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11-27宋晓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执法人员环境

宋晓波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玉田县分局,河北 唐山 064100)

为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国家在近几年加大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专项行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环境执法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污问题进行监督的主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执法工作,国家及政府才能有效约束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排污排废。但是目前我国环境执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分析原因,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1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活越来越富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随意排放污染物,导致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为了建设生态环境,国家及政府推出了《环境保护法》等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来约束企业的排污问题,并加强了环境执法的工作力度,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但是我国关于环境执法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证据不足无法对企业进行处罚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我国企业生产方式和排污方式逐渐发生着转变,但是关于环境执法的法律法规却没有根据这些变化而改变,甚至出现局部法律空白的现象,不符合时代特征的法律法规会影响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性,无法对企业的排污问题进行约束,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差。除此之外,法律内所规定的责任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使环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无法明确相关责任人,也是阻碍我国环境保护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环境执法人员的权限过低,对企业的处罚通常不痛不痒,导致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变低,如果环境执法人员想要对企业进行查封、冻结等处罚,需要通过法院途径进行执行,这严重阻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开展。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执法工作的不断加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问题逐渐走向正轨,但是由于环境执法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钻管理制度的空子,以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违法排污[1]。面对这样的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支撑环境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处罚,也无法确定企业内需要负责的管理人员,导致环境执法工作进展不顺利。除此之外,各地区之间环境执法力度不同,导致环境保护现状不一致也是阻碍环境执法工作的原因之一。导致各地区之间环境执法力度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一些地区的经济条件落后,需要企业生产来带动社会经济,环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就会对企业的排污问题视而不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健全我国的环境执法管理体制是有效提升环境执法工作水平的途径之一,也是平衡我国各部分地区环境执法力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1.3 环境监管手段过于单一

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是环境执法工作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地点的影响,面对多种多样的环境污染问题,单一的环境执法手段必然不能够将其全面解决,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丰富环境监管手段,提高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水平。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都是由地方政府和民间公益组织发起的,而环境污染问题所涉及的城市范围较大,且呈现分散状态,这无疑加大了环境执法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其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也发生了变化,如果地方政府无法给予环境执法部门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其执法工具落后,就会使得对企业排污问题的取证过程过于困难,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无法捕捉到有用的证据。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在部分地区环境执法工作没有被政府所重视,其内部真正的执法人员较少,导致工作人员力不从心,只能将环境执法工作形式化,减少日常的检查次数,阻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

1.4 环境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环境执法工作所涉及的环节和领域较广,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为了能够保证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人员需要在执法过程中将执与罚相结合,对企业或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这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但是目前,我国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环境执法能力较差,部分执法人员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心较弱,无法站在公众和社会的角度上对相关单位进行环境监管,在工作中出于人情或因金钱诱惑而放松执法,降低了我国整体的环境执法水平。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应变能力较差,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迅速对现状作出判断并展开处理,从而影响后续的执法效果。因此,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提高我国整体环境执法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2 优化环境执法工作的对策

2.1 完善立法

为了提升我国环境执法工作的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寻找出执法过程中的空白与困境,将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除,使我国环境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在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在发现违规排污问题后如何对企业进行处罚,但是没有追寻相关负责人,这会使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轻视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并随意排放污染物[2]。因此,在修订法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环境执法过程中违法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确定对负责人的惩处方式,并细化各项责任人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此来保障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该增强环境执法人员的工作权限,加强对违法企业的现场处罚制度,避免因处罚周期过长而出现的环境执法懈怠和企业无视环境执法处罚等问题。由于环境执法工作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问题,也存在执法理论和实际情况差异性过大等现象,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相关环境执法部门对于环境执法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具有一定的解释权,并规定其在执法过程中不需要向法院申请就可以直接对相关违法企业进行查封或冻结,以此来加大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提高我国环境执法力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使环境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才能够使违法企业对相应的处罚结果信服,并在日后按照规定对生产所得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2.2 优化管理体制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健全环境执法的管理体制,填补以往执法过程中发现的体制漏洞,使企业无空子可钻,明确企业排污问题的直接负责人并确定处罚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开展环境执法工作。首先,政府应该明确城市环境遭到破坏时党政领导干部中的主要责任人,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以此来提高我国环境执法的检查力度。其次,为了能够平衡各地区之间的环境执法力度,各地政府应以责任为基础,向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执法工作执行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工作考核的方式推动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的排污问题进行检查,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制度。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通过民众的力量对环境执法工作和企业排污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落实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并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公布环境信息。开通环保热线电话也是提高城市环境执法力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公众、环境保护部门、企业这三方共同联合,形成“三元”环境监督体系才能够顺利开展环境执法工作。

2.3 拓宽监管渠道,加强监管力度

2.3.1 强化“四个意识”

想要做好城市的环境执法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强化环境保护的“四个意识”,即数量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发生地点通常过于分散,因此工作人员应树立量化理念,分析城市中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划分来完成环境执法工作。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危害民众身心健康和影响经济体系的情况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程度划分,尽量先解决危害性较大的工作内容,利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提高环境执法的工作水平。其次,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也是重要的工作提升内容,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树立用最快的工作效率获得最佳工作效果的理念,以此来增强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性。环境保护部门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将工作的时限要求明确在工作制度当中,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信访案件或媒体曝光的案件进行走访和调查时,更要注重工作效率[3]。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做到不等、不推、不拖,为民众表达政府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态度。除此之外,环境执法的工作质量也是影响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应该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再提高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如果环境执法工作只注重效率,就会使得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完全取得证据,其对相关单位作出的裁决也不会令人信服。最后,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企业的违法排污现象要明确企业责任人并对其进行处罚。监管部门如果发现环境执法人员工作质量不高、执法过程含糊等问题,也应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2.3.2 提高环境执法能力

在强化了工作人员的“四个意识”后,就要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拓宽环境执法途径。首先,工作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果公众、机关和环境保护部门不联合起来共同治理环境,就无法对城市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及时察觉。因此,工作人员应为公众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投诉平台,强化公众在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参与感。在监督平台中,应设有公众投诉、公众评价以及执法人员现场执法的过程公示,在日后通过公众在平台中对环境执法工作发表的意见改善其工作方式。同时,平台内还应设立违法企业的处罚公示,帮助公众了解周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地方政府也应重视环境执法工作,为其增加资金投入,根据现阶段我国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为环境执法工作人员配备新型的执法工具。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通过提升污染物排放监控设备来提高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为了提升我国环境执法水平,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建立专业性较强的环境执法团队,针对城市中小型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和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并扩大环境执法的团队规模,使环境执法团队能够适配于城市的企业数量。

2.4 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要提高他们的“四个能力”,即环境管理协调能力、现场监控能力、执法装备能力和人员素质能力。环境管理协调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对企业、群众和部门进行协调,在发现企业或相关单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后,工作人员需要调查清楚环境污染的具体原因,协调好企业与环境保护部门以及群众之间的关系,在环境执法工作中体现出政策水平、法律知识以及现实可能等,使企业满意、群众满意、部门满意[4]。现场监控能力是指环境执法人员对企业的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的能力,通过现代化设备改变以往“人盯人”的监督方式,环境执法人员可以为企业安装自动监测仪,并学习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此来提高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执法装备能力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利用环境执法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执法理念,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化标准,以实现环境执法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人员素质能力是环境执法人员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它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其中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其执法过程中的专业性,根据法律知识对违法单位进行批评教育,以此来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的信服力。而政治素质则是执法人员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心,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可以提高自身对于环境执法工作的积极性,提升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性。

3 结论

环境执法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发展对本市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目前我国环境执法工作还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寻找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等方法来提高我国环境执法的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问题执法人员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袋式除尘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讨论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