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中国需要重视“从无到0”

2022-11-27曹晓阳彭现科张科李莉孙思源李静

科技中国 2022年9期
关键词:领先者无人区科技

曹晓阳,彭现科,张科,李莉,孙思源,李静

(1.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没有哪个国家靠跟踪模仿实现强大。作为后发国,在现有领先国家掌控的技术体系、价值体系内,在现有技术轨道的延长线上,很难形成竞争优势,难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价值链的有利位置。同时,由于思维固化和路径依赖,长期跟踪下形成的思想理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也会把国家发展牢牢禁锢在跟随的轨道上。要实现从跟踪到领先,迫切需要打破跟踪者思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大国竞争日益加剧,新一轮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大幕正在开启。中国也完成了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正处在由大变强、由跟踪到领先的历史关头,迫切需要清醒认识长期跟踪下中国社会的思维固化,逐步改变跟踪者思维。就此,在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的支持下,笔者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从“重视‘从无到0’,跳出跟踪者思维”这一重大命题,提出一点认识和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不重视‘从无到0’,跳不出跟踪者思维”,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战略命题,亟须转变

当前,社会上下都在强调“从0到1”,这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0”是明确的;而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时候是找不到问题(创新)起点“0”,即“0”是不明确的。长期以来,中国科技都处于跟踪状态,问题已经被领先者指出,一直沿着领先者的方向跟跑,不仅丧失了寻找和定义新问题的能力,而且缺乏找问题的意识,这是典型的跟踪者思维。当前我国科技正从跟跑向领跑跨越,如果不重视“从无到0”,就跳不出跟踪者思维,中国科研就会被禁锢在跟随的道路上,中国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领先者,未来影响人类的重大科学突破和技术发明将仍难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这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战略命题,也是一场伟大斗争。

二、重视“从无到0”,推动从跟踪到引领,需要一场思维革命

我国现代科技起步比西方晚得多,向领先者学习是发展的必经阶段,跟着领先者减少了试错的成本和时间,使中国科技快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是,长期跟跑下社会对科技创新形成的习以为常的价值导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制约了中国科技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桎梏。要成为领先者,迫切需要一场思维革命。

一是需要转变“科技攻关”的思维。“科技攻关”是我国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底层思维和价值导向,激励了几代科研工作者。开展攻关的前提是其存在性已被证明,若是领先者面对的无人区挑战性、探索性、不确定性前沿科技,本就不适用“科技攻关”的思维。同时,“科技攻关”确保成功的导向也把科研工作锁死在确定的轨道上,束缚了科研人员的思想和手脚,制约了科研人员去探索无人区,阻碍了中国科技找“0”。

二是需要转变“征集”需求的思维。对科学研究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明确需求、提出问题”。它是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反复迭代。征集需求的思维没有把“明确需求、提出问题”当做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而是简单化为一个动作,专家开个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迭代下就定了。这种把提问和研究工作割裂的做法,一方面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让“从无到0”找问题的工作在科研体系中得不到支持。

三是需要转变“技术—项目”(从左到右)的思维。当前,前沿科技项目立项思路是“发现、遴选出好技术,再设立项目给予支持”(即“技术—项目”),这是典型的跟踪者思维。环顾世界,最领先的前沿科技不是先有科技再设项目,而是为了某种需求,开展某些工作催生了相关科学技术,并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科技推向前进。当前,“技术—项目”的思维和管理方式盛行,变相地挤压了那些真正潜心钻研、寻找创新起点的科研人员的生存空间。

四是需要打破简单的“全链条设计”的思维。当前,科技计划强调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设计,这可能适合确定性的科技创新。但是,对于无人区高度不确定性的引领型科技创新,这种方式一方面人为搭建了温室大棚,不利于市场选择和竞争淘汰机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国家科技项目支持链条过长,就会被某些技术路线绑定,丧失挖掘更广大前沿技术方向的能力。

三、重视“从无到0”,推动从跟踪到引领,需要一场管理变革

我国科研管理变革的步伐从未停歇,顺应时代发展和各时期国家战略的需求,为我国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跟踪状态形成的科研管理体系,难以适应无人区科技竞争的需要,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要成为领先者,迫切需要一场管理变革。

一是要变革“规划—指南—项目”的管理方式。引领发展意味着要进入无人区探索未知。无人区科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通过规划、指南预设研究内容不符合无人区的实际,必然会导致资助的研究方向与前沿科技领域的快速变化出现脱节。同时,“规划—指南—项目”基于确定性的管理方式,也树起了一堵无形的藩篱,排斥那些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科研,迫使广大科研人员无法潜心做“从无到0”、开创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二是要提倡“从右到左”的项目生成方式。作为领先者要摒弃“技术—项目”的思维,着眼于国家导向和科学目标,形成“问题(需求)—思想—人才—项目(群)”的“从右到左”项目生成路径。把“明确需求,提出问题”作为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并提供相应平台、配置相关资源,支持“从无到0”找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方式的核心是寻找问题或创新的起点“0”,是找“好问题、好思想”,而不仅仅是关注基础科研的突破。

三是要形成以快速试错为导向的实施思路。由于无人区科研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引领未来的科技既不能通过专家遴选出来,也不能通过“科技攻关”做出来,是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快速试错,逐步收敛出来。因此,针对无人区引领性的科研项目,要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倡导科学地试错,以较低的成本排除不可行的路线,通过短期快速失败(试错)来实现长远的胜利。

四是要构建打破成败之墙的评价方式。要开展引领性创新,需要建立与试错适配的评价方式。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面向未来,应强调长板效应,鼓励突破认识和能力边界,要以长板评审的思路,选择优秀团队(项目)进行支持。另一方面,评价要勇于打破成败之墙,强调试错就是探索未知的有效手段,与成功同等重要,扭转对失败的负面认识。同时,对前沿探索项目建立针对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和提倡勇于探索、敢于试错、敢于挑战不可能的精神。

四、重视“从无到0”,推动从跟踪到引领,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从跟踪到引领是关乎国运的战略转型,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需要拨开常识的困扰,冲破利益的羁绊,击碎思维的桎梏。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从跟踪到引领是长期的过程,两种思维和管理机制将长期并存。推动“从无到0”,实现从跟踪到引领转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一是“转观念扩思路”思想先行。亟须建立“从无到0”寻找问题起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树立领先者的观念,打破在跟踪状态下形成的思维固化。

二是“聚焦点建特区”试点推进。初期收缩边界,在现有管理体系下开辟特区试点推进。特区运行要打破利益固化、思想固化和价值网络固化。

三是“进一步退半步”迭代向前。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开小口挖深井”,把工作做实、问题摸透。另一方面要探索前进,走一步不行,就退半步实时总结经验,再迈步迭代前行。

猜你喜欢

领先者无人区科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已确立全球创新领先者地位
科技助我来看云
追随者的智慧
科技在线
领先者勇追随者智
欲先人之前,必先于人之后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无人区
溯溪:溯源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