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机理与理论模拟”专刊序
2022-11-27尹民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支柱性的高新技术之一。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无不得益于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重大突破。发光材料就是这样一类信息功能材料,它的创新发展是推动我国显示、照明和光伏等光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许多新兴战略性交叉产业(如照明产业与农业交叉联合下有望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植物照明工厂)的支撑元素。发展与创新的核心离不开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层面(如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升对材料本身发光机理的科学理解,正如基础研究的突破是引领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手段。此外,材料发光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还可显著缩短新型发光材料从发现到应用的研发周期,降低相应的研发成本,为应对我国高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现状创造了可行性。
在此背景下,为促进发光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的交叉融合、助力新型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我们组织了“发光机理与理论模拟”这一专题的撰写,并以材料发光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专题核心进行了前沿研究报道和研究进展的专题综述。在材料发光机理的实验研究方面,梁宏斌教授聚焦了Tb3+离子在K3La(PO4)2基质中的发光和能量传递过程;朱浩淼研究员以NaAlP2O7∶Cr3+宽带近红外荧光粉光谱性能为例,讨论了Cr3+离子的荧光热猝灭机理;梁延杰教授研究了蓝光LED激发深紫外上转换发光物理机制及其在光学定位与追踪领域的应用。在材料发光机理理论研究方面,刘泉林教授和宋振副教授不仅从唯象理论层面系统总结了基质材料组分、晶体结构、局域结构和电子结构对Ce3+/Eu2+掺杂无机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也从晶体场理论出发详细推导了正多面体中单d电子的晶体场劈裂;Mikhail Brik教授以数据挖掘为手段给出了八面体配合物中Ni2+离子自旋禁戒跃迁能与电子云膨胀效应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宁利新教授选取(K/Rb)2CaPO4F∶Eu2+荧光材料,示范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Eu2+离子格位占据分析和光学光谱指认方面的支撑作用;禹德朝教授关注了稀土发光材料中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的研究,总结了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该研究上的应用;贾永超博士以位形坐标模型为理论依据,综述了Eu2+激活荧光粉的局部配位环境、结构刚性、声子频率等多个方面对发射峰宽的影响;吕天帅博士介绍了基于Pieter Dorenbos教授构建的真空标度能级图来设计长余辉发光与光存储材料的策略;楼碧波博士也回顾了我的研究小组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解Bi3+掺杂发光材料发光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材料发光机理实验和理论结合研究方面,武莉教授较系统地梳理了点缺陷与样品发光性能之间的内在耦合机制和调控方式,提出了实验分析表征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材料发光性能优化与改善的策略。上述学术成果展现了发光机理与理论模拟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希望学术思想的传播能够触发各位读者朋友的灵感,促进相关学科的交流以及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
感谢各位同仁在发光机理与理论模拟研究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的原创性研究更加出彩、更好地走向世界,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专刊撰写和组织如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最后,希望借由本专刊展示我国在发光机理与理论模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提升《发光学报》期刊的影响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分享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