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73年琵琶创作作品意识形态研究
2022-11-27文/杨威
文/杨 威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艺术风格,从1958年开始,琵琶作品走向了一条崭新的创作之路。当代的作曲家为了紧随时代的号召,创作出了影响琵琶及整个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创作走向。1958-1973年这一时期①创作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思考及文化观念,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音乐语汇,并且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哲学思维。在1958年以前创作的琵琶作品,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乐曲创作方式,多运用“起、承、转、合”,“起开合”“一波三折”“多段体”“散慢中快散”“联曲体”“套曲”等结构类型进行琵琶乐曲的创作,例如《十面埋伏》《月儿高》《春江花月夜》《龙船》《虚籁》《大浪淘沙》等等乐曲。而1958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开始运用西方的作曲方式,如“现代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进行琵琶新作品的创作历程,例如《欢乐的日子》《狼牙山五壮士》《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特别是1973年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作为第一首琵琶协奏曲的诞生,不仅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也对整个民族器乐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从此,中国民族器乐曲创作进入了新的领域,开启琵琶作品创作新的未来。
一、时代性
越是优秀的艺术家,创作越是深深地扎根在时代的土壤里,他们的作品是时代的镜子,也是时代的呼声,一群艺术家在反映时代精神方面的相似之处就构成了时代风格。如我国文学史上所谓的“盛唐气象”“建安风骨”等,就概括了这些时代鲜明的风格。由于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又是各具特色的,所以同一时代艺术家作品的风格依然是千差万别的。
在这一时期,琵琶新作品的创作风格、乐曲曲式形态、音乐表现手段、音乐发展手法、新作品的文化内涵等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功能,即人们可以通过意识形态“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矛盾,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作曲家通过乐曲的旋律、节奏、调式等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艺术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且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作曲家通过乐曲这种精神生产形态,通过运用一定的物质形态来传达他对这个时代的生活的认识、感受、理解。
艺术创作不仅关系到怎样表现和怎样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这一时期创作的琵琶新作品,在中国“原有”的音乐基础上,通过运用西方的创作方法、结构形态、表现形态等,创作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新的艺术作品,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乐曲中注重采用中国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将西方作曲方式与本民族音乐及时代性密切结合起来。
例如1958年由琵琶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马圣龙创作的琵琶乐曲——《欢乐的日子》,乐曲中通过模拟这一时期在民间非常盛行的锣鼓节奏,以及在河南民间非常流行的小调《八段锦》的旋律进行变奏,在运用西方的现代三部曲式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当代很流行的“民族素材”,在当时也是开创了我国琵琶新作品创作的先河。
1960年由琵琶作曲家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在中国传统多段体的曲式结构上,又结合了西洋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在曲式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构思精妙,此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琵琶名曲”之一。1973年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将中国传统的多段体与西方倒装再现的奏鸣曲式相融合,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首民族器乐协奏曲的诞生,在民族音乐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一时期创作的琵琶作品不仅是民族艺术,具有引领潮流的时代性,同时也成为了整个世界所共赏的世界艺术。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这一时期创作的琵琶艺术作品可以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其作品中真实反映的时代精神才是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二、革命性
不同的民族艺术之乐具有不同的色彩和芳香。同是奴隶社会,在埃及有壮观的金字塔,在希腊有雅典神像雕塑。在近代,毕加索的《梦》《格尔尼卡》与齐白石的《牵牛花》《虾》《蟹》,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与阿炳的《龙船》《二泉映月》《听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一时期创作的琵琶艺术作品同以往的琵琶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强的革命性,例如《浏阳河》《唱支山歌给党听》《狼牙山五壮士》《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革命性音乐文化作为重要载体,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永远的奋斗精神,构成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
这一时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性的琵琶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深感激之情。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以鲜明生动的旋律,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赞美之情。
琵琶作品的革命性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了无数的革命性作品,以及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创作了数量庞大的经典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与拼搏精神,革命性的音乐文化始终以自强不息为主旋律和主基调,其旋律中凝聚的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篇章。
在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中,革命性的音乐文化始终激励人民不断向前,“自强不息、自由平等、团结友爱”这些具有革命性、人民性的旋律主线,展现了团结拼搏、诚信友爱的精神风貌,彰显了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先进性及人民性。
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具有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的精神特征,其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传统始终没有改变,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历久弥新。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中具有强烈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具有强烈的社会及人民认同感,对于强化具有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改编性
从1958年开始,在“双百方针”和“三化”要求的引领下,各大演出团体及音乐院校结合实践,制定了下乡、下厂、下连队的计划,许多著名演员也争先恐后地参加劳动和演出。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工农兵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并使演员在深入群众生活中及劳动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及提高。当时许多琵琶艺术家力求用自身语言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主要以中外改编曲为主要创作特征。刘德海先生回忆说:“广大观众爱听通俗易懂的、反映他们生活的音乐作品。而我们(琵琶)的一套‘风花雪月’,他们不易欣赏和理解。……教学实践中,师生们改编了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乐曲,在群众中很受欢迎。”“时代和社会不同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艺术上仅仅保持原有传统那一套,难以适应今天的需要。民族乐器要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推陈出新’。”为了让广大工农兵欣赏者能够喜欢琵琶、听懂琵琶,许多琵琶工作者在结合实际工作中,改编了大量的中外乐曲,包括《浏阳河》《马兰花开》《倒垂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月光变奏曲》《游击队歌》等等。
刘德海回忆道:“当时六十年代大家的思想还是封闭的禁锢状态,出现个新东西确实不容易,压力很大,但是观众给我鼓励。”1960年,刘德海改编了他人生中第一首琵琶乐曲《马兰花开》,这首琵琶创作的探路石,原是作曲家雷振邦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一首插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首乐曲在当时得到了观众极大的肯定及喜爱。这之后,刘德海相继改编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倒垂帘》等乐曲。
坚持以中国民间音乐为素材,使用便于普及的演奏方式为群众呈现优秀的琵琶作品,是这一时期琵琶改编曲的突出特点。琵琶“这种古老乐器,如何面向工农兵,为人民服务,这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群众化,让群众接受,听得懂看得懂,这是我们音乐人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刘德海先生曾这样说。
琵琶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琵琶经常作为沟通中外、建立友好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琵琶作为一张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让各国人民通过“琵琶语言”了解中国,实现无界限的文化传播。
琵琶演奏家在这一时期进行国内外交流访问时,经常改编、创作具有国外风格的乐曲,例如《四方舞曲》《牧场之家》,刘德海称之为”琵琶外交”。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其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传播了本国、本民族所独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四、创新性
创新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艺术的任务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生活及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反映生活的艺术必然也是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是艺术创新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创新也是由艺术的本性决定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这一时期改编的琵琶曲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例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乐曲中选用了新的E调(琵琶作品中首次使用),乐曲的调性在之后从E调又转到A调,这创造了琵琶艺术语言中的色彩趣味及“新的声音”。
郭沫若把文艺叫做“发明的事业”。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以及源于他的思想感情的独特性的创造,从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来说,创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与艺术作品形式的创新。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审美认知与审美评价。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会引起艺术家思想感情的变化,而这则必然带来艺术内容的革新。在琵琶的传统乐曲中,以“心本体”为主,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从未将理性与感性进行二元认识,而一直是圆融无碍的合一思维。所以,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月儿高》等等,都是情与景、技与艺、意与象、天与人的统一。而这一时期,作曲家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语言等西方创作方法及西方音乐语言的引入,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和《草原英雄小姐妹》运用的西方的奏鸣曲式,《欢乐的日子》运用的是三部曲式等等。
艺术内容上的创新必然带来了艺术形式的革新,即艺术语言、艺术作品组织结构的创新。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之家”。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作曲家凭借他们所创造的音乐语言来明确其自身及领会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作曲家通过使用音响材料、各种形式要素以及和声、复调、曲式结构原则、激发创作原则等音乐语言,在形成其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音乐语言、精神性内容之前,需要艺术家凭借他创造性的思维领会知觉到的东西,并纳入他的意识之中。在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品中,作曲家在借鉴西方乐器的演奏方式、作曲模式等音乐语言基础上,将其运用到琵琶新作品的创作中,在创作出大量新的音乐技法、旋律、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将作曲家的思想、观念、表情借助音响形式有效地表达出来,转化为动听、可感的声音艺术,塑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及个人风格特征的音乐语言。
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运用了大量的琵琶技法(扫、拂、划等)构成现代和声;用双音滑品模拟暴风雪;作品的再现部“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中,通过对乐曲的主旋律的模进以及大跳的快速演奏方式,突破传统的演奏形式,在运用新的技术语言过程中,作曲家通过形象的艺术语言描绘了一对爱自然、爱草原,不怕风雪,勇于与暴风雪决斗的小姐妹的英雄形像。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里开创了“大指按音、和弦按音指法等一系列新的手法”,西方的大提琴常常使用大指按音,以及和弦按音等技法,通过引进、借鉴,以及在琵琶上不断革新的基础上,乐曲突破传统武曲的作曲模式,以其丰满的音响织体,刻画出了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战斗到底的牺牲精神,同时还表现出了人们对五壮士们的沉痛悼念及对英雄永远的缅怀之情。
艺术家与艺术匠的区别,往往表现在技艺高超的艺术大师,总是为表现艺术家本身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审美认识,需要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表达方式,并且常常不拘于常法,创造出新技法。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及作曲家,总是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在作曲及演奏技巧方面苦下功夫。优秀的艺术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创造、运用新的艺术技巧,以适应当代艺术的需要。
在这一时期,琵琶艺术新作品呈现出的时代性、革命性、改编性、创新性,使其具有引领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重要意义。艺术创作是以审美方式反映生活、影响人心的,这一时期的琵琶新作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时代性,他们还触及到了生活的本质,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这一时期琵琶艺术新作品中所建构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现代。琵琶新作品创作的源泉,其具有的承前启后的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之后的琵琶作品创作及民族器乐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注释:
①本文中的这一时期,均指1958-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