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化保护策略研究
——以石桥皮纸制作技艺为例
2022-11-27刘桂江许佳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刘桂江 许佳(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非遗文创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态势。它是个人或团队以非遗作为生产资料,通过技术、创意、产业化等手段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它把传统文化与市场相结合,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从而使非遗本身具有系统性、普及性和经济附加值。非遗文创化可以在非遗保护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并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价值,这些价值的诞生又反过来促进非遗的发展。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作技艺”传承地,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是南皋乡石桥村特有的民族传统工艺。它从唐朝中期开始沿传至今,工艺流程保存完好,被誉为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对石桥皮纸进行创新性保护能够良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化保护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
一、非遗文创化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千百年的长河中传承着属于我们华夏子民的独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作为地方文化、地方民俗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受到文化滋养的同时也传承着文化。在中国虽然自古代以来就有保护文化传统的意识,政府也对记录、保护文化做出了努力,但直到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国内被认识起来,得到人民、政府和相关组织的关注和重视。尽管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较晚,但对于被称为是“活的人类财富”的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者、有着高技能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提供了非常积极的优待政策和传承环境。
为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向消亡,中国政府与各企业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非遗传习基地”“非遗传习所”。就贵州省丹寨县而言,自2019年开始,丹寨县就举办了“首届中国非遗文创节”“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等大型活动。同时万达集团还在丹寨建设了“丹寨万达小镇”这一包县精准扶贫项目,把丹寨县内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丹寨万达小镇,对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并借助万达商业开发和运营的优势,将丹寨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
国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做得较好的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日本的非遗传承人被认为是“活着的国家瑰宝”,享有广泛的尊重。在少子化、快节奏的日本社会现状下,传统的需要耗时来进行精细打磨的手工艺品逐渐不受青睐,为保护和传承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以机器来替代人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这也是日本非遗文创产品市场发展的动机。因而日本的文创产品大多与禅意、枯山水、极简风格有关,这也是日本设计小而精的一个反映。
二、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保护的价值与内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居的县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石桥村位于丹寨县的西部,皮纸制造技艺(又称“古法造纸”)是石桥村特有的民族传统工艺,从唐朝中期开始沿传至今,工艺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的“古法造纸技术的活化石”。其制作工艺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法大体相似。这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它的碓、碓杆、水轮、曲柄轴等形式和构造,与《天工开物》上水碓图如出一辙。
石桥皮纸制造技艺历史悠久,是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的产物。其制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两种。彩色纸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白皮纸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具有柔韧性强、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的特点,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指定的古籍修缮专用纸。
2015年以来,石桥村成立了古法造纸合作社,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出了160多款不同样式、风格各异的纸工艺品,打开了石桥古法造纸的国内外市场;同时还将古纸文化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让古纸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然而丹寨石桥皮纸文创产品与其他非遗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也缺少系统的完整的传承结构,缺乏吸引游客购物欲的创意形式。丹寨石桥皮纸文创产品大多为皮纸制成的本子、灯、团扇、艺术装置等,或是作为一件单纯的艺术品进行出售,虽蕴含非遗的文化韵味,但缺乏作为产品的实用性,难以让游客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丢失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只能作为一个单纯的“艺术品”存在。对于丹寨石桥皮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性、实用性、经济实用性等因素,避免设计浮于表面或过于“艺术”。
(一)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保护的文化价值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是苗族先民借鉴汉族的技术逐渐发展而来的一门手艺。对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进行文创化保护不仅能够对造纸技艺的应用进行多样化探究,还能够以“纸”为媒介,彰显民族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保护的经济价值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作“非遗文化旅游小镇”,“研学游”模式成为其旅游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非遗文创产品并没能为文化旅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非遗文创产品在石桥村逐渐边缘化。其原因就在于现存的石桥皮纸文创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地域特色、缺少民族风情。对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进行创新性文创化保护,不仅能够推动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发展,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三)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保护的社会价值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的社会价值在于它为传统文化与科技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力和资金的投资。对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进行创新性文创化开发,并利用其创作原理的独特魅力与文创产品融合,为少数民族当地引进新型产业及投资。这种融合所衍生的产业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变乡村空心化的趋势,把人从城市中带回来,把财富留在当地,为乡村留守人口提供岗位,为传承者提供稳定的收入,让当地人从匮乏的精神世界中脱离出来,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保护的创新性策略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创新性文创化保护的策略必将涉及传统文化的“保存”“促进”“更新”的阶段性保护策略。这种创新性的非遗文创化保护策略应当根据丹寨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模式与习惯来开发,它包含了制定使传承人及体验者能够利用的技术流程;构建可修改的皮纸制作技艺文化数据库;根据当地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及技术可达到的潜能探索石桥皮纸制作技艺文创化的道路。
从这个策略上来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化保护而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利用现有技术和材料记录现有文化,它还涉及寻找传统文化的形式在当代文化中进行转换的结合点,更进一步来说,它还涉及探索传统文化的发展潜力及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结合的可能性。这就为阶段性保护策略提供了步骤参考:
(1)建立可供查询和修改的简洁明了的非遗专项文档或数字文献库;(2)将非遗与当代文化表达方式结合(非遗文创化即为其中一种);(3)以非遗本身为原则和参考开发新的产业技术。
为了让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被更多的人更广泛地认识到,同时也为了给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文创产业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对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进行创新性的文创化保护势在必行。为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制定文创化创新性保护策略就涉及以下三个步骤。
(1)建立简洁明了的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纵横文献库:创建视频、动画、网站等来概述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及其历史、特征、技法和题材。此阶段主要目的是确保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传统基线不变。
(2)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及石桥皮纸文创化:在这一阶段中,文创产品开发将在石桥皮纸文创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它有可能涉及各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还有可能涉及各类媒体网站的宣传,如微博、爱奇艺视频、微信推送等。这一阶段不仅是探索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及石桥皮纸在当代文创产业中的表现形式,还在于探索使用现代技术来促进石桥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模式。
(3)应用石桥皮纸制作技艺的原理开发新技术:石桥皮纸制作技艺与其他皮纸制作技艺所不同的制作方式、流程、皮纸特点等可以为机械造纸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第三阶段的创新性保护策略会涉及探索如何大批量机械化生产柔韧性强、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的石桥皮纸。在石桥皮纸创新性文创化保护策略中,借助其生产特点从中产出新的纸张品种、新的技术。由技术发展而实现的新品种的产生,必然会给纸张相关市场带入新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激励其他非遗技艺创新和发展自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当然对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进行创新性文创化保护要做的远不止于此,此项策略步骤的提出并非意味着未来保护模式的僵化,它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目标、效果、产物所进行的有意义的动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形而上的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间不同的思考方式在全球大力发展软实力的社会背景下发挥作用。它的价值不仅是通过当代技术来为大众提供消费边缘化的文化产品,它还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代出路及促进技术发展的创新作用。
四、总结
从丹寨县石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造技艺出发,探究丹寨石桥皮纸文创化保护策略的潜力,发掘丹寨石桥皮纸生产技术的创新潜能。对丹寨县石桥村皮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进行阐述,明确该地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促进与制约因素,对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思路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化保护的策略中,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探索,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形式与内涵并存的优秀文创产品,在传承的基础上,以新颖的形式表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并利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非遗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化保护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