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术语标准的意义和制定标准的原则
2022-11-27陈易丽
陈易丽
CPCA标准部 部长
中国大陆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占全球50%多,多年来一直居全球首位,未来中国PCB 产业仍将持续增长,占全球产值的一半以上。然而,一个电子电路制造大国对应使用的术语标准(GB/T 2036-1994)已沿用二十年多,与产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应。在PCB产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更新迭代,在行业内对于术语的用词混乱,中英文交杂就成为了一种阻碍行业进步的“大石头”,形成了学术交流和经济交往的障碍,这与世界第一PCB制造大国不相称。
曾在2006年有国家标准GB/T 2036—1994《印制电路术语》修订的启动,项目号20063392-T-339。经历十五年多,至今标准仍处于报批阶段。国际标准IEC 60194-1《印制板设计、制造和组装-术语》是对IEC 60194:2015的修订。从2017年8月启动,直到2021年2月完成,一共经历了3年6个月。CPCA团体标准T/CPCA 1001-2022《电子电路术语》从2020年6月立项,2022年2月完成报批和定稿,历时一年半多些。我为CPCA标委会专职工作人员亲历全过程,充分体会到这术语标准凝聚了标委会及行业近百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实属不易。
为了体现标准体系的一致连贯性,制定本项标准,标准分类编排参照了GB/T 2036-1994。分为了基本、设计、基材、制造、品质与检测、封装与装联、管理及其他7个小组同步开展工作。在广泛听取和收集术语的后,有侧重点地对术语进行筛选和分类,同时还兼顾生产实际应用场合的需要,增加了诸如:壳型印制电路、雕刻挠性印制板、热固性碳氢树脂玻纤布覆铜板、改性或不改性溴化环氧及氰酸酯玻纤布覆铜板等已在市面上出现但现有标准体系中未界定的术语,比起GB/2036-1994的545词条,包含1598个词条的CPCA《电子电路术语》标准大大提升了标准适用性,满足了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在词条编排上,体现出了一个是优先术语,另一个是许用术语,并配有必要图示,并且有效筛查、去除了行业不规范用语(如:“绿油”“喷锡”“镭射”“阻焊油墨”“钻咀”等),避免混用带来的行业弊端。定义中也常常采用了“示例”(如抗蚀镀层、厚径比图4-18)、“注”去说明它的应用场景和必要运行数值区间,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但又不完全拘泥于国家标准,体现了本标准的具象性和灵活性,格式上符合GB/T 20001.1-2001和GB/T 1.1-2020的要求,也真正提升了行业去使用团体标准的积极性。
在起草定义的时候,项目组遵循了以下原则。
(1)统一性:表现在标准的问题和术语前后应保持一致。类似的条款应使用类似的措辞来表述。相同的条款使用相同的措辞来表述。对于已定义的概念避免使用同义词且尽可能每个术语具备一个含义。
定义=上位概念+用于区分所定义的概念同其他并列概念间的区别特征。其中上位概念为层级系统中,可划分为若干个下一级概念的概念。
(2)协调性:为了达到所有标准整体协调的目的,标准的编写应遵守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为此,在标准中以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为主轴,提供了主要参考文献名单,共24份。
(3)适用性:标准内容便于实施,且易于被其他标准或文件所引用,上文中已阐释。
(4)规范性:可理解为在标准制定的进程中,起草标准前应确定标准的结构和内在关系。而在制定标准的内容上也可理解为对术语精确、准确地用词上。
现在,《T/CPCA 1001-2022 电子电路术语》标准发布了,相信会起积极作用,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