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芙蓉的保育研究△

2022-11-27李林轩范沾涛韦利月杨立坚梁莹韦范郭晓云韦坤华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木芙蓉培养基品种

李林轩,范沾涛,韦利月,杨立坚,梁莹,韦范,郭晓云,韦坤华,*,缪剑华*

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资源智慧创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2.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中药评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98;3.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L.又名拒霜花、三变花、七星花、木莲、芙蓉花、霜降花等,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深秋开花,色艳形美,种类繁多,花色和花型随品种变化,是一种价值极高的观花树种,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有着重要的生态、美化和社会功能[1]。因此,木芙蓉被广泛运用于园林栽培中。此外,木芙蓉浑身是宝,根、叶、花均可入药,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2]。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木芙蓉,需了解其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推动木芙蓉资源的迁地保育和回归保育,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1 资源现状

木芙蓉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原产于我国西南部,至今已有3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现除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尤以四川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最为悠久[3]。其品种较多,常见品种有“大红芙蓉”“白芙蓉”“粉芙蓉”“黄芙蓉”“醉芙蓉”“七星芙蓉”等[4]。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培育出了多种复色开花的木芙蓉品种[5]。

2 生物学特性

木芙蓉茎直立,株高2~5 m,枝叶密生星状毛及细绒毛,萌蘖力强,在寒冷地区为丛生状,高约1 m,秋末地上部分落叶枯萎,翌年春季宿根重新发枝芽。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华南地区,树高可达7~8 m,树径达20 cm;单叶互生,叶片大如梧桐,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掌状常5~7 裂,裂片呈三角形,先端渐尖,边缘具钝圆锯齿,两面被星状毛,叶柄圆筒形,长5~20 cm,托叶披针形;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小苞片线形,花萼钟形5 裂,花大型而美丽,分为重瓣或单瓣2 种,清晨初开时白色或粉红色,黄昏时渐变成深红色,花色有大红、粉色、红白、黄色、紫色多种;花果期8—10 月,蒴果扁球形,被有黄色刚毛和绵毛,直径约2.5 cm,果瓣5;种子多数,肾形[6]。

木芙蓉为暖地树种,原产于我国山东、四川、广东东部、湖南及云南,喜光畏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6 ℃,冬季温度低于4 ℃时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10 ℃以下的低温会受冻死亡。在亚热带地区,冬季落叶,翌年春季重新萌发新枝芽。长江流域寒冷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剪除枝条后培土保温,防止冻伤根部,来年3—4 月气温回暖后根际萌发新芽和再生枝,也可在温室内盆栽[7]。木芙蓉对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或贫瘠的土壤均可种植,但在肥沃临水的地方生长最盛。此外,其萌芽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且强健,抗逆性强,耐修剪,病虫害少易成活;日常管理粗放,植株长成后无需多加养护管理。其根系发达且扩展性强,在吸取营养的同时还能稳固土层,增强土壤的强度及边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可用于生态修复和边坡防护中。木芙蓉树型为灌丛状,可对小气候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氟化氢、氯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对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和抗性,是非常理想的环保秋季观花树种[8]。

3 药用价值

木芙蓉的花、叶和根均可作为药用部位,《本草纲目》记载:“木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妙不可言”[9]。其花味微辛、性凉,归肺、肝经,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排脓之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瘰疬、肠痈等,外用还可治疗痈疖脓肿、无名肿毒、烧烫伤等[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木芙蓉叶性平,味辛,归肺、肝经,能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治疗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等[11]。木芙蓉根性凉,味辛,微苦,归心、肺、肝经,为清热解毒中药,能凉血消肿,主治痈疽肿毒初起、臁疮、目赤肿痛等[12]。现代研究表明,木芙蓉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蒽醌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13]。

4 迁地保育

4.1 引种驯化

2003 年,为增加广西优良花卉品种的多样性,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从四川省成都市植物园引种“醉芙蓉”“金秋颂”“牡丹粉”等10 个木芙蓉品种,在南宁进行扦插繁殖与驯化栽培试验均取得成功。采用扦插方式进行繁殖,其插穗生根率达90%以上,1 年生扦插苗的苗高1.0~1.5 m,幼树年生长2.0~2.5 m。以上10 个品种栽种在南宁后每年开花2 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1月,花期比种源地长,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14]。2007 年,齐鸣[15]从四川省成都市植物园引进了“大红芙蓉”“白花单瓣”“醉芙蓉”等15 个木芙蓉品种,在杭州市进行了栽培研究,并进行了快繁试验。这15 个品种在杭州的花期为9 月底至11 月底,树种均生长健壮,花冠大且色艳,栽种后在当地均能顺利越冬和越夏,对引种地气候和土壤适宜性较强,群植于水边效果尤佳。北方木芙蓉引种于南方后,由于气候存在的差异性,冬季地上部分多无法正常越冬,需对根部采取防寒措施,保证来年宿根可抽出新枝,正常的孕蕾开花[16]。2013 年,济南森林公园从长沙、杭州引进了长沙牡丹红和杭州牡丹粉,从成都植物园引进“金秋颂”“牡丹粉”“百日华彩”等12 个木芙蓉品种。引进的品种均在济南森林公园管理处苗圃内进行了扦插和繁殖,并对这些引种的品种进行了栽培驯化及抗寒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引种栽植的木芙蓉在济南地区生长极其茂盛,花型美观大方,色彩丰富[17]。

引种不同的木芙蓉品种驯化、栽种繁殖结果表明,需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生境来营造引种驯化条件。引种时需对原产区进行调查,分析原产区的气候因子,了解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气候及区域等因素,再根据木芙蓉的生物学特性,营造出利于驯化种植的适宜生境。

4.2 木芙蓉的种苗繁育

木芙蓉的繁殖和再生能力强,可采用播种、扦插、分株、压条等方法进行繁殖。

4.2.1 扦插繁殖 扦插是木芙蓉繁殖中最常用且生长最快的方法。木芙蓉可采用硬枝扦插或嫩枝扦插,硬枝插穗以半木质化或1~2 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芽饱满的枝条成活率高。硬枝扦插的最佳时间为早春萌芽前2~3 月,寒冷地区扦插不宜过早;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为6—7 月,尽可能随采随插,如未能及时扦插时需进行保湿。木芙蓉萌发力强,易于生根,一般不需要药物处理。插穗除去未木质化的顶梢,一般以中段为好,每段插穗斜切成长10~15 cm,保留2~3 个芽,修剪叶片后,将插穗的1/2 或2/3 插入苗床中,浇透水,可适当搭棚遮阴,勤浇水保湿,保持土壤不干燥,20~30 d 即可生根。插穗生根长出新枝叶后,应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移栽,防止在苗床期生长时间过长,造成营养缺失,影响长势或导致死亡[18]。

4.2.2 种子繁殖 木芙蓉果实于11 月开始成熟,成熟后易开裂,可在11—12 月蒴果由绿变黄褐色时采摘晾干,选饱满、粒大、无病虫危害的种子保存,来年3—4 月即可播种;种子无休眠期,也可随采随播。木芙蓉种子有后熟现象,因此1~2 年的种子仍有很高的活力。播种应遵循“养土细,撒播稀,覆土薄”的原则。播种前需对苗床进行整理,选用高床,床面需整平整细,并且施足底肥。开沟进行播种,先在床面上开深1~2 cm,行距20~30 cm 的浅沟,将种子撒入沟内,覆盖1 层薄土。播种后苗床需保持湿润,约1 个月后可出苗,出苗后按常规养护管理措施进行养护[18]。

4.2.3 压条繁殖 压条多在6—7 月进行,选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压入土中,保持泥土湿润,1 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待发根后,与母株分离,连根掘起,即可另行移栽[19]。

4.2.4 分株繁殖 木芙蓉根际萌蘖力强,呈丛生状,在2—3 月植株萌芽前进行分株。将植株地上部枝条剪掉,保留10 cm 左右,整株连根挖起,去除部分宿土,进行丛状根分割,以2~5 墩为宜,分株后立即栽种,覆土压实,浇透水。萌芽后加强水肥管理,新长成植株可于当年秋季正常开花[18]。

4.2.5 组织培养繁殖 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与快速发展,该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实际生产繁育中。由于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室内长时间保持较低的温度,因此,李菊等[20]以北方冬季不会被冻死的木芙蓉品种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芽的生长和分化、不定芽的分化和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和扦插、成活后移植等研究试验,建立耐寒木芙蓉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木芙蓉萌动芽生长最理想的培养基1/2 MS+0.1 mg·L-1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1萘乙酸(NAA)+0.1 mg·L-1吲哚乙酸(IAA)+0.5 mg·L-1赤霉素(GA3);生长芽分化培养理想的培养基是MS+2.0 mg·L-1AgNO3+0.4 mg·L-16‑BA+0.1 mg·L-1NAA;而不定芽分化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MS+1.0 mg·L-1AgNO3+0.5 mg·L-1GA3+0.4 mg·L-16‑BA+0.1 mg·L-1NAA;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中表现理想的培养基是White(一种基本培养基)+0.1 mg·L-1吲哚丁酸(IBA)+0.2 mg·L-1IAA;在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选用基质中,炉灰渣与河沙生长最为合适,栽培的试管苗生长速度快,长势健壮,具木芙蓉耐寒特性仍保持不变。栗丹等[21]发明了一种木芙蓉的组培快繁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取木芙蓉带芽点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灭菌处理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直至腋芽萌发并生长至一定长度;切取长出的腋芽部分,接种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培养生根,使其形成生根苗;将上述生根苗带单芽的茎尖或者茎段切剪后,接种到新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形成木芙蓉幼苗;木芙蓉幼苗长成后移至室外,闭瓶炼苗2~3 d后,移栽至苗床,覆膜、覆遮阳网培养8~12 d,直至所述木芙蓉幼苗长出新根,再去膜、去遮阳网培养。芽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补充0.1~0.5 mg·L-16‑BA、0.05~0.15 mg·L-1NAA、10~30 g·L-1蔗糖、4~6 g·L-1琼脂,所述6‑BA与所述NAA 的浓度比>1;所述生根培养基和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组成均为1/2 MS 基本培养基,补充0.1~0.5 mg·L-1NAA、0.05~0.15 mg·L-16‑BA、10~30 g·L-1蔗糖、4~6 g·L-1琼脂,所述NAA 与所述6‑BA 的质量浓度比>1;所述1/2 MS 基本培养基是将MS 基本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其余不变形成的培养基。此方法能够促进生长,培养的幼苗成活率高,生根率高达100%,培养时间短,能够实现木芙蓉的快速繁殖。王金鑫等[22]发明了一种木芙蓉花药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方法,此方法是将木芙蓉花药诱导培养形成的2 mm以上的愈伤,再将其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置于光照条件下,25 d 左右更换新培养基,继续培养25~35 d即可萌发出不定芽或丛生小苗;切取上述不定芽或丛生小苗,转接到成苗培养基上,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0~30 d,可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待再生植株长成4~5 片叶、根系发达的健壮幼苗时,打开瓶盖添加少量无菌水,在培养室内炼苗3~4 d,然后起苗出瓶,将根部培养基洗净,移植到装有灭菌基质的营养钵中炼苗,放入温室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2~3 周后将其移栽到大田,定期浇水、施肥处理。

4.3 木芙蓉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木芙蓉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十分久远,近年来通过各种育种手段选育出优良特性的木芙蓉新品种,选出的品种具有耐寒性强、生长健壮、花期长、花蕾多、落蕾少、结实率高,且花姿优美、花色丰富、色泽艳丽等综合性状[23]。

4.3.1 早花品种 通过人工杂交培育,选出的早花品种有“玉蕊”“牡丹粉”“牡丹红”;采用辐射育种选育出的早花品种有“辐红Ⅰ”“辐红Ⅱ”[24]。其中3 个同胞系姐妹品种有“玉蕊”“牡丹粉”“牡丹红”,花期7—9 月。“牡丹粉”与“牡丹红”花大、形如牡丹、花型优美、花瓣层次感分明。“玉蕊”具有花心绿色、淡黄等特点。

4.3.2 中花品种 人工选育出的中花品种主要有“金秋颂”和“秋云”2 种品系。花期9—10 月,花色较深。其中“金秋颂”品系分别有“金秋颂1”“金秋颂2”和“金秋颂3”。选育的这2 种品系均具有花大如盘、花瓣层次强、花型丰韵、花色艳丽等特点。

4.3.3 晚花品种“醉红”为晚花品种,花期较晚,开花时间为10—11 月。即使在深秋季节,光照强度较弱、云雨多的环境气候,也能正常开花,极少落蕾,并且花型独特、层次丰富、色泽红艳[25]。

4.3.4 抗病虫品种 在木芙蓉选育研究过程中,采用远缘杂交和辐射诱变的植物育种技术,获得优良的抗病虫品种有“醉云”“成都紫”“百日华彩”“彩霞”“锦蕊”“锦碧玉”。“醉云”对犁纹丽夜蛾及蚜虫免疫性强,且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成都紫”对白粉病及蚜虫具有免疫性,其嫩叶受犁纹丽夜蛾危害的程度较轻,可以不使用化学药物;“锦蕊”在生长过程中蚜虫、犁纹丽夜蛾及白粉病均不危害,可免施用化学药物。“百日华彩”“彩霞”“锦碧玉”对蚜虫具有免疫性,犁纹丽夜蛾及白粉病有时可轻度危害,根据发生的严重程度可适当施用化学药物[23‑24]。

4.4 种质资源保存

目前,成都市植物园木芙蓉种质资源库已成为全世界木芙蓉品种最多、资源最丰富的种质资源库,以及我国首个国家级木芙蓉种质资源库。该植物园从1985 年引种至今,约有90 亩(1 亩≈666.67 m2)的国家木芙蓉种质资源库和200 亩的种苗保育基地,共收集和保存来自长沙、武汉、南京等国内66 个有木芙蓉应用城市的资源和全国范围内118 个采样点的野生资源,总共收集和自主培育有近30 个木芙蓉新品种。此外还收集了缅甸、尼泊尔、日本、韩国等国的木芙蓉资源,以及云南芙蓉、庐山芙蓉、台湾芙蓉等5个芙蓉近缘种[26]。

5 回归保育

5.1 回归保育的适宜区域

木芙蓉属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茂盛,花多而色艳;耐寒性较弱,能忍受轻霜和短时期低温(-10 ℃以上);略耐阴,过于阴蔽,则生长不良,植株瘦弱,花少而无艳色;耐一定水湿环境,忌干旱,其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山地、平原、水滨及贫瘠土壤均能种植[5]。

5.2 回归保育实践

5.2.1 育苗 木芙蓉分株和扦插苗,定植后当年即可开花,实生苗需要2 年后才能开花。由于木芙蓉扦插繁殖方法简单,而且成活率高,建议通过扦插的繁殖方式育苗。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近水源,排水性能好,土壤疏松深厚的壤土、砂壤土为圃地。

5.2.2 苗期管理

5.2.2.1 间苗、补苗 当幼苗长到5 cm 左右时间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可同时进行。起苗时用锋利的掘苗工具或者小铁铲,起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伤到根部,掘起的苗可用于补植稀疏处,适当压实,及时浇透水,以促进松动根系与土壤的紧密结合。一般分2次进行,到10 cm 以上时可定苗,每亩确保1万株。

5.2.2.2 水肥管理 木芙蓉定苗后加强水肥管理。播种苗浇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土表湿润。扦插苗开始展叶而根系尚未充分发育时,叶面蒸腾快,需要大量水分,可适当多灌水,分株苗在截根时根系被截断受损,水分吸收受阻,栽植后需连续灌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木芙蓉耐涝能力较差,多雨季节,需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引起根部腐烂;而盛夏高温干旱季节,则需适当增加灌水的次数。可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播种苗和分株苗前期,应以追施氮肥尿素为主,也可适当追施磷钾肥,以满足花芽分化对养分的需求;扦插苗可增施速效性叶面肥,采用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5.2.2.3 除草 苗期要及时清除杂草,苗小尽量采用人工除草,用相应的尖竹片、小尖铲等工具将苗床及周边滋生的杂草清除干净,减少苗床内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和养分的机会,使木芙蓉苗生长健壮,除草后对松动的苗木压实并浇透水。苗期可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27]。

5.2.3 栽培管理 木芙蓉种苗移栽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但以2—3 月尚未萌芽前移栽最为适宜。一般在雨季进行,定植时根部带土成活率高。木芙蓉栽植前需施足基肥,与种植土壤拌匀,栽植时每穴栽入1 株健壮幼苗即可,穴径以苗木根系在穴中舒展为度。苗木扶正,用熟土覆盖根部,覆土略高于土面,压紧后浇定根水,并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根系生长。视杂草生长情况,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木芙蓉生长健壮,但也要注意施肥,生长期每年保持追肥2~3 次,花芽分化和开花前增施磷钾肥,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的数量和品质。2~3 年后可在每年冬季培土时,追施1 次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疏松度及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来年植株长势良好,枝繁叶茂、开花不断。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季节需多浇水。木芙蓉枝条萌发力极强,栽后头几年,每年对地上枝条适当进行短截,寒冷地区需在株丛基部培土防寒,使其安全越冬,来年植株重新萌发新枝,生长更为旺盛。以后只疏剪病虫枝和衰老的枝条即可[28]。

5.2.4 病虫害防治 木芙蓉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人工种植时发生的病害较少,目前主要发病的病害有白粉病;虫害有蚜虫、盾蚧、叶蝉、朱砂叶螨及角斑毒蛾等。

木芙蓉白粉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白粉状小斑点,病斑四周无明显边界,逐渐融合成大斑,病斑上布满白色粉状物,最后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菌丝状及粉状分生孢子。危害严重时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叶片黄化及早枯脱落。初发生期用25%的乙嘧酚磺酸酯悬乳剂1000 倍液或25%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

吹绵蚧:若虫和雌虫在嫩枝、嫩梢和枝条上吸汁,引起落叶、落果,严重时可造成枝条死亡。其分泌的蜜露还会引发煤烟病。掌握在初孵若虫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可用40%杀扑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 倍液喷洒1~2 次。栽种密度合理,对过密枝条进行疏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能减少虫害的发生。

蚜虫:喜聚集于植株的新梢和嫩叶处吸取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影响植物生长,分泌的蜜露同样能引发煤烟病。发生期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2000 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铲除植物周围的杂草,消灭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来年虫源的发生基数。

角斑毒蛾:主要危害叶片,初孵化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只留下表皮,3 龄幼虫开始分散危害咬食叶片,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仅留叶脉。老熟幼虫在叶背面结茧化蛹。防治时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或5%甲氨基苯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2500倍液喷洒。

叶蝉:以成、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为害,使被害叶片出现小白斑点或叶色变淡,严重时导致叶片苍白,提前落叶,影响木芙蓉的正常生长,同时降低木芙蓉的观赏价值。高温时小绿叶蝉活动猖獗,为害严重,低于15 ℃时,活动迟缓。发生期可采用22%阿维螺螨酯或20%扑虱灵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连续用药1~2 次。同时注意清洁田园,清除周围杂草,减少害虫的越冬场所和虫源的发生[29]。

朱砂叶螨:成虫、若虫均可为害,群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汁液,最初叶背呈灰白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至全叶,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在若虫初发生期喷洒73%决螨特2000~2500 倍液,连续喷洒2~3次,每隔7~10 d喷洒1次。

6 推广应用

木芙蓉是栽培历史悠久的晚秋观赏花木,在园林绿化中有着良好的美化和生态功能。木芙蓉花色艳丽,是少有的在秋天绽放的花朵,而且木芙蓉耐水湿能力较强,适合丛植在水边,通过水面的映照,可形成“芙蓉照水”的绝妙景观;“酒醉芙蓉”等变色芙蓉花品种独具特色,可以应用在学校、儿童公园等少儿活动场所,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增加对自然事物的求知兴趣;木芙蓉也可在森林公园、江河湖泊的岸边进行大面积种植,可形成“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宏伟景象[30]。木芙蓉的根系非常发达,侧根先端可向土壤深处延伸,根系错综盘结,可起到显著的边坡生态防护作用。将木芙蓉栽植于道路、水库等的边坡,可固持风化土层,增强边坡的结构稳定性[31]。木芙蓉的叶片正反面都长有纤细的绒毛,可起到吸滞烟灰粉尘,吸收、分解和固定污染气体的作用,对PM 2.5也可起到良好的滞留作用。木芙蓉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很强,对氯气与氯化氢也有一定抵抗力,是兼具观赏特性和净化环境作用的优良绿化树种,因此可应用于道路绿化和医院、工业园区的绿化当中[32]。

7 展望

木芙蓉是一种多功能型物种,其观赏价值高、生态防护作用显著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茎皮中含39%的纤维素,柔韧性能好,可作为纺织、制绳、缆索、麻类代用品、造纸的原料。此外,其根、茎、叶、花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珍贵的药食同源植物,在临床中亦有应用,但其珍稀品种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因此,需加强对木芙蓉的育种、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品种的繁育,加大对其使用的推广。此外,木芙蓉适应性强、耐瘠薄、性状优良,既能吸收有害气体,又能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防止水土流失,生态效益明显。深入开展木芙蓉生态修复研究,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推动种植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木芙蓉培养基品种
不同水质和培养基对紫金久红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木芙蓉研究进展
浅谈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这些花儿爱变脸
狗狗的常见品种
奇奇小笨探秘植物王国(四)会变色的花
芙蓉花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