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
2022-11-27孙晓光
孙晓光
(平原县第一中学 山东德州 253100)
美术欣赏课程是高中阶段课程学习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凭借其特殊内内容,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开展,高中教育逐渐步入素质教育时代,而美术欣赏课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之中,充分激发班级学生对于美术文化的求知欲望,同时借助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对于文化的传承。当前阶段美术学科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为此,当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尝试将传统艺术与美术欣赏课程逐步融合,以保证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优化整个课堂教学体系。
一、高中美术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分析
在当代社会中,唯有将传统文化真正发扬才能够使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结晶能够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可以得知,木版年画、服饰刺绣、葫芦雕刻等等都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能够将其与高中美术欣赏课程进行整合,不仅能够将原本的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也能够让美术课堂不再单一,进而从整体上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员对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而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也是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需求。而传统美术教学中忽视了美术教育,导致学生对审美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和理解。我国是仅存的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先贤所创作的诸多优秀美术作品有所保存,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并且其在所属地区的群众底蕴也极为深重。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渗透,能够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再次发挥出其魅力。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新课改之中明确指出,艺术学习并非只是一门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应当看作一种文化内容的学习。通过分析教材文本可以得知,高中美术欣赏类型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同时,要想真正发挥高中美术作用,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演变历程,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吸收、利用传统文化内容,以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善的美术学科素养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学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向往,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传统文化艺术内涵。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并非将所有外来文化排斥到课堂之外,也并非将传统文化直接搬入到课堂上,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立足于世界的角度上,吸收各个国家的文化,进而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延续,进而实现现代美术教育的继承和发展。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需要以渗透文化教育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尝试将现代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与传统文化理念的渗透整合,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传统艺术中蕴含的宝贵文化和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知识鉴赏能力。
三、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分析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渗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当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许多学生由于其他课程学习压力的存在,能够投入到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和精力较少,更无法自主挖掘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在课堂导入环节将传统文化内容引入其中,借助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的多样化的内在元素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美术欣赏课程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意识到传统艺术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渗透并非单一的知识讲解就能够实现,其需要教师立足于实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把握课堂教学时机。
例如,当美术教师带领班级学生讲解有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知识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首先向班级学生展示一些我国著名建筑,并逐一向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这样学生可以快速了解我国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同时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选取当地富有特点的建筑进行讲解,带领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通过这样灵活且具有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形式的设计,班级学生能够轻松跟随美术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态度也会得到改观。
(二)在作品欣赏环节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性
在我国美术体系之中,不仅有着诸多现代化美术作品,在民间也有着诸多宝贵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其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民间美术,是由于其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审美理念以及民间风俗习惯,其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域的特色文化底蕴,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继承的宝贵传统文化财富。民间美术之中有着丰富的艺术内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以及审美情怀。
以“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为例,在教材内容讲解之前教师需要选择优秀美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如何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作品鉴赏。为此,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方式。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美术作品的基本类型,即绘画、设计、建筑、摄影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材料、题材、内容、功能等进行深入分析。在不断引导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民间美术之中。我国民间美术之中,作品中的线条、结构等方面与其他民族的美术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如皮影戏、剪纸等。此外,中国民间美术还特别注重其内部寓意以及特征,以剪纸之中的“年年有余”为例,其将鱼和莲花进行剪裁,寓意生活的无限美好。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以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使学生形成具备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美术学习体验
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仅限于课堂,要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体系之中,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活动,强化学生课程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体验过程中深入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并从中获取美术知识。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需要建立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并且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整合,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影响教学目标实现。
以《传统工艺品景泰蓝》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不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剖析景泰蓝作品的起源以及大致的发展历程,在学生对景泰蓝作品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景泰蓝的制作工坊进行参观,以近距离体会景泰蓝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尝试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自体会到景泰蓝制作的乐趣,强化学生美术学习体验。相比于单一的课内知识讲解,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了解更多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美术作品,进而对美术文化艺术作品产生欣赏心理,并在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体验之后,对传统文化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四)在剖析美术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从某种角度进行分析,现代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精神依托,而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等内容值得人们深入挖掘、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立体,也能够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美术教材内容却未能得到有效运用,基于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立足于实处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并尝试找到其与教材文本有着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内容。如,高中教材中涉及山水画、木器等,而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是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切入点,也是高中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但是,高中美术教师要想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组织美术教学活动并非简单的知识讲解就能够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找到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关联点,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中国绘画欣赏》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先借助互联网进行资料查找,寻找与教材内容相似的关联点,并在课上让学生进行学习、观看,使学生能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除此之外,教材文本中的古代壁画、人物画等与传统文化内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教师可以先讲解古代绘画作品的起源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并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绘画方式、技巧等,通过互联网的合理运用,将各种美术作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细节、特征。为了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作品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进行绘画作品分析时搭配相应的音乐,以从听觉上刺激学生,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五)在优化教学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得知,其不仅内容丰富,并且不同传统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渗透时,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习不同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民间艺术》课程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群众基础的传统民间艺术,即剪纸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等历程进行讲解,为学生展示出多种多样的剪纸主题,如花卉、历史故事、风景等,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用途。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往往通过剪纸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达自身情感,在学生充分了解剪纸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先讲解剪纸与其他传统艺术的不同点,再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创作,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之后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明确美术作品价值,帮助学生找到美术学习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其中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
(六)在融合文化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突出传统艺术特色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变得密切起来,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项价值理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果无法及时改正对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理解,甚至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此,教师应当将教材文本中的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价值理念,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突出传统艺术特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艺术整合,借助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使中国艺术能够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图案作为艺术分析切入口,并阐述图案构造的灵感。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指出:“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们所使用的火炬上有着祥云图案,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祥云属于极具内涵的图案之一,在人们认知之中,祥云代表着好运,代表着美好,人们在看到祥云之后也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有着特殊的文化底蕴和魅力。”通过对现代作品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剖析,可以使学生阐释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对艺术鉴赏作品进行剖析,通过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在现代艺术作品中感知传统艺术的美感。与此同时,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拓展学生知识面,找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异同点,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结语
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将民间艺术引入到课堂上,对于我国宝贵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艺术的渗透需要结合当地特征,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重点剖析,将传统文化与各个部分进行整合,使学生逐步形成传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