响,从而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在英语教学中灵活渗透思政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中之所以要融入思政元素,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其思想水平和文化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时,必须要灵活插入,切不可过于刻板、生硬,必须要在保证学生课堂教学体验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内容与英语专业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思想意识方面的感悟,从而促进其个人思想品质的蜕变和提升。例如,英语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加英文注释的方式,向学生说明当前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英语交流的方式提出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从而让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洗礼,通过多元化的路径,让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借助现有教材,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以高职英语通用教材为例,教材中不仅包括英语语言、国外人文等知识,而且也涉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阐述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案例。对此,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当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适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和科学价值观。例如,在讲解“Values”这一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谈一谈幸福是什么,金钱和财富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金钱能够换来真正的幸福等问题,随后再将一些重要讲话引入课堂,如“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幸福”等,以此来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幸福奋斗观”等理念,鼓励学生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努力奋斗。
(2)结合国情校情,编制英语校本
高职院校要想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切实有效性,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就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国情和校情,采用针对性的创新措施。对于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不足等问题,英语教师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积极推进校本内容的编制。立足与时代形式和国情背景,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对国家政策、时政元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关知识,在英语教材中渗透和落实思政教育,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为高职英语思政育人功能注入新的活力。
(3)拓展英语课程,促进课程思政的落实
在编制学校校本英语教材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开设英语拓展类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扩展文化视野,同时让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增设“英语影视欣赏”等教学板块,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其中蕴含着各种诸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元素,而电影赏析活动刚好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让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与思想道德观念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再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增设“中国文化概况”英文版选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英语的学习渠道,而且还可以帮助其扩宽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3.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创设良好的校园风气
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课程思政的内容占比极少,甚至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评价体系中都并不包含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此,高职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纳入思想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更加注重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人格,让他们可以在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抉择时,可以坚守本心,始终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较为重视期末考试,这主要是由于期末考试的分数直接决定了学科课程是否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并且班级成绩排名也与学生的各种评优活动密切相关。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内容当中,适当增加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并在期末考试中通过书面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作出考查,以此来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从而让高职学生一味注重专业技能学习的风气得到有效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重要学科,既具备英语教育属性,也同时具有思政教育属性。高职院校教师应谨记身负的育人使命,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渗透思政教育内容,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开展英语教学,开辟高职英语思政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发挥高职英语的育人作用,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