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2-11-27文晓芹刘立纲向龙温旭东周红利刘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儿腹痛功能性

文晓芹,刘立纲,向龙,温旭东,周红利,刘清

1.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成都610041);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科(成都610041);3.成都医学院 学报编辑部(成都 610500)

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小儿腹痛的50%左右,且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1-3]。该疾病主要是指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疼痛部位在脐周[4]。在全球,学龄前儿童是该疾病多发人群,疾病平均发病率为13.5%,且女孩发病率较男孩更高。目前研究发现,该疾病属于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罗马诊断标准检查确诊[5-6]。对于该疾病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肠道蠕动改变、内脏痛觉阈值降低、生长发育期植物神经功能尚不稳定等相关[7]。病人在疼痛程度、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通常情况下,疾病不会对孩子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但较为严重者则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病人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由于疾病具有长期持续性等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病人心理问题,进而对家长及医生产生了极大困扰。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病人临床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证据,确保临床给予病人合理及时的治疗干预措施,同时给该病前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选取我院儿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前来就诊的96例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年龄在4岁~14岁;④病程≥2个月;⑤病儿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肠道外疾病引发的腹痛;②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者;③资料不全对分析产生影响者;④腹腔内器质性疾病者;⑤非控制体重下降。

1.2 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参照儿童FAP 罗马IV 诊断标准[8]:①腹痛症状每周至少出现1次,且持续时间在2 个月以上;②疼痛无特异性,且为间断性发作;③多数为脐周疼痛,或以胸骨以下、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④疼痛发作期间表现无异常。

1.3 调查方法

医师在对疾病常见临床表现进行筛选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年龄、体型、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程等。

1.4 疗效判定

给予病儿外用远红外穴位敷贴(武汉兴嘉业堂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证号:鄂食药监械生产许20170734号)联合小儿消食颗粒(大同大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90237)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病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统计比较。依据《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进行评价,采用积分法,每项0~3分,病儿得分越高表明其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儿发病年龄分布情况

96例调查病儿中男性病人36例,占比37.5%,女性60例,占比62.5%,男女比例为1∶1.67。在发病年龄分布方面,病儿发病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其中最多的年龄段主要为4 岁~7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35 ± 2.31)岁,见表1。

表1 病儿发病年龄分布情况[n(%)]Table 1 Age distribution of onset and causes of disease

2.2 病儿病程及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病儿病程存在一定差异,整体病程较长,其中症状明显时长2~3 个月,占比48.96%,平均病程为(4.51 ±3.02)个月。病儿四季均有发病,其中发病最多时间为季节交替时,占41.67%,夏季次之,见表2。

表2 病儿病程及发病季节分布情况[n(%)]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cours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courseof the children

2.3 病儿疼痛性质分布及临床表现情况

病儿主要以脐周为腹痛部位,占比78.18%。96例病儿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其中腹部疼痛占比100%,其次表现较多的为恶心、呕吐、腹胀,见表3。彩超检查表现特征见图1。

表3 病儿疼痛性质分布及临床表现情况[n(%)]Table 3 Distribution of pain spot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图1 病人彩超检查情况Figure 1 Colo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2.4 病人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与病人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尿赤、口渴、肢冷、脘腹胀痛、嗳腐证候评分及总积分降低(P<0.05),见表4。

表4 病人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Table 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CM symptom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3 讨论

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尚无明确数据,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儿的生活质量,更为严重者会影响病儿的教育,导致成年后的心理疾病等一系列问题[9-10],因此,该疾病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反复感染的原因,与功能性腹痛有一定的相关性(约30%),但是可以查血常规提示炎症指标增高,同时约20%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急性期有呕吐等症状,给予头孢克肟颗粒抗感3-5天,症状可缓解,进而可给予区分[11]。根据本研究中的统计分析,96 例调查病儿中男性36例,占比37.5%,女性60例,占比62.5%,男女比例为1∶1.67。在发病年龄分布方面,病儿发病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其中最多的年龄段主要为4 岁-7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35±2.31)岁,大部分为学龄前儿童,与目前临床报道的该疾病分布特点较为一致[3,12-14]。在临床表现方面,该疾病病儿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腹胀等,其中主要为脐周腹痛部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明确,有相关学者研究认为疾病发生可能与肠-脑互动异常存在关系,认为疾病症状的产生与肠道菌群改变、内脏敏感性高、机体动力紊乱、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等存在一定关系[15-17]。

在对该病病儿进行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医师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中应多加注意,通过更多的耐心对病儿生活学习习惯、性别等进行详细了解,同时实施部分必要的临床检查以对器质性疾病情况进行排除,最大程度避免对疾病误诊[18-19]。对于疾病实际情况应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耐心说明,无需夸大疾病,告知疾病无很大风险,以使其对腹痛关注程度降低。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目前尚无明确严格治疗方式,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促胃动力药、解痉药及益生菌等,但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本研究针对疾病病因机制,选取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治疗,远红外穴位敷贴有镇痛作用,小儿消食颗粒可对小儿腹痛、呕恶、食欲减退和脘腹胀痛等病症进行治疗;其组方中的鸡内金、六神曲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脘腹胀满、腹痛、腹泻、饮食停滞等症状,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还含多种有机酸,能为机体补充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研究患儿采用中医药物治疗,结果患儿治疗后嗳腐、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大便干结、食欲减退证候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这就表明该治疗方式效果良好。临床上除了对病人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临床治疗之外的配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家庭与医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对其心理负担进行解除。加强对病人良好生活习惯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病儿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改变,对身体锻炼给予重视,以对机体免疫力进行增强。对于由于心理因素导致腹痛的情况,则临床应针对病儿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干预,通过积极的心理综合干预,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使其抗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增强。与此同时,家长在病儿食物中应对纤维素类进行增加,以使病人腹痛发作的程度、频次等降低[20]。

4 结论

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多发生于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应根据临床特点及时给予病儿早期诊断并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但至今对该病在临床上的认知水平仍然欠佳,应继续对其特征性诊断依据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加深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对该疾病的充分了解与预防水平。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病儿腹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阳性强化法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穿刺效果及依从性的评价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