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022-11-27伍微微
伍微微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可见,培养人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对青年人给予厚望,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的摇篮,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说评价学校好与坏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而课程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2]可见,课程建设对于培养人才、实现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除了具有知识学习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的思想感情与深厚的人文情怀。由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建设中国古代文学“金课”势在必行,而推进课程思政为“金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研究者从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课程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陈鹤松、陈典在《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中指出“一课三融”的教学模式,具体包含如下内容:“课岗融通方面,通过理论讲授,实施‘立学教育’,使学生掌握与未来岗位相关的知识;在课赛融合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实施‘立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比赛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在课创融汇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实施‘立能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颇有启示作用。张博《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七条脉络》指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建构完善的人格,对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影响。对于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形式,总结为‘取法圣贤、修明道德、完善人格、爱国爱民、追慕真情、体味诗词、暴露反思’等七条脉络。”[4]这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了探索路径。吴寒斌、高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文化理念与基本原则》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落实课程思政的育德效能,并从专业课教师与大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积极倡导“道术一体、德得相通、顺势而为”等文化理念。[5]吕明凤《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进策略研究》提出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改进策略。[6]姚晓娟、赵阳《新时代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创新与探索》指出:“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引领学生感悟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观、价值观,为中学语文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7]
以上论述均从各个研究视角证明了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特点,提出不同的实现路径。为此,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大力推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把线上慕课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尤其是积极发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8]古代先贤们的真知灼见,犹如遥远而来的火炬,一直生生不息,传递着中华文明。而一堂优秀的古代文学课可以是“还原”或者说是“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品味感悟作品,加深理解,从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艺术魅力,从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品德修养。[9]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五个融入”
课程思政改革即是指在课程的全方位全过程中深入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全方位有机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案编写、课件设计、教育实习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在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中,就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为此提出“五个融入”的改革路径。
(一)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理念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可开设为文科专业的通识课程。该门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两部分,文学史部分主要讲授文学理论、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等知识,以及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文学作品部分主要选讲分析我国古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价值观念等。过去的教学理念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主要以文学史为线索,立足于作家作品的分析,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现在要更新这种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所以,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强调德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把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始终。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10]。健康人格包括整体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审美力等,而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好载体与媒介。当我们沉浸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秋景色中,亦或是体验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喜悦之情时,又引发了多少审美创造!学生通过这些积淀着古人审美心理与审美情感的作品,进行了艺术审美再创造,实现对事物、人性、情感的深刻领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并从中吸取道德修养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品格,实现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是给予学生有力的道德力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德行视为人的重要品质。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从为官之道到个人品格,我国古代先贤们无不把德作为立身之本。所以,众多的优秀古代文学作品无不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满招损,谦受益”的品格修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精神等等,这些德之精髓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充满道德的力量,教化指导着当今的我们,规范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德资源,给予学生有力的道德力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化感召,吸取道德的力量,成为敬业、诚信、友善、正直的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在制订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在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专业必修基础课之外,可以开设相关拓展课程或选修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课程资源。一方面,设置主干课与拓展课。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课程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主干课与拓展课。主干课主要以时间为划分,分为先秦文学部分、秦汉文学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唐宋文学部分、元明清文学部分;拓展课有本土文化点讲、文学经典背诵、朗读活动、戏剧编排活动、传统文化与民俗调查等。另一方面,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在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必修课程的同时,相应地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如中国古代经典诗词赏析、传统书法、传统绘画、传统服饰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接受情况、爱好、个性进行选修。
通过拓展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促使大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传统文化精髓,进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对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加以概述,厘清文学发展脉络。其中,讲授古代名人故事、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教师通过讲授古代名人故事,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仰追求、正直的人格、善良的性格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优秀作品,如《诗经》《离骚》《论语》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等名家诗词,教会学生从道德观念、艺术审美、人生价值等多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从而深受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11]。
(四)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突出课程思政改革内容,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进入到学习之中。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创建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先由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因材施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背诵古代经典名篇、结合作品分组讨论、表演经典作品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供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分析学情,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给予学生深广的知识资源,既让学生能够掌握,又让学生乐于学习。
二是精心设计课件。改变枯燥乏味的课件,不能把单一的纯文档制作为课件,不把思政内容硬塞进教案之中,那样显得突兀生硬,而应把图片音像、视频短片、音乐歌曲设计进课件中,例如把《论语》讲解视频、经典古诗朗诵视频、经典小说电视剧片段、古诗今唱等古典文学作品的现代演绎形式再现在课堂上,必然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增强教学生动性与形象性。这样不仅充实了授课内容,而且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课程考核设计。改变卷面考试或撰写论文这类单一的考核方式,增加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的考核比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诗词接力、表演经典古代作品的表现等,都可以计入考核,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过去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思政改革从立德树人出发,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培养与提高,因而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注重从实践活动方面实现课程思政改革。
具体来说,可从创建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着手,通过视频、音乐、背诵作品、诗词创作、表演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情操。例如,让学生诵读陆游、文天祥、岳飞的爱国主义诗词,去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想境界、道德情操逐渐得到提升,课程思政改革也由此得到促进。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案例:“从杜甫看爱国爱民的优秀传统”
(一)案例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定位: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践行者与传承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与创作;赏析杜甫的诗歌;理解杜甫爱国爱民的情怀
(2)能力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把理论讲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素养目标: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重塑与思想道德提升。
2.教学设计
(1)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本体地位,以“学”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采取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教学内容设计:注重结合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展现杜甫的忧国爱民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结合当下社会思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爱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3)教法与学法: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学法:采用合作探究(线下)、自主学习(线上)、课后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案例实施
1.课程内容:突出思政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圣”的内涵。诗中圣哲,是对诗人的最高评价。推崇杜甫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教化后人。
其次,结合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爱国爱民的情怀。“穷年忧黎元”是其关心人民的体现;“济时敢爱死”是其关心政治的体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其忧国忧民的体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杜甫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体现。
第三,从杜甫的思想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精华。杜甫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以及忧患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都深深地根植于他的思想精神中,成为他思想的坚实基础。杜甫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社会批判精神及价值标准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积极用世,始终关心国家的命运与民生的疾苦。杜甫的思想还突破了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限,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2.教学活动:化“知”为“行”
改变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诗词接力、专题讨论、赏析作品、写作论文、开展实践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
(1)诗词接力:要求学生课下熟背杜甫的经典诗作,课上开展你背我接的接诗句活动,使学生在背诵中增进对杜诗的理解。
(2)专题讨论: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文化某一方面、某一文学现象,以此列为专题,如“诗史”之内涵、“诗圣”之由来、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等。开展专题讨论之前,布置相关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作品、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专题讨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促进学术交流,又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赏析作品:分小组赏析杜诗,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杜诗中的爱国爱民情怀。
(4)写作论文:把写作小论文布置为作业,让学生分析研究杜甫诗歌被誉为“诗史”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安史之乱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杜诗不仅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比事实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他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以下为之动情,从而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一教学活动可以较好地达成素养目标。
(5)开展实践教学:把学生分为10人左右一组,组织安排各组录制背诵诗词、表演诗词的视频,作为课后作业提交。通过视频、音乐、背诵作品、诗词创作、表演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道德情操。此活动能够较好地达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体现课程的创新性与挑战度。
通过以上多种教学形式活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成就感。这类活动能够让学生沉醉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将对传统文化的“知”转换为“行”。
3.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从认知了解再到认可接受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重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教师通过讲授杜甫的生平故事,把杜甫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仰追求、正直的人格、善良的性格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杜甫的优秀作品,如《春望》《春夜喜雨》“三吏”“三别”等,教会学生从道德观念、艺术审美、人生价值等多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从而深受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中,将学生在平时课堂的参与度、小组讨论情况、小论文完成情况、诗歌背诵、实践教学活动等纳入平时成绩,并提高成绩占比,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考核模式,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机制。
(四)实施效果
课程教学突出思政教育,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世代相传的灵魂。杜甫用诗歌记录了忧国忧民、不惜自我牺牲的满腔爱国之情,本次教学活动以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为中心,在聆听故事、诗歌赏析、交流讨论、背诵诗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思想的浸染与熏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当代的学生增强了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与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结 语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的实施,可以看到课程思政改革途径与方式的具体落实与实施,通过诗词接力、专题讨论、赏析作品等教学活动能较好地达成知识目标,通过写作论文能较好地达成素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能较好地达成能力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应充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学习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把课程思政改革贯穿整个教学始终,通过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理念、融入课程体系、融入教学设计、融入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