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索
2022-11-27罗娅君周广均周志凌陈曦罗先凤徐其勇
罗娅君,周广均,周志凌,陈曦,罗先凤,徐其勇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开创未来”等论述赋予了劳动新的时代价值,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方向、确立定位。2020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7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对劳动教育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之后,各省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自此,重提劳动教育概念,重塑劳动教育价值,重构劳动教育体系又回归学校。然而,近年来,劳动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理论与实践探索不系统,“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仍流于形式。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思考如何重塑劳动价值体系,突破劳动教育的时空限制,重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并科学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品质、意志,实现新时代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1]。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好“以劳立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促创、以劳为乐”的劳动攻坚战。
一、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学校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邓小平同志则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则从素质教育角度强调了劳技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他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从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明显的外生性特点”,过去劳动教育主要被纳入德育和智育的范畴,失去了与其他四育并举的独立地位,使得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被弱化、淡化、边缘化[2,4]。
(一)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颠覆劳动教育的劳动形态和教育形态。一个孩子全家宠,读书考试最重要,体力劳动地位低等观点盛行,网格化生存环境、社会分工的细化致使劳动的教育环境和实践条件不断变化,最终导致“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虽然目前有些高校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实践学分,但在实习实践活动中,存在人物被“技术化”的现象,专业性代替劳动价值性,脱离了“育人”的本质,为了物质生存异化劳动[5]。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并没有真正融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所体现出的时代价值,对劳动能力、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价值内涵也认识不够,因而陷入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价值危机之中。
(二)对劳动教育机制的建立缺失
当前在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各高校虽然在逐步恢复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大多缺乏顶层设计,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劳动价值评判、阐释核心内涵、真正实现“五育并举”缺乏从问题到目标的宏观、全局的把握,劳动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够,劳动教育的目标不清晰、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多、考核机制缺失、评价不合理等情形,致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6]。尤其对于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师资队伍、具体规划、经费投入、激励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系统完善,劳动教育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社团活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等教学和活动环节中还不够清晰。这些整体性机制的虚化,导致劳动教育的推动力明显不足,学生对劳动存在抵触情绪,劳动教育仅浮于表面。
(三)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界定弱化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内需要与其他四育协同推进,对外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共同担当。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受制于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实践场地、师资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的限制,导致劳动教育内涵界定弱化,劳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7]。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多数学校并没有设置科学、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大多数学校也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理论课,或仅将简单的教室卫生、宿舍卫生、校园卫生打扫视为劳动,或更常见于将社会实践、学生实习等同于劳动教育,这些狭隘化的劳动教育没有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没能很好地将劳动与个体智力发展、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养成相结合,不能厘清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孤立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内在联系,让教育效果很难得到保障。
二、“五育并举十全融合”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国家层面与新的研究提出,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角度看,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劳育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应并列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8,9]。因此,构建完善的促进五育并举的劳动育人体系就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Y学院基于时代特征,“整全人”必备的素养培养,构建高校“五育并举十全融合”的全员、全程劳动育人体系,搭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平台,构建学校主导,学部(院)主体,家庭辅助,社会全方位支持的“五育并举”的劳动育人体系,从十个方面协同推进实现以德智体美劳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新型关系网和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互融互通,最终达到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培育一种精神、掌握一种技能、养成一种品质的劳动教育目标。
(一)劳动教育与品德教育相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藏丰富的劳动教育内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或者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责任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精准扶贫、劳动光荣等理念,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以劳树德、立德树人的目标[10]。
(二)劳动教育与学校教学相融合。把劳动素质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第一、第二课堂构建全息育人的劳动目标[11],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必修学分,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开发丰富、实用、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课程类型如基地体验课、自我服务课、社会实践课、公益劳动课、兴趣培养课、科技实验课等,课程内容则如家政、礼仪、写作、工艺品、插花和烹饪等,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的完善,诱发、激发其他教育方式的活力,丰富其他教育内容的维度,使学校全体师生认可、接纳劳动教育,进而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习惯。
(三)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劳动教育思想元素,体现劳动育人思想,并实现多学科的渗透、多路径的实施和多形态的结合。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作为劳动基地,结合专业实践课程广泛开展实习实训等各类专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教育内容的专业度和复杂度,以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为目的,做好专业实训等专业探究性劳动教育。从科学实验、专业实践、技术制作、艺术创作中养成具有善于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技能以至更多学科知识进行劳动改进的方法与能力,能够在劳动中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从解决问题中收获劳动乐趣、成果,创造劳动价值,从而实现以劳增智的目标。
(四)劳动教育与创新能力相融合。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担负国家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以各类创新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互联网+”竞赛为劳动教育创新平台,以新兴科技为手段创新传统劳动内涵,挖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体验创新过程,从创新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涵养大国工匠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养成擅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品格,实现以劳创新的目标。
(五)劳动教育与服务社会相融合。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搭建多元平台,组织志愿者团队,做好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学雷锋等社会公益劳动,加强社会实践调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安排学生帮贫、帮困等活动,创新社会活动服务载体,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各项服务活动,实现知行合一。让学生的劳动情怀在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中不断生发、成长,通过劳动提升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劳动教育与自我管理相融合。学生参与校区自治,是培养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渠道。以宿舍卫生、教室卫生、实验室卫生、个人清洁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建立科学、量化、可评估的成果评价机制,通过劳动营造干净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生主动性,重视学生主体性价值的发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态度,让学生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
(七)劳动教育与勤工助学相融合。多渠道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生产劳动锻炼的平台,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岗位,鼓励学生融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融入社会服务、企业发展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坚持不懈的毅力、自立自强的意识,让学生能超越将劳动单纯视为技能训练的认识局限,使学生自觉认识到劳动是彰显生活意义的个体实现过程,体会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果实的喜悦,以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自豪。
(八)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社团相融合。劳动本身创造美,利用校园农场、绿化整治校园环境、校舍修缮、植树造林等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实施劳动育人工程,以班级为单位分配劳动园地,每周每班一次校园劳动,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主体,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注重整洁、保护环境的美德,养成自治、自理和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社团举办或与企业联合举办各种有关劳动的演讲比赛、有趣味的劳动技能比赛、开展劳动活动周、技能竞赛月、职场(企业)岗位体验、设立勤劳奖学金等活动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和体验,聘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大国工匠、劳模、企业家、创业能手开办讲座,以他们的奋斗史、创业史、成功史、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来唤醒学生被遮蔽的劳动情感,领悟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促进国家强大的力量。
(九)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出发点和归宿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耦合纽带[12]。劳动教育需要高校主导、家庭支持,进行双向同构的劳动教育,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网站、微信和热线,转变家庭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轻劳动教育的观念,提高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的意识,建立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劳动教育的制度。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洗碗、房间打扫、养花种菜等,农村孩子参与父母的田间劳作,作为大学生更可以参与家庭理财,从事分担父母的一些基本工作。通过家庭劳动让孩子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认识劳动的重要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同时培养孩子体会父母辛劳的感恩之心。
三、强化劳动教育体系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使劳动教育制度化。为确保劳动教育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教育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劳动教育总体方案,负责推进责任划分、资源配备、人力保障、管理考核等工作落地落实,构建起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改变临时性、随意性、运动式等表层化的劳动教育形式。高校可划拨劳动教育专项经费,并积极探索多元化劳动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确保建设经费充足,奖励资金到位,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二)研制劳动教育各环节质量与考核标准。根据劳动育人体系各环节、各时段的特征,制定科学的劳育大纲和标准,根据不同的劳动类型,对劳育课程、对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园文化劳动、专业实践、工艺劳动等劳育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明确不同类型劳动的教育内容,劳动教育方式和需要实现的劳动目标。让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专业技能、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包括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知识和劳动思维等内容构成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设立勤劳奖学金,以成长档案的形式动态记录学生的劳动认知、行为习惯以及在劳动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并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外在的“他律”强化逐步实现学生的“自律”内化,从而导引教育回归培养完整的人这一教育的本质与初心。
(三)建设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除原有文化课、实践课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中传播劳动思想和技能外,后勤集团员工、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社会优秀人才、大国工匠、劳模等根据劳动性质不同构成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参与进来,共同指导劳动教育活动。
(四)搭建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基地载体。根据不同劳动类型、劳动内容,整合高校乃至社会资源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将校园、宿舍、教室、实验室、工厂、社区、农场、场馆、家庭等建设为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营造时时能劳动、处处可劳动的教育氛围。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必修学分,根据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目的、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进行全程的把握和监控。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成长档案的形式动态记录学生的劳动认知、行为习惯以及在劳动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评选先进个人,设立勤劳奖学金,联合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和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13]。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真正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纠正片面的人才评价标准。
结语
劳动教育是撬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点”,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将改变新时代中国教育体系,我们必须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明确意蕴,凝练方略,加强保障,才能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14]。只有全社会协同推进,真正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知-行-情”全过程,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教育环境,抓住重点,疏通堵点,突破难点,培育增长点,破解劳动教育的盲区、机制、评价、主体困境,实现劳动理念、劳动目标、劳动课程、劳动资源的进化,才能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真正实现“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的“五位一体”格局,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