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女子服饰特色在唐代影视剧服装设计中的设计与创新

2022-11-2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胡服样式影视剧

邓 琳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唐代女子流行的着装风尚

提及唐代女子,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定是华服美饰,性感袒露,体态丰盈的一群丽人。从整体看,唐代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广袤的丝绸之路、恢宏的长安城、歌舞升平的开元盛世,为唐代女子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时空平台。这个时期的女子争相竞美,妆饰翻新层出不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着装风貌。但着装风尚的流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文化、审美的多方面积累,以下就来分析一下唐代各时期流行的着装风尚。

初唐时期女子承袭隋制,流行穿间色窄袖襦裙,着装有胡化之风。这种风潮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空前活跃有很大关系。中原汉民族政权在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征战的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也交流不断,“胡衣”“胡帽”等少数民族服饰逐渐渗透到士族、百姓生活之中。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高宗李治的母亲长孙氏,都有确切的鲜卑人后裔记载,也就是说,在初唐,皇室确与鲜卑贵族有深厚渊源,而且初唐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也是包容开明的。《资治通鉴》曾记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这段话是李世民所说,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晓唐初的治国之道,即包容性很强的“怀柔”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子或穿窄袖短襦,或穿胡服学胡妆的风尚,就不难理解了[1]。

这股“胡化之风”影响的不仅是女子穿胡服,还带来了唐代的“新时髦”——袒露装。“袒裸”之风起于鲜卑等少数民族,《北史》中记载文宣皇帝高洋“步踰山岭,为士卒先……帝露头袒身,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到了民族政策更为宽松的唐代,大量胡人来到长安,使得“袒露”之俗更加流行。再者,因唐代佛教东传,佛像人物呈现出的上体裸露的姿态,也为袒露装的流行添了一份色彩。这样的时髦装大概从高宗永徽650年开始,持续发展到睿宗712年,是由宫廷女性带起的风尚。从懿德太子墓仕女图壁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袒露装形象为敞领露胸,下着及地长裙,披帔子,梳高髻。

“着胡服,穿袒露装”的女子形象在初唐、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后随着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发生而终止,想来应该是战乱又激发了汉人对胡人群体的厌恶情绪。于是在安史之乱后,整个社会兴起了对汉族服饰传统的重视,大袖衫又流行起来。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人形象是中晚唐时期女子追求的新风尚,即讲求“透”与“宽博”,仕女的裙装提升到胸部,外搭材质轻薄透明的大袖衫,肩背和手臂肌肤隐约可见,佩披帛,高髻上插大团花朵装饰,此时讲究透而不露的装扮[2]。

2 唐代女性的服装样式

唐代女性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华美,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总体上看,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可分为襦裙服、男装和胡服三种配套服装。

襦裙服的样式上为短襦或衫,下为长裙,外披披帛,加半臂。短襦是长袖的短上衣,袖子有宽窄两式,襦的领口常有变化,有圆领、方领、斜领、鸡心领和直领,盛唐时期还有袒领样式。衫的样式比襦长一些,多用丝帛,有红、浅红、浅绿等色,也会以金银彩秀为饰。唐代女子非常重视裙的穿着效果,制裙的面料一般多为丝织品,以幅为计,通常多幅为佳,塑造“裙拖六幅湘江水”,“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的仕女形象。裙色也多种多样,有深红、杏黄、绛紫、月青、草绿等。最得女性喜爱的当属石榴红裙。《燕京五月歌》中写道,“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户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半臂的样式形似今天的短袖衫,披帛是身上的飘带,再穿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就是襦裙装的整体样式了[3]。

女子穿着男装,即全身效仿男子装束。《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唐代男装的样式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一般着男装的女子,也会戴幞头或佩帽,或者梳女子发髻仅着男装。

女子的胡装样式有幂篱,浑脱帽、帷帽,窄袖紧身翻领长袍,腰间佩蹀躞带,长裤和革靴。幂篱为一大方巾,连头带身体一并蒙上,前留一缝,可开可合。浑脱帽的帽顶呈尖形,可用牛皮、锦缎和乌羊毛制成。帷帽则是高顶宽檐笠帽,帽檐下一圈透明纱罗帽裙。胡装的长袍外形与圆领袍衫类似,只不过领口为两翻领,服饰花色有异域风情。蹀躞带为皮质束腰带,上面缀有需要小皮条,也会有锦囊、刀器等。胡服除了袍衫外,还有一种舞女穿着的胡人舞衣也极为流行,样式为袒领,窄臂广袖,肩部,肘部有花边装饰,舞衣下面的裙裤,也有类似于杂裾垂髾服中杂裾飘带的样式,舞动起来十分好看。

3 唐代女性的审美思维分析

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政权的巩固与强大,给唐代女性一个相较于其他封建统治时期更为自由、宽容的生存空间。这个时期女子的审美多流露出坦诚自信的大气之美。

从唐俑和壁画来看,唐代女性以肥为美,喜好丰润的体态。这里折射出的是唐女坦诚大气的一面,也反映了唐代博大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受少数民族影响,唐女也爱运动,如骑马、击球、射箭,如果是羸弱的身体,想来应该经不起这般剧烈运动的折腾,只有健康、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这些运动,这也与唐女的身形不谋而合。基于此,穿着服饰之后展现的形象,也就好理解了。

除了以肥为美,女子的审美观也有对洒脱干练的追求,这是趋向于男女平等的心理活动,外显为对自己英姿飒爽形象的自我塑造。在唐代,女性也能经商。李白的《少年行》中写到,“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秋风,踏尽桃花何处游,笑入胡姬酒肆中。”诗中记录了胡女经营酒肆的场景,这种情景,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中国的封建思维里,女性都被养在深闺之中,婚姻都是以媒妁之命,父母之言,不会有很多出去抛头露面的机会。但在唐代,尤其是在武则天时期,社交的自由给了女性宽阔的平台,女子的眼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女子敢于冲破礼教约束,渴望展现自己的才能,有对男女平等的向往。表现在服饰上,就有了女着男装的样式。

“胡风”对女性审美趣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中外贸易的频繁交流除了带来服饰,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和宗教文化。唐代女子社会地位提高,从而有了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参与出游、打猎、踢球等等,那么穿着少数民族服装,则更为便利。

4 影视剧中唐代女性服饰设计样貌

以唐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一直是中国古装剧的常客。早年的优质影视剧有《大明宫词》《唐明皇》《贞观长歌》,近年有《妖猫传》和《长安十二时辰》。剧中的唐代服饰是为了人物角色服务的,那必定会为了角色对唐代女性服饰进行再设计,以下就选取这两年大火的《妖猫传》和《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典型女性形象为例,分析其服饰设计亮点。

4.1 电影《妖猫传》中杨贵妃的服饰设计

在电影《妖猫传》中,陈凯歌依据小说选择一名混血演员张榕容扮演杨贵妃。剧中杨玉环有三套衣服,第一套是电影里第一个镜头,杨玉环荡秋千时穿的白色齐胸襦裙,系红色绸带,外佩披帛,梳高髻。第二套是大唐极乐盛宴的华服形象,杨玉环依旧穿齐胸襦裙、内套短襦,外穿红色刺绣拖地大袖衫,梳高髻。第三套是杨玉环赴死所穿,依旧是红色襦裙,外穿刺绣大袖衫,梳高髻。

4.2 电影《妖猫传》中胡服舞女服饰设计

《妖猫传》中有一位胡姬玉莲,扮演者为张天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酒肆中舞蹈时所穿的服饰,即一件裸臂袒腹的舞裙。整体服饰为上下分裁,上衣是中袖窄身的设计,下裙为大摆伞裙的样式,搭配重工制作的头冠和手镯,看上去华贵优雅,充满异域风情。

4.3 《长安十二时辰》中檀棋服饰设计

檀棋作为剧中推进剧情的关键性女性角色,配置的服装造型有三套,分别是隐居时的襦裙,齐胸设计,上黄下绿,很有少女的特色,也凸显了角色单纯可爱的一面。第二套是执行任务时的胡服,深绿色,体现了人物干练英武的一面;第三套是解救张小敬的高腰襦裙,橙黄色散花上衣,搭配红色裙,浓妆高髻,展现了角色妩媚的一面。

4.4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人物闻染的男装服饰设计

闻染在剧中是香料铺老板的角色,作为独当一面的女掌柜,她的服装有一身是女着男装的形象,有対鹿纹的蓝色袍衫,圆领,为唐代男子的服饰的典型造型,但色彩上别具一格,凸显了角色带有天真的色彩属性。

5 影视剧中唐代女性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分析

设计影视剧中的唐代女性服饰形象,并不意味着要将古代的人物着装复原后搬到大荧幕,而是利用原有的古代人物形象为蓝本,结合影视剧人物角色的需要及现代大众的审美进行再设计,创新出既有时代特征又能迎合市场需要的服饰佳作。唐代女性服饰在进行现代化设计时,面料、色彩、款式、图案,可以说已经转化为符号化的标示,需要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挖掘、变化、再创作,使服饰依托角色,再焕发新的活力。基于此,就符号化的特征表现,分析当代影视剧唐服的创新点。

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影视表现服务,尤其在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通过服装造型与设计直接反映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将独特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与社会风俗展现出来,将特定人物的身份烘托出来,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妖猫传》中杨贵妃的第一个出场,是身着白色高腰襦裙在城门前荡秋千,下面是民众对贵妃的敬仰,片中杨玉环是盛唐的代名词。如何体现盛唐最尊贵的女子首场服装造型,是设计点。服装借助唐代女装襦裙的样式,选择梦幻的白色,做多层的裙摆设计,以红色的丝带作为提亮色,使人物整体服装造型如梦如幻。本套服饰的创新,在于将唐代襦裙服饰的“形”元素运用到符合角色的设计中,用衬托的形式,使服装与人相适应。该造型成功唤起了人们对杨贵妃形象美的记忆,也与现代审美相融合。

在第二套极乐盛宴的华服造型中,在前面的对于极乐盛宴华彩的铺垫后,杨贵妃缓缓而出。极乐盛宴是李隆基为杨玉环庆生所办,那么人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一定会考虑我穿什么好看,在封建时期身在高位的权贵考虑更多,重要场合的吉服,有寓意的色彩和图案,是设计的要素。从杨玉环穿的华服来看,设计者以红色为主色调,考虑宽口大袖的设计,与中国服饰文化传统的礼服袖口相似,也与盛唐女性喜好穿的窄袖襦装区分开来。体现了服装在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意境的营造。选用混血演员,干净的面妆搭配高耸的发髻,塑造了华美又不真实的杨贵妃形象。

对于杨玉环的服饰设计,最有烟火气的是赴死时的红色襦裙服。从服饰整体上看,齐胸的裙装,长袖的襦衫,很贴合唐代宫廷妇女的着装打扮,以此形象赴死,也诠释了《长恨歌》里说贵妃死时“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凄美。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檀棋、闻染的各种服饰造型,设计上则更贴合盛唐时期的女性形象,但有存在关于“神”和“意”的把握。比如檀棋的身份是李必的婢女,并非贵族,那么穿着的大多也是老百姓的服饰。檀棋在剧中作为李必的左右手,也干了不少事情,那么在结合剧情的需要,檀棋有一身梳男子发髻,着翻领胡服的形象,颜色用深绿,衣服紧身窄袖,体现了角色干练的一面,之所以是胡服设计,这是因为胡服在唐代女子服饰中极为流行,作为折射,选胡服样式作为剧中重要角色的服饰设计,也能很好地反映出剧中呈现的时代背景。同时闻染穿蓝色男子袍服的形象,设计师选择蓝色调,烘托出闻染天真的一面,也是设计者在针对人物性格设计的创新[4]。

在唐代,穿胡服,学胡妆,舞胡舞是十分常见的。唐玄宗就十分喜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另有浑脱舞、胡旋舞、柘枝舞。其特点是旋转,也有“臣妾人人学圜转”的记载。参照胡舞的特征,在胡姬玉莲的服饰设计中,选用金色,上下分体露腰的服饰,戴小帽,满头小辫,有维吾尔族的服饰风格,但细看服饰,却是金光闪闪的华美服装,这是迎合现代审美的华丽设计,也很符合视觉化的审美要求,令人印象深刻。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是对面料、色彩、质地的选择,并在已有服制的基础上再创新,把握好古代服装文化的“形、意”以及人物角色的神韵,才能设计出值得令人记忆的设计作品。

6 影视剧中唐代女性服饰对当下人们认知产生的影响

在优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戏剧服饰设计在影视剧的重大作用,“服道化”一词开始成为优质剧集的标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唐代影视剧的服饰设计中一直有传统与现代、古典和时尚的穿插。中国唐代的服饰文化,在当今设计师去创作时,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作为观众,在接收影视剧剧情输入时,服饰作为视觉化的传播途径,也给我们的认知带来强有力的影响。首先是对于审美的影响,唐代影视剧中女性大都袒露胸前,妆发夸张,使得我们一想到唐代,就会立刻联系到那丰腴酥胸,头插大花的女性形象。所以在现代其他场合的唐代女装造型中,都会以高发髻,金钗,齐胸服,大袖衫去塑造。比如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中的唐女不倒翁形象,就是这样的造型。这是唐代服饰文化符号通过影视剧传播最有力的体现。

再者,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也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一环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国际上的友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也对影视剧中唐女的服饰形象印象深刻。作为历史上名扬国际的强大王朝,唐代服饰文化也令世界着迷,与此同时,中国汉服爱好者们也在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路上,影视剧中的典型形象,也对他们的日常穿搭产生启迪。在互联网全覆盖的今天,自媒体平台微博、小红书,B站等等,有很多汉服穿搭达人,致力于推进唐服日常化穿搭,而影视剧服饰设计造型,也为她们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时,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有很多参照影视剧角色设计的服装售卖,这也是服饰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总之,不论是设计师从中国唐代服饰中获取灵感,还是观众从设计师创作的人物服饰形象获取穿搭灵感,作为中国传统的唐代服饰文化,一直在被广泛传播着。

猜你喜欢

胡服样式影视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浅谈唐诗中的胡服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胡服东来①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浅谈唐朝女性服饰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