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涉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及实践路径

2022-11-27余吉玲

关键词:交融民族团结甘肃

余吉玲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和探讨。金炳镐论证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正确路径。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前提是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实现各民族混杂居住相融,各民族共同学习文化相融,各民族共同劳作经济社会相融,各民族共享幸福情感相融〔1〕。王希恩提出居住结构的互嵌应当在分层结构和从业结构互嵌的基础上得以推进,着重需要打破的是妨碍民族交往、对现代生活进步和发展形成障碍的“社区环境”,而不是全部的民族聚居和杂居,因此应特别注重相互接纳和包容的软环境建设〔2〕。郝亚明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来审视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理解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作为条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目标〔3〕。王延中和章昌平以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经验总结为主要目的和梳理主线,总结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发展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4〕。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地处藏彝走廊、河西走廊的甘肃涉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积淀深厚,经验丰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启示。新时代,甘肃涉藏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共同性因素,进一步深化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

甘肃涉藏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是藏文化、汉文化、伊斯兰文化及蒙古文化相互交融交汇的区域,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8 县(市)(分别为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土面积5.22 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11.49%,总人口89.6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1%,其中藏族人口45.72万人,占甘肃涉藏州县总人口的51%①资料来源: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提供。。

历史上,中国西部是古代羌人最主要的生息繁衍地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的洮、岷、河、湟地区则是羌人最集中的地区。这些羌人或农耕或游牧,是今天藏族的先民。唐时吐蕃王朝势力不断向东发展,大批将士及随军家属迁徙定居到甘青地区。吐蕃的武力征服和文化影响,改变了羌人为主的格局。唐蕃互派使臣、相互通婚、贸易往来以及吐蕃派王室、贵族子弟入唐求学等发展了良好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吐蕃占据安西四镇和河西陇右后,当地汉族百姓成为吐蕃臣民,汉文化也作为吐蕃国内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汉藏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另外,“唐蕃古道”以及唐代时期的“茶马互市”促进了不同民族交流互动。与此同时,藏彝走廊、河西走廊以及陇西走廊是民族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带。

吐蕃王朝衰落以后,西北地区又回到了“种族分散、不相统一”的局面。不同民族政权角逐该区域,促进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掀动党项、回鹘、吐谷浑等部族西去东归、南来北往。自宋代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和迁徙发展,洮岷地区成为吐蕃大臣和贵族之后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如吐蕃王室后裔唃厮啰建立政权后,掌控甘青大部分吐蕃部落。唃厮啰政权衰落结束后,其重要的直系后裔被宋廷赐以赵姓散居在洮岷地区。藏汉之间的贸易在宋代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宋廷“招募蕃商,广收良马”,进行茶马贸易,设立茶马司。吐蕃王朝之后,甘肃涉藏地区再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地方政权,各部落割据一方,较为分散的发展。由于甘肃涉藏地区地处中原内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往西藏的门户,战略地位重要,历代中央王朝重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经略和控驭。

公元1247 年,萨迦班智达与阔端间的“凉州会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以和平的方式让西藏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建立了西藏地方和蒙古王室之间的政治联系。萨班在凉州期间弘传藏传佛教,河西走廊的汉、蒙、藏、回鹘等民族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机会和频次逐渐增多。元朝在西藏的施政中,蒙藏之间以藏传佛教为纽带,建立了宗教文化联系,并在全国各地广建寺庙,大兴佛事活动,促进藏文化圈向外扩展;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辟的驿站系统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与此同时,元朝设置的驿站系统,把涉藏地区的牲畜、农畜产品、毛织品、皮货及药材销往内地,内地输入涉藏地区的主要商品有茶叶、布匹、丝织品、瓷器及各种日用品等。

明代以怀柔和安抚的手段推行其治藏政策,主要以“茶马贸易”“朝贡制度”等手段实现对涉藏地区的控驭。“茶马贸易”联通了内地与涉藏地区之间广阔的市场空间,甘肃涉藏地区逐渐发展成为甘青边区民族商业网络中的贸易集散地,通过经济交流,加深了汉、藏、回等各民族间在经济上互补与互惠,构筑了互嵌型的族际经济关系,促进了族际社会交往〔5〕。涉藏地区僧俗首领的“朝贡”与明政府的“赏赐”,是涉藏地区与明廷之间政治隶属关系的纽带和途径。明廷给朝贡者丰厚的赏赐,涉藏地区每年有规模庞大的朝贡使团来朝,进而促进了涉藏地区与内地广泛的、大规模、深层次的经济往来。明代屯垦移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明代洮州卫为边境重镇,为了安定边陲,同时解决军需粮草的供应,明政府从南京、安徽等内地征调大批汉族迁入洮岷地区进行屯垦,经过藏汉民族长期经济互补和文化互动,洮岷地区逐渐形成了藏汉杂居状况。

涉藏地区的回商,是促进多民族进一步互动往来不可忽视的力量。回商穿梭于各民族之间,与蒙藏土等各民族既有物质层面的互动,也有精神层面的互动。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在涉藏地区和谐共生共荣。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联结成一种较为稳定、友好、良性的族际关系〔6〕。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甘肃涉藏地区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各级民族区域政权。经过70 多年的发展,甘肃涉藏地区由多民族共生的区域演变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区域。现有藏、汉、回、土、蒙古等24 个民族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纵观历史,甘肃涉藏地区历来是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区域。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以迁徙、流动、融合等不同形式进行着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塑造了甘肃涉藏地区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形态。

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涉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向经济、政治、文化、语言等各个领域纵深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共同体。

(一)将发展作为打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下谋求共同繁荣发展之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基础。甘肃确立“长期稳定靠发展”的思想理念,深入涉藏地区掌握真实情况,研究具体措施,通过改善涉藏地区发展内外条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脱贫攻坚促进涉藏地区经济发展,夯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甘肃涉藏地区是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难点区域。通过外部“赋权”与内部“增能”,甘肃涉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自来水,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等工程改善了农牧民居住条件。实现区域整体脱贫,既要利用好政策动力,更要激发农牧民内生潜力。首先,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牧产业。牧区重点发展种畜培育、奶牛养殖、牛羊育肥等产业;农区重点发展中藏药材、高原夏菜、林下经济等产业。例如夏河县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畜牧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主导、种植业为辅助、光伏发电为补充、劳务输出为门路,建立完善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群众行动、多方联动的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县乡村产业大布局,形成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促进乡村振兴。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结合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发展。其次,甘肃涉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建设占据重要地位。在生态脱贫方面,将扶贫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强化生态扶贫、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力度,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通过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为贫困县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提供护林员、草管员、公共设施管护员等岗位,增加劳务收入,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双赢。发展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动力。事实证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外交往的纵横层次越广越深。通过脱贫攻坚,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促进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才能打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走向和谐融洽。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大力改善,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夏河机场,临合高速以及合作至尕秀、赛尔龙至郎木寺、赛尔龙(甘青界)至碌曲、合冶、卓尼至碌曲、玛曲至久治、康乐至卓尼、江果河至迭部、迭部至若尔盖等二级公路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甘肃涉藏地区与外界的交往互动。同时,碌曲则岔石林、大峪沟至大峪沟景区、木耳镇至大峪沟、舟曲拉尕山4 条4A 级景区连接公路的开工建设〔7〕,为涉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发展旅游业,加速甘肃涉藏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旅游业在带动产业、扩大就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甘肃涉藏地区在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大景区和互联互通方面加大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农家乐、牧家乐旅游点开发,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宗教圣地、黄河首曲、高原生态、草原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依托拉卜楞寺、冶力关等旅游大景区建设,发展休闲避暑、朝觐礼佛、艺术采风、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产品。加强贯穿甘南大草原、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的自驾游览廊道建设,持续支持夏河县拉卜楞寺民族风情小镇、碌曲县郎木寺镇、临潭县冶力关镇、玛曲县阿万仓乡、迭部县腊子口乡、卓尼县木耳镇、天祝县天堂镇开展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共建共享、有效保护、彰显文化、居民参与、加大扶持等措施,将甘肃涉藏地区建设成国家自然生态旅游高地、民族宗教旅游胜地、自驾车黄金旅游区和旅游协同创新示范区。推进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基础的“旅游+”战略,提升旅游综合效应。深入挖掘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藏医药文化,在有条件的涉藏县市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餐饮街市、文创旅游商品。依托“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推广甘南香巴拉旅游节、天祝华锐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旅游节,增强涉藏地区旅游节会吸引力。推广历史上涉藏地区与内地紧密联系、涉藏地区群众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相关历史事件和遗迹,推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

重视旅游富民,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农牧民收入多元化。涉藏地区的乡村旅游兼具乡村田园风光与藏文化元素体验的双重优势。旅游业可确定为涉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根据甘肃涉藏地区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丰富的实际,促使旅游业向藏族乡村延伸,带动新观念、新思想,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市场化的运作体系进入涉藏地区,让广大农牧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实现旅游增值和脱贫攻坚“双赢”。夏河依托拉卜楞寺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成熊猫沟村、太阳沟村等28 个旅游专业村,累计扶持建办自驾游营地、帐篷营地、农(牧)家乐等276 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192 家,全县旅游从业人数达4 000多人〔8〕。

(二)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树立民族团结模范典型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在党的十九大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坚持每年五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六进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甘肃涉藏地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维护稳定、生态建设、文化旅游、脱贫攻坚相结合推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共同维护涉藏地区民族团结的局面。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方位地宣传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宣传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宣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创新宣传的方式和载体,提高时效性,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开展“滴管式”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各类节庆活动宣传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怀与支持,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拓展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寺庙等,将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2020 年,甘南州开展第17 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设置了法制宣传区,各部门参与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同时,组织开展了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宣讲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转播至乡镇级,观看聆听人员达上千人。宣传月创新使用“互联网+民族团结”“重点工作+民族团结”模式。期间,全州共发放宣传资料2 万余份,在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报道相关新闻稿件共36 篇,点击量达10 万余次。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投放广告、图集、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这些举措,有效推进了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重视培育选树典型,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标杆典型和模范事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损害民族团结为耻的社会氛围。2019 年,甘南州有3 个模范集体和2 个模范个人受到国家表彰;有6 个集体和24 名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有6 个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三)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漫长的历史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甘肃涉藏地区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学方面如《格萨尔王传》《姜国王子》和《藏族民间叙事诗集》等,体裁多样,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民间说唱等方面的专集相继出版。民族音乐方面,甘南州共搜集和编辑民歌1 054首。民族舞蹈方面,甘南州已发掘出民间舞蹈和寺院舞蹈50 多种,舞曲62 首,唱词52 首。藏族戏剧方面,“南木特”藏戏发展较快,剧目除藏区流传较广的八大剧目外,还有《松赞干布》《格萨尔》《阿达拉毛》等。甘肃涉藏地区各民族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并育而不悖。甘肃涉藏地区在抢救、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特色浓、地域元素广的民族文化产业,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基础。

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

甘肃涉藏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从民族人口比例、文化互动及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来看,汉藏回之间的互动是主体。汉藏回等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相互协作,而且在习俗、信仰层面打破了民族壁垒,彼此尊重、包容文化的差异性,形成涉藏地区各民族共有的风俗民情。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在市场经济、旅游经济、信息经济的深刻影响及涉藏地区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涉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往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方面,甘肃涉藏地区剩余劳动力进入发达地区和城市务工、经商、求学、从业及居住,导致物品、资金、技术、观念及文化在不同地区多层次多方式多维度的交流互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口市民化,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优化流动,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涉藏地区不断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进入涉藏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和旅游观光。各民族跨区域流动成为一种新常态、新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人口跨区域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空间分布格局,使各民族混居、杂居程度不断提升,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不同民族共同生活,一起工作,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感。文化上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断深化了民族之间“空间融合”“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合”,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尤其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共性因素逐渐增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甘肃涉藏地区要坚持以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及文化旅游业来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利用好天津支援涉藏地区政策,坚持内生发展与外部支援相结合,促进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涉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人员双向流动,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内地务工、经商和居住,有序拓宽甘肃涉藏地区民众与内地合作交流的渠道和空间。鼓励其他地区群众到涉藏地区工作生活,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构建各民族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的新型民族关系。

(二)民族团结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民族团结始终是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生命线。甘肃涉藏地区各级政府要以多种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创建工作的纵深领域。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丰富创建工作的内容、模式和途径,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等重大活动集中宣传民族团结主题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覆盖到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广大农牧民的“五个认同”,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的建设。近年来,先后受到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甘南州委州政府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有242 名,先进集体96 个;被省、州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158 个;被省、州表彰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75 个。各县市表彰命名本县市民族团结进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乡镇、村委会、自然村、家庭、个人等约2 100个。2017 年8 月,甘南州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同年12 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9〕。2016 年12 月20 日、2017 年12 月26 日,国家民委还先后分别命名合作市及卓尼县、舟曲县、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为第四批、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018年3 月,国家民委授予甘南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称号〔10〕。

(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

甘肃涉藏地区学校教育要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以提升教师、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快提高涉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确保涉藏地区学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便让学生掌握更现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外出就业办事的社会交往环境。语言相通有利于民心相通,有利于感情交融,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11〕。

(四)坚持法治思维,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保障

一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摆在首位,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继续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支持力度。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在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共同建设各项事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健全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符合新时代甘肃涉藏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的各项法规。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医药、散杂居地区民族事务治理等,通过法律规章文件进一步规范。三是学习宣传法律法规。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普法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利用好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宣传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提高农牧民法律意识,促使各民族遇到矛盾纠纷时寻求法律来解决。

(五)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一种自然状态

心理上无界限,情感上相互亲近是民族自然交融最根本的环节。心理上的接受与认同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它是民族之间长期互动以及政府等外界力量有力推动的成果。表现为民族个体相互交友、关系密切,婚丧嫁娶时互相帮忙,逢年过节相互登门拜访,还有民族群体之间的相互通婚。族际通婚可以反映民族互动关系的深层状况。每一个人只有对另一个人在情感和心理上都认为“可以接受”和感到十分亲近的时候,才有可能考虑到与他(她)缔结婚姻的问题〔12〕。民族之间情感上相互亲近,和睦相处、合舟共济,和谐发展,共同性和包容性不断增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广度、频度及强度才能得到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在争取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上,推进各民族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模式,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保障。

本文从历史、实践和路径三方面论述甘肃涉藏地区民族交往的历史经验及现状。甘肃涉藏地区地处藏彝走廊之北,历史上就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互动交流的共生区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深厚,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包容互鉴、共同繁荣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注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为民族地区发展“赋权”,让发展成果惠及民族地区群众。甘肃涉藏地区利用“高原风光”“民俗文化”等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为地区发展“增能”。如今,脱贫攻坚任务已如期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序推进。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甘肃涉藏地区坚持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传承文化多样性等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交融民族团结甘肃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民族团结之歌
真美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