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江苏农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思考

2022-11-27鲍越张成霞沈昀孙晏国王梓豪杨亚飞

现代农机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肥长三角江苏省

鲍越,张成霞,沈昀,孙晏国,王梓豪,杨亚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25300,江苏泰州)

长三角一体化为农业发展带来全新变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用符合经济和环境发展规律的绿色农业提升中国农业优势,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江苏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紧随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加快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建设步伐,向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农业方向不断迈进,针对新时代绿色农业面临的挑战,把握好发展机遇,探寻一条协同创新的农业发展之路。

1 长三角一体化对江苏农业的影响

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生产各个环节都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农业而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巨大变化。首先,一体化环境背景让江苏省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模式向以经济作物为主的模式转变,棉、油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丰富了江苏农业产业结构。其次,传统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后经济价值获得显著增长,让江苏农业经济效益获得大幅度增长。再次,随着农业技术与观念理论的更新优化,以种植业为主、种植养殖相分离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发展为种植业与养殖业并举的模式。整体而言,长三角一体化增加了江苏农业生产压力,也为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更多有益条件,对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2 江苏绿色农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

2.1 产出需求高导致的化肥滥用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与产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江苏省位处长三角经济带中,其经济活动为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成为阻碍绿色农业建设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化肥滥用致使农业污染问题显著加剧。受到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民众消费水平等经济因素影响,一些农业生产者弃农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简单粗放的生产模式被普遍应用,同时部分农业生产者为了提高农产品产出而使用过多化肥,导致化肥滥用成为普遍现象。尤其在江苏省作物复种指数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施用大量化肥来获得较高的粮食单产和收益。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江苏省化肥施用强度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部分县市化肥施用量远超国家化肥污染防治标准。同时,河网地区漫灌生产方式也导致氮肥等容易随着水体循环对周边水域、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2.2 养殖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的污染问题

农业污染波及范围广泛,对社会影响深远,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养殖废弃物更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江苏省禽畜养殖业发达,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种植、养殖难以兼营的生产模式导致畜牧业与种植业分离,这使种养结合生产模式的养殖废弃物再利用优势难以发挥出来。这一养殖废弃物再利用困难的生产形式对江苏省如今的农业生产仍然造成影响。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肉、蛋、乳等禽畜产品需求飞速上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和保障供应,部分养殖者盲目提升产量并压缩养殖空间、缩减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致使禽畜养殖硬件条件恶劣,畜禽易生病,且养殖废弃物处置装置配备不达标。如此一来,饲料残渣、排泄物、病禽畜等的处理往往不能达到生态标准,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 长三角一体化下江苏农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

3.1 改进农田耕作制度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背景下,江苏省要想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遇,遵循“十四五”战略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绿色农业生产,必须要对农田耕作使用的制度作出适应性调整。一是要形成集约化的土地利用规模,二是要通过土地利用规模的调整套用灵活的绿色循环农业体系,三是要加强发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合作用。

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便于农业的科学生产管理,同时还能在养殖、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生态乡村建设,以农业产业兴旺吸引更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反哺农业,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带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吸引并留住大批农业人才或企业家,实现乡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升级,同时有效落实生态化农村建设的思想理念,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养,促进形成乡村现代化治理新机制,协调绿色农业生产政策落实,形成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集约化、规模化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可循环、可持续生态农业生产链条的建立。通过农业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在科学规划种植生产的基础上配套作物套种和生态养殖,并搭配养殖粪污处理和秸秆收贮处理等设施。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持好土壤肥力并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相比之下,散户型或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可投入的成本有限,同时在空间条件等方面受到限制,因此不能实现集约型大规模农业生产下的增收增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所不足。减少碎片化农业生产模式更有利于生产对接市场,通过连片农地的规模经营,促进规模化的、有实力的企业培育,从而形成专业化市场订单生产、直接对接市场的模式,提高江苏农业吸引先进生产力和人才的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绿色农业发展依托于区域产业布局,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受到用地刚性限制,要想促进其农业建设,首先要解决其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的问题,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统筹农业生产格局,实现在适宜的地方生产适宜的农业产品。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天然水环境良好,同时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在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

根据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开展的区域土地规划,可以在传统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外,进一步打造滨江沿海的蔬菜生产中心,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畜牧养殖,同时,由于江苏地区多山地丘陵,也可以根据地方自然条件发展节水型的花卉产业和果业。利用地方优势条件,根据江苏省区域范围内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可以对省内生产用地进行充分合理规划,让种植业和养殖业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中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生产质量,并在出产优质产品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相配套的优势企业。依托于特色农业生产的加工、运输企业,以及依托于农业产品生产加工的研究机构,能够借由江苏省的便易条件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协调劳动力、土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从而实现产业提质升效技术深化研发的良性循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现代化绿色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3.3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区域,其一体化趋势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高度契合,在区域内部则表现为经济生产、商品流通等环节形成有机整体,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前,在生态化绿色农业生产的背景下,减少化肥使用和资源浪费,因地制宜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互促进的角度,推动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

例如,在调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饲料作物种植结构的过程中,选择需水量较少的牧草和饲料玉米种植有利于促进奶牛、肉羊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牲畜产出增长,而禽畜产品深加工转化为肉乳制品可以使农产品经济价值再次升值,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有效保障。在环境效益方面,需水少的牧草饲料种植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流程中化肥滥用和水质、土壤破坏等问题的发生,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中实现对环境破坏的有效控制。在经济效益方面,优质的农产品产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效果,而得到加工的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显著增长,与之相关联的加工、零售、运输、研究等行业企业产值亦将被带动提升,同时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亦有助于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因此,把握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律是长三角一体化下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长三角区域发展对江苏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一体化背景下,江苏绿色农业亦迎来众多机遇挑战。江苏农业的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与当今时代要求高度契合,在新时期现代化经济建设下具有非凡意义,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建立绿色农业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创新,必须将农业建设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顺应一体化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化肥长三角江苏省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中国化肥产量统计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神奇的化肥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