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2022-11-27潘虹
文/潘虹
(达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各国的金融形势都较为紧张。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需加强对信贷质量的控制,并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完善风险监管。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方能从基础之处保证信贷业务的稳定发展。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目前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商业银行都缺少完善的风险管理,并且内控体系的建设也缺乏一定的全面性。若是商业银行忽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则容易步入误区,影响到银行的营业与发展。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明确商业银行发展的长期目标,并在经营过程中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融合,进而降低经营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干扰。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银行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够消耗最低的成本将风险带来的损害减少至最低。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从风险识别递进到风险衡量直至最后的风险控制环节上,在风险管理的整个程序当中都需要控制进行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不同在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时需强调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而风险管理在建立时所设定的管理目标需要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的基础概念可以从《韦伯词典》中找到,在其中内部控制是指能够通过有关措施或手段的控制,从而降低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直至事件的危害程度达到无害的水平。对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内涵解读可从该条定义出发,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理解为一种进行支配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行为的目标,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相关定义都需按照实际目标进行。20世纪90年代期间,我国监管机构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内部控制对自身进行约束从而实现经营目标,因此,在该时期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外界强制规定涉入。内部控制理念一直发展至今,已经转变成为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的主要活动。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科学管理工作而言,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够保证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保证有效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较高的货币经营风险,所以内部控制对商业银行的意义重大。首先,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提高会计审核的精确性,这样才可有效防控潜在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内部控制还可帮助商业银行消除不对称的经营信息影响,通过精准的会计信息保证利益相关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借助专项技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强化风险管理,保证经营发展的稳定性。最后,商业银行若是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则可以获取长期的利润回报并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取得长期利润,同时每季度的财务管理报告及报表都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并对市场风险保持一定的警惕意识,有力地保障了商业银行运行的安全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弊端和缺陷
(一)内控效果没有提高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时候,虽然积极参考国际上先进的办法与措施,也引进了各类相关控制与管理操作,但实际开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最终的效果并未得到有效提高。这主要源于银行负责人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负责人而言,在岗在职时认为自己只需要完成权限内的相关义务即可,负责人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不重要,只要保证在自身权责范围内不出现差错,因此负责人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在检查时局限于形式并未深入到实际措施的落实情况,导致银行真正的内部管理效果混乱,并不利于银行的未来发展。
(二)忽视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还未意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时候,相关设置并未达到行业现行标准,导致相关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对客户、部门或产品的价值进行评定。商业银行若是缺少完整的定价系统,对于内部资金的转移与核算的工作将有所局限,从而影响到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行。其次,由于银行忽视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在客户申请贷款银行进行审核时,不能全方位地对客户信息进行详细划分与评定,严重时还会影响到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评估准确度。若是评估出现错误,则会影响到银行对市场份额的占有情况,当评估失败时,银行无法收回贷款,甚至会出现不良贷款等情况,从而拖垮银行。
(三)信用评价不够全面
在商业银行内部,若是对价值对象的信用评价不够全面,则会阻碍内部控制的完善。在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若是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技术支撑,与行业技术指标相差甚远,导致自身缺乏准确全面的价值对象信息,因此无法在商业银行运行时有效落实风险管理。其次,商业银行在发展时应当形成能够生产信息的中介,从而拥有更加详细的客户信贷记录及相关信息。但是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未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使得自身优势无法有效提高,甚至无法合理运用客户的信息与资源,使相关业务办理停滞不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内部缺少信用评级等相关工作的设置,并且相关评判技术不够先进,尚未运用模型化的客户信息定量处理方式,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开展。
(四)内控机制过于薄弱
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内部控制机制还过于薄弱,同时由于内部控制机制长时间不健全,商业银行无法自发抵御外部性金融风险,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其次,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抵御外部金融风险,往往会选择依赖其他行业的方法开展相关的监管活动,从而忽视了自身风险防控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过于薄弱,在发展时则缺乏稳定的立足点并不利于后续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综合考虑,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不断改进,从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控框架。
四、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方法
(一)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内部环境
银行内部的环境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若是能够改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意识,则可有效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因此商业银行可先从内部环境的完善开展内控体系的建设。首先,企业文化能够影响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只有得到每位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力量。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财政部门性质,但商业银行仍具有企业的特征仍可被看作企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风险控制管理的认知与认同,从而让员工形成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观念,更好地配合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发挥出真正的效益。
(二)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能够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拓展与丰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活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内部控制属于组织制定的相关方法与措施,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同时希望通过内部控制更好地实现目标,推动各项政策在银行体系内的贯彻与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设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风险事项识别体系,从而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其次,银行还应选择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在面对各类风险的时候,争取做到对风险带来的影响进行精准预估与判断,进而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至最小。最后,商业银行还应提供有效的多元化风险度量体系,对银行各层级的内部控制进行整合,从而能够形成上下层级相互制约与平行的完整内控体系。
(三)进行动态柔性的内部控制管理
商业银行还需要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岗在职期间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对一些限制性极高的规定进行更改与完善,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约束机制时,以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基础,制定出具有柔性及调动力的规定,从而使员工能够在内部控制中得到发挥自由价值的空间,在工作时也能展现出主观能动性与灵活性。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保障相关制约制度与公司及工作人员的利益为核心,并通过培训活动提高在职员工对内部控制文化及相关制度的了解与认同,开展员工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才能够让银行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机制,并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价值。
(四)构建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具有及时收集与交换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则需构建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保证银行内部与外部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确保收集的信息具有有效性与真实性。故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协同相关的硬件与软件设备,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在行业范围内的信息流通网络构建工作,保证行业中有效信息能够及时共享。并在提高信息流通速度的同时,还应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扭曲,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只有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才可提高商业银行内部的安全性,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效。
(五)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能够确保内部控制机制正常运行,因此商业银行需发挥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作用,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健全与完善。首先,商业银行应给予内审部门一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这样才可凸显内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的重要地位,保证各项内审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为后续进行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在接受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与监督时,及时根据审计机构提出的内控建议进行改进与完善。同时建立完善的举报监督机制,若是员工举报内部控制机制存在某些隐蔽隐患,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与惩戒,从而提高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监督的积极性。最后,商业银行还应该不断完善内控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漏洞与缺陷,提高对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发挥出实效。
五、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步骤
(一)建立风险评级内控的准备
要想保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还需加强对风险应对措施的评估与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商业银行的股权模式能在国有控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较为薄弱,同时受到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使得内控机制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因此还应对商业银行经营者的管理观念进行革新,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技术设备的投资,并通过合理的用人机制,进一步为内部控制的构建做好准备。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实现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由于商业银行受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在运营时不仅需要把握发展机遇,更需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对外部环境及区域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隐藏风险或是漏洞,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时,需对银行运营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其次,商业银行还应设立合理的指标,从而构建完善的业务风险评估机制。在选取指标时,需要对业务进行综合考虑,保证选取的指标具有科学性与代表性,从而确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全面与合理,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提供有效指导。最后,商业银行还应根据风险评级的不同进行内部控制,并对关键的控制点开展不间断的风险评估活动,以风险作为导向确保内控评估顺利实施,从而完善内控机制的构建。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具有重要作用,而商业银行要想完成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还需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内部环境,才能促进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银行内部顺利开展。其次,还需通过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活动、动态柔性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落实。最后,还应借助信息流通途径及内控监督评价,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效果。而商业银行在构建内控体系时,可通过风险评级等活动为内控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并落实风险管理各项内容,从而帮助内部控制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