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2022-11-27肖铃商健
肖铃,商健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肛肠科,天津 300451
目前,临床大肠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遗传、环境、饮食、肠道菌群、消化系统疾病史均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2]。中医学认为,大肠癌归属于“肠瘤”“肠蕈”“积聚”“锁肛痔”的范畴,与时感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久体虚等因素有关[3],中医在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现代医学中所指的大肠癌就是结直肠癌,中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将其归属于“肠瘤”“肠蕈”“积聚”“锁肛痔”的范畴,且中医对其诊疗经验丰富[4]。中医认为大肠癌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外因包括自然环境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入侵机体,内因则包括饮食不节、忧思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5]。《景岳全书》中提到,聚集之病可由多种致病因素相结导致[6]。现代中医学认为,不同分期与分型的大肠癌患者虽然病机并不相同,但病因多由时感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7]。但无论内因还是外因,在正气旺盛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疾病,正气亏虚是引起大肠癌的主要原因[8]。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推断,先天不足、后天亏虚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机制[9];此外,大肠癌患者多存在先天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疲劳过度、情志失调,可导致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痰热郁结,最终引起大肠癌[10]。脾胃虚弱人群多伴有消化系统疾病,因此,现代中医学认为,大肠癌患者多为本虚标实证,需以健脾益肾、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11]。
2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
2.1 中药汤剂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目前中医主要将大肠癌分为湿热瘀滞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及脾肾阳虚证4种证型,主要采取除湿导滞、清热滋阴、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的治疗原则[12-13]。湿热瘀滞证患者多伴随剧烈腹痛、里急后重、便血、肛门灼痛等症状,需以清热除燥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为膈下逐瘀汤、葛根苓连汤等,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连、黄柏、龙胆草等,具有清热利湿、扶正祛邪的功效[14-15]。肝肾阴虚证患者多合并隐痛、便秘、心烦胸闷、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给予知母、黄芪、黄柏、枸杞子等清热泻火、滋补肝肾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6]。气血两虚证患者多合并肛门坠胀、浑身乏力等症状,可以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方剂包括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同时辨证加减[17-18]。脾肾阳虚证患者多合并溏便、便血、四肢发冷等症状,需以升温散寒、升阴降阳为主要治疗原则,可采用乌梅丸、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治疗[19-20]。
2.2 中成药
目前,临床已经研发了多种治疗大肠癌效果较好的中成药,包括西黄丸、新癀片、华蟾素片等药物,且已经有临床研究证实了上述药物对大肠癌的效果[21-24]。西黄丸主要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对于热毒壅结引起的痈疽、流注、癌肿等的治疗效果较好。新癀片是一种广谱抗肿瘤中成药,能够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华蟾素片主要是从中华大蟾蜍中提取的蟾毒内脂制成的中成药,《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可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医林纂要》指出,“蟾蜍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
2.3 中药敷贴
中药敷贴主要是通过经皮吸收药物作用于患处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益气通腑散穴位敷贴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采用安慰剂穴位敷贴的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益气通腑散穴位敷贴能够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25]。
3 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3.1 中医联合手术治疗
手术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早期大肠癌根治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中医联合手术能够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中医联合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大肠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由此可推断,中医结合手术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手术作为有创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中医有助于改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且远期随访结果也较为理想,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患者的总生存率。钱朱萍和陈康海[26]的研究发现,健脾消积汤应用于早期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辅助化疗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刘红茹等[27]研究发现,解毒护本方灌肠能够有效降低大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3.2 中医联合放疗
目前,放疗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大肠癌的放疗包括辅助治疗、根治治疗、转化治疗及姑息治疗等多种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缩小病灶,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但放疗过程中也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这主要是由于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正常细胞的坏死,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中医联合放疗不仅能提高放疗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还能够预防放疗引起的各种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赵霞[28]选取60例在放疗中出现放射性皮炎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接受银花甘草汤联合康复新液对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康复新液单药(P<0.05),由此可推断,银花甘草汤能够进一步改善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皮炎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张永华等[29]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灌肠能够有效改善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直肠炎症状,安全性较高。褚代芳等[30]的研究发现,芍药汤灌肠治疗大肠癌放疗导致的急性直肠炎效果较好。
3.3 中医联合化疗
化疗是常用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目前,晚期大肠癌患者主要采取以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为核心的化疗方案,有一定效果,但化疗过程中也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中医联合化疗能够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避免治疗中断而影响化疗效果。史碧霄等[31]的研究共纳入25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结果发现,归芍六君子汤加减辅助化疗能够有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董玉杰[32]的研究发现,加味四君子汤能够改善脾胃气虚证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乏力、失眠症状,表明中医结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效果较好。王逸君等[33]的研究发现,益髓健脾汤能够有效降低同期放化疗直肠癌患者的骨髓抑制率,减少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3.4 中医联合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向,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大肠癌的靶向治疗中。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够为晚期大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益。中医联合靶向治疗能够进一步强化靶向药物的效果,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高庆[34]的研究发现,调胃和血汤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较好。
3.5 中医联合免疫治疗
现代中医对大肠癌病机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即虚、湿、瘀、毒,且具有本虚标实证,互为因果,因此病情反复迁延[35-36]。免疫应答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新方向,其中肿瘤免疫逃逸及内源性免疫应答是免疫治疗的新方向[37]。中医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效减少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38-40]。
4 小结与展望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而出现明显的体征或症状时,多已经进展至晚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大肠癌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采取单一或综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效益,改善近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