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27陈健康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品牌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才大学生能力

文/陈健康(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为了缓解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教育部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列为专项教育整改工作中的重点工作项目,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多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社会发展中提出了“双创”模式后,高校给予了人才就业择业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的投入。尽管在落实此项工作中,市场各单位均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在深入此项研究后发现,大部分高校开设的指导工作过于浅显,且教学中缺少与创业就业教育相关的实践内容[1]。在此种条件下,人才并不具备创业能力,即便受到教师的鼓舞直接投身于创业大军,此种创业方式只会使人才出现投资失败或创业受阻的问题。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一些学生选择开设网店等线上经营的方式,进行低成本创业,尽管此种想法可行性较高,但由于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创业指导时,并未落实对人才线上创业的指导,也没有传授给学生足够的经验,导致学生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网店出现倒闭现象[2]。总结历年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社会中仍存在经验阅历不足、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从一定层面反映了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工作存在短板。给大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创业机会,满足大学生就业择业中对岗位的选择需要,本文将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教育培训模式的整改,优化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综合发展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就业市场形势

(一)就业市场发展形势

在素质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上大学已经不是早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所有年龄适当的青少年,只要通过个人的努力,都具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这一趋势表明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与此同时,随着教育部门人才扩大招生政策的逐步落实,高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例如,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但社会中有效就业岗位并未增加,人才选择学校就读深造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但要想在毕业后顺利就职于期望岗位却是一件较难的事情。

例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专业人才进行选择时,会优先选择具有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就职主要工作岗位,对于一些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企业会为其分配基础的工作岗位[3]。因此,相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985、211等学校毕业证的学生,其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不具有学历优势或专业优势的学生就业压力则较大。

(二)创业市场发展形势

为了促进学生毕业后选择自行创业,国家政府与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政策,部分地区甚至颁布了大学生下乡扶贫专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都代表了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与关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大学生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学生创业失败、创业资金链断裂等事件在市场内屡见不鲜。例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法享受到由校内教师为其提供的专项创业发展指导,在步入社会后不懂得如何规范化管理公司,无法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部分政府提出的创业指导政策在发行后,没有及时对政策进行宣传,导致许多大学生没有及时了解政策。总之,在对我国现行创业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中发现,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落实也是一件难度较高的事情。

二、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主动创业就业意识欠佳

为了满足大学生毕业发展需求,高校联合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创业存在较大的被动性,基本没有大学生在入学阶段将创办其个人企业或公司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他们往往会在遇到了就业问题或就业瓶颈后才会选择在市场内创业,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生创业存在较大的被动性[4]。根据地方人力资源反馈的数据可知,大学生“创业”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机会”。同时,部分大学生对创业与就业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就职于高资本、高薪资、高福利待遇的岗位,才属于就职优质岗位。但显而易见的是,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认知与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他们盲目地追求社会发展潮流,将创业作为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资本,而不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创业能力,也不考虑自身是否适合创业。

(二)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不足

根据地方社会保障局内就业专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发现高校现有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一部分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滞后的现象,他们过于倾向自我学习专业,并认为非本专业的岗位不就业,也正由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对口性,导致大学生在毕业阶段没有做好就业择业决策,使其失去最佳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时会经历企业招聘、企业人才选拔等环节,而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能力差、实践能力差、不自信、焦虑、从众等心理,尽管他们的理论知识积累足够丰富,但由于其他方面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导致人才出现就职失败的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一)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交互平台

为了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大学生在走向市场后的创业能力,高校应利用校园网与信息化设备,在校内搭建一个面向大学生的线上创业就业指导交互平台,定期将社会中的企业人才招聘信息上传到交互平台,实现将有限的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挖掘社会创业合作人信息,在得到了此部分群体的认可后,将创业信息与创业资源发布于校内平台上,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寻找创业伙伴。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选择与创业群体进行资源交互或经验交流,对于存在相同意向的创业选择,高校可鼓励学生与其合伙创业,此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也可以在一个更有利的条件下帮助校内大学生“圆创业梦”。除上述措施外,对于预备教育资金较为充足的高校,还可以采用在校内搭建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的方式,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操作空间[5]。例如,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中优秀创业人才代表,到校内举办讲座、演讲,为校内大学生讲述其个人在创业期间遇到的市场风险与创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积极与创业人才进行经验共享。同时,高校也可以在此区域内举行大型的就业面试活动,由合作企业或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扮演“面试官”角色,由学生扮演“就业者”角色,前者向后者提出问题,以此种方式,提高学生在面试与择业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学习,获得更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发展需求的机会。

(二)转变大学生创业就业偏差意识与认知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教师的首要工作是转变当下大学生在市场创业或就业择业过程中,对此种行为产生的偏差意识与认知。

例如,新生代大学生应树立以社会发展前沿为引导的就业意识。在进入大学初期,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根据其个人兴趣爱好与发展意向,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当校内出现意向招聘企业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出击”,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与合作关系,向企业面试官主动介绍自己,通过此种方式为面试者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就业机会不是“等”来的,也不要害怕面试失败,只有不断地失败、不停地面对挫折,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自我能力也将在磨炼过程中得到提升[6]。总之,要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学会主动分析市场就业形势与发展趋势,正确认知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或面试中不同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通过多方对比,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做好对自我能力提升的调整。同时,要处理好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岗位待遇”与“岗位发展”的认知关系,学生要将个人发展前景放在就业创业的首要位置,不要让学生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而放弃长远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企业基层岗位中寻找工作,摆脱专业对其个人发展的束缚与限制,优先选择个人喜好的工作,做好“先就业”“再择业”的选择。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工作经验不足,因此,学生应当先就业,并在基层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或学习企业工作文化,当自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后,再进行择业或创业。此外,在学生创业过程中,要求学生转变“求稳”的认知,创业本身便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既然选择进入了社会创业大军,就要做好抵御市场发展风险的准备,在创业前,要求学生慎重选择创业的方向,明确创办企业的文化精神,保证在社会发展中创业行为的长久性与可持续性。

(三)健全校内大学生创业就业课程教育体系

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关键是优化对此部分学生的基础教育引导,明确创业就业能力提升过程并不是一个专项能力的提升过程,而是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无论是选择创业或是就业,人才在走向社会后,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摆正自我心态。而要落实此项工作,高校应健全校内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课程教育体系[7]。例如,增设人际交往课程,在课堂上由校内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与领导、与同级同事、与下级下属员工的正确交流方式。并在课堂上完成对理论与经验的传递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前后桌或同桌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现场交流。在此基础上,增设礼仪选修课,讲解在职场中、在工作中、在会议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礼仪与认知的基本文化等。

同时,创设大学生第二学习课堂,增设校内心理培训中心,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就业压力现象的校内群体,高校应做好对此部分群体的心理疏导。例如,部分学生会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当此种心理长期压抑时,学生会出现心理压力,而此种压力需要及时释放,因此,高校应当做好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必要的情况下,应对学生进行专项心理干预,以此种方式实现对高质量人才的输出。

四、结束语

综合本文此次研究,从提出的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为了进一步落实此项工作,高校应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投入,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人才在社会发展的广阔平台,解决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避免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应当优化市场政策,从多个方面做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致力于在提高人才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人才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人才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