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
2022-11-27乔静霞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文/乔静霞(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风险,可以预防、规避或转移风险,但不可消除又无法准确预测。
风险既有利又有弊,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但高风险易导致企业发生损失。由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难和市场竞争力不足,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更应该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辨识,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企业资产。因此,工业企业应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选取适合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风险辨识防控指导手册、强化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优化内控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将不可转移和规避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合理确定企业资金的安全系数,实现企业有效运转。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的意义
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速度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经济发展态势是向更高形态、更复杂结构演变,原有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平衡关系被打破,既要抓紧处理存量风险,又要化解增量风险的威胁。若不能及时准确辨识企业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就丧失了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间段,将主动处理转变为被动地接受这些风险,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风险是企业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伴生物,风险或可分散、或可转移,但不能消灭。风险与收益同在,规避风险往往丧失高收益。面对风险,只能选择方法、权衡利弊、提前预警、有力防范和高效应对。风险辨识是工业企业开展风险防控与内控活动的开端。只有充分识别风险,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分析潜在风险,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因此,企业管理者理应在损失发生之前,对潜在的各种风险一一排查、全方位收集、系统归类,评估出风险等级及预测可能造成的损失,追根溯源找到风险的动因,减少不可预见的损失。
通过风险辨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促使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固定资产管理粗放
目前,工业企业大部分是因企业政策性搬迁而重新建造形成的。企业政策性搬迁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当地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的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由于对市场经济信息调研不充分、不系统、缺乏周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再加上决策者超前意识不足,工业企业重建过程中,在对基建配套实施、生产设备、生产制造等投资规划上,还是沿用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保留了原有的产品结构。资产管理模式落后,处于粗放化状态,主要表现:一是破损报废的固定资产长期趴在账上,没有专业人员办理相关报废手续,无法进行账务处理;二是部分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建立资产卡片,也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卡无账;三是普遍存在一些低效无效资产,部分资产闲置,无人使用、无人维修,造成了资产损失。此外,由于固定资产总量大,但又未设定固定资产管理专责,管理边界不清,责任不明,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进一步增加了资产维修费用及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
(二)产品不满足市场要求
工业企业大多仍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忽视技术创新,缺乏技术开发人员,导致企业未能及时掌握先进技术,产品本身不具有市场优势,难以销售,垫支的营运资金不能收回,存在资金缺口。在新产品开发完成之前,工业企业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维持生产经营。企业经营资金的缺乏,反过来又影响了研发的投入。总之,老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受研发能力的限制,若不能及时开发出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企业将面临资金困境,引发破产危机。还有一些企业选择直接引进先进技术,但却无法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改进,难以形成更高的工艺技术,甚至出现重复引进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三)财务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工业企业建设初期没有经营资金流入,基地建设的工程款大多来源于银行的长期借款,投资回收期长,易引发偿债风险。部分企业建设期间借入贷款资金太多,其计入资产价值中的资本化利息占比过大,虚增资产价值,加大了企业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营风险,减少资产效益。还有一些工程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的现象,若工程资金无法及时组织到位,则可能会挤占企业运营资金,或借入利率高的银行贷款。除此之外,由于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或被挤占,大额物资采购所需资金就依赖于借款,进而使债务规模加大,费用化利息居高不下,增加当期财务费用,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大多数工业企业的机构设置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基本齐全,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管理能力,缺乏财务风险的辨识能力与经验,无法准确估计出某些事项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容易产生消极态度和麻痹思想;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不准,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例如:部分企业追求了短期利益,以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加大销售收入,同时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然而,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未充分调研客户的信用等级,对客户的回款能力缺乏判断,产生不良赊销,造成应收账款规模偏高,回款不良。由于考核机制缺失,业务人员责任不强,应收账款账龄太长,引发坏账损失。因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及偿债能力产生严重影响,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工业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方法
(一)持续优化财务风险防控指导手册,强化风险管理
近年来,工业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风险辨识和风险防控,也对依法理财、杠杆经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管理要求。在全面审视财务管理薄弱环节、充分分析典型问题、提出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孕育出《财务风险防控指导手册》,对各类事项风险的表现形式、风险等级、可能导致的后果、防控措施以及主要涉及的部门、责任岗位、业务流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宣贯学习《手册》,以增强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感性,提高事前、事中处理业务的规范性,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当然,《手册》不是一成不变的,需不断进行研究、探索、调整和发展,提炼出关键管控点,结合合规管理,形成风险防范备查库。
(二)强化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避免投资失败
工业企业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是重点管理对象。资产全寿命管理是以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最优为出发点,权衡资产的安全性、效能性和总成本三者之间的利弊,使资产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管理方案达到最优。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企业不断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的必备法宝。该管理模式,贯穿资产采购、建设安装、维护运营、大修报废等全过程,是一系列系统的管理。采用分阶段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有力降低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减少资产运营风险。因此,在做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时,应充分调研市场行情,合理估算全寿命成本,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评价它的经济性和科学性,减少无效投资。
ERP系统的深化应用是支撑资产全寿命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需要依托信息化支撑平台,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卡片信息、价值信息等在各部门间的壁垒,着实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不同流程资源和相关资料信息的共享,有利于财务部门实时掌控、准确核实固定资产实物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财务部门精准高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使用检修、报废等每个阶段的成本,大幅提高经营效益。
(三)挖掘研发能力,高效使用资金
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工业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加快将知识专利技术等转化为生产力,需要重新配置创新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由于研发经费支出、技术创新本身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存在潜在风险,须及时辨识风险,积极规避和应对风险。一是对市场做充足调研,与设备先进、经营丰富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能有效发挥各自专长,提高项目成功率,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二是针对创新活动或项目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实现风险部分转移。三是采用多元化资金渠道,探索性的创新项目除自筹资金外积极争取风险投资资金和创新基金的支持,分散自筹资金风险。四是优化创新环境,引进高水平人才,组织最优团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四)强化财务管控,建立财务稽核机制
强化财务管控是保证资金运作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一是持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企业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避免因业务不规范给企业生产制造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进而制约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企业应注重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促进财务与业务融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如: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将设备管理与资产管理制度衔接,加强资产设备实物管理意识,明确资产价值,设备实物管理清晰,做到账、卡、物联动一致,环环相扣,减少管理漏洞。二是增强财务岗位的独立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从根本上规范业务流程,使资产保值增值。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对资金支付活动做到管理前移,由业务部门对资金使用对象的真实性负责,财务部门全程监控与分析资金动向,对潜在的风险建立预警机制。三是构建财务在线实时稽核机制,实现风险防控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移,由财务部门“单防”向全岗全员“联防”转变,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稽核发现的共性问题,纳入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库管理,从业务与管理上查找问题根源,完善健全相关制度和流程。
(五)建设AOS管理体系,提升流程管理能力
所有的管理体系都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企业经营服务。但正常的业务行为,不一定会带来合规管理、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等工作的启动。对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行为进行管控,是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共同基础。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建设并运行AOS流程管理体系,整合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相关工作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例如:财务管理AOS体系建设,结合“业务驱动财务,财务牵引业务”的管理会计理念,在财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财务管控的重点与实施路径,并基于流程管理实践经验,初步确定可标准化的财务流程范围。每个管理流程包含流程描述、上游流程/启动事件、下游流程/结束事件、业务流程图、流程活动说明。其中,财务流程活动说明包括流程步骤、流程步骤描述、职能、输入输出单据、工作频率、制度依据、应用系统、单据关键信息和关键控制点等。财务管理AOS体系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流程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提高经营效率,规范企业运作,鞭策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流程管理,让财务人员更加明白:财务日常事务分别是由谁负责、如何操作、关键控制点以及要达到的标准。由于边界明朗、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极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除此之外,AOS体系建设下的流程管理,跨越了部门壁垒、填补了职务空白地带,改变了传统制度管理的一些习惯,是企业管理文化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防控和化解财务风险,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开展财务管理时,必须强化财务管控,规范财务职能和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不断规范业务流程、引进先进管理方法、优化会计监督体系和财务稽核机制,识别和应对企业内部潜在的风险,确保财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企业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