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评论五个节点探析
2022-11-27周星,马立
周 星,马 立
(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影评投射艺术批评的要素认知
电影评论是电影生存价值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也是透视电影社会意义的一个窗口。在后疫情时代,审视影评这一特殊文艺形态的演变,可为认识电影和时代的关系、观察艺术理论和电影评论的时代走向提供新的角度与启发,对于影评的价值认定也会有新的认识。事实上,影评的嬗变更强烈地体现出了艺术批评的价值观、艺术观念与时代进步发展之间构成的密切关系。从本质上看,艺术批评必须有艺术理论来支撑。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艺术批评观,以及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等,都对中国艺术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影评首先要回到对艺术批评的学理性认识。
众所周知,艺术批评作为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支撑之一,有其重要的学理性价值。对一个学科而言,必须有所谓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三者鼎足才能成立。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两者时常相互包容、交叠存在,即当艺术评论的理论色彩较强时,常被归入艺术批评的范畴;而针对特定对象进行具有指向性、具体分析时,则评论属性更为凸显。由此,艺术批评和艺术评论之间时常构成一种交叠同构的关系。电影评论与电影批评同样具有类似特点且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包容性。
作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学科,艺术批评需要理论思维、建立理论基础,还要针对比较具体的对象、现象、潮流等进行分析批评。我们不用引述中外大家关于艺术批评的各种论说,从学理上来看,艺术评论/艺术批评的核心在于三者聚合而侧重兼容。首先是艺术评论或者电影评论要有“辩理”,即辨析艺术对象好坏与逻辑学理如何;其次是要“鉴赏”,即阐释作品的优势特点和内涵意义,这就是要尊重创作作品的情感思维的价值和意义。犹如狄德罗在《画论》中所说,“你永远不可能使我相信我的心灵震颤、肺腑激动竟是毫无道理的”[1]。最后是不能少“批评”,即指出艺术对象的缺点、不足,提出应当如何完善的建议等。由此,无论是艺术评论还是艺术批评都具有针对具体对象的理论论说性质,而这事实上就和艺术理论形成明显的界限。艺术理论是利用一种艺术的根本性理论框架对艺术整体或者具体的艺术进行理论阐释,从而确立它的基础、范畴和逻辑所在。在这里,我们不断地在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之间穿梭,也是试图说明作为三足鼎立的“艺术批评”需兼顾批评的针对性和理论性。具体而言:
1.“辩理”
艺术批评有具体的辩理性。有研究者曾指出中国古人擅长于郭象所谓的“辩名析理”[2],也就是对艺术批评的对象而言,艺术批评者应首先辨析艺术创作的作品,从剧作到完整作品的呈现以及它存在的逻辑是否合理。在此过程中,理论自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评论将艺术学理论或者相关的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到对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说中,认定其得失、好坏,判断创作者通过作品所构建出的体系是否具有合理的逻辑性。因此,艺术批评或者艺术评论要呈现理论的色彩,理性地对创作作品进行辨析。无论这种辨析是以比较学理化的方式呈现而形成艺术批评,还是以情感性较强的文字进行艺术评论。总之,它强调的是理论对于艺术批评对象的一种逻辑性的剖析。辨析性实际上考量的是批评者的理论深度、掌握理论武器的能力,以及他对艺术作品的理性认识和学理性输出之间关系的把握。评论和批评大同小异,具体差异就在于批评虽同样针对具体作品,但探入其间深思的目光是带有理论色彩的,批评者对于作品形象思维的辨析能够用一种理论来解锁,以一种认知模式加以解读。换言之,好的理论批评者应该是能理解作品而超越作品,关键在于具备怎样的理论素养、掌握怎样的理论武器、如何看待一个作品所关涉的理论框架和解读模式,以及潜在于背后的世界观。
2.鉴赏
艺术批评必须有其鉴赏性及阐释性。许多人误解了艺术批评,以为艺术批评就是对作品的批判,这样的理解当然十分可笑。从本质上来说,一件作品创作出来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成品。批评者或评论者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即在掌握艺术理论学理的基础上阐释和鉴赏作品的优势、特点。如果缺乏这个前提就是对艺术作品不够尊重,那么,在此之后延伸的艺术分析和品鉴就难以成立。这就是我们对一些作品分析文字佶屈聱牙感到痛恨的原因:蛮好的创作在莫名所以的理论盖压下索然无味。若对作品不抱有尊重何来鉴赏?没有鉴赏如何来评析?没有评析又怎么进行批评?鉴赏包括中性的鉴别和赏识,也包括喜爱的赏识和高下判定。回到艺术评论的基点上,当然有对作品好坏得失的评判,但开始的前提应该是把艺术作品视为一个完整体,“无论我们赋予艺术多么崇高的地位,都很难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艺术永远都是以作品形式存在的,具体可感的作品的存在,才意味着艺术的存在”[3]。毕竟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无论其好坏,都是创作者试图按照艺术规律造就的一个自得其乐的整体。如何理解、分析和鉴赏是批评者首先要具备的一种素养。批评不是一种无来由的、无理解能力的一种“大棒子”式的批判。任何艺术作品一定会有它自身的一些长处,它以艺术形象来表现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产生对生活的透视。艺术评论首先要认识到评价对象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寻找它的优点进行鉴赏评析,这样才能使人们领会批评者对于这个作品的理解,并且是细细审读基础上的尊重。所以我们有理由要求批评者尊重作品,而后提出对艺术作品得失所在的鉴定。同时批评者要尊重自己对于作品的批评,因为他不是站在不理解艺术的角度,而是用一种晦涩的理论来横扫作品。再次强调鉴赏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品鉴作品、赏析作品,这个时候批评者自身的阅历、理论修养和对艺术的见地才能够从中显现,使人们发现其中的优长和内在的魅力,才可能对艺术作品的缺憾以及细微之处的得失进行公正的评判。
3.批评
即指出不足与缺点,提出应当如何完善的建议。艺术评论或艺术批评在作品辨析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赏鉴,也必然需要对其进行批评。这里的“批评”就是一种对于作品针对性的开方下药。没有绝对完善的创作,创作者对自己创作的认知也会存在误区与盲点,一个作品的完满度实际上还需要接受读者或者社会的检验。从本质上来说,艺术作品是依据创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认知而进行的艺术构思。这难免会显现出创作者在价值观和审美理想上的长短处,然而这些价值观、理想和社会生活的吻合度,以及在艺术表现上的偏差,都需要有第三方——也就是除创作者、欣赏者之外的批评者来进行论证。前述对一个作品的理论观照,好比用理论对整个作品进行衡量、鉴赏,对大众而言,他们阅读批评更多的是感受批评者对作品的点亮,说出其出彩之处。此时的“批评”是站在一个独立的角度,对于一个创作者钟爱的作品,他所折射的思想内涵、他的价值观念的得失、艺术表现好坏的评判,以及更多地站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来考量、分析这个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照度。重要的其实还在于,批评是对于作品好的价值和意义的升华,对不足提出自己分析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对于将来的创作,或者对这个作品如何做得更好给予一些批评和建议,这些建设性意见的提出也是批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中国影评呈现的五个阶段梳理
第一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影评直面交战对峙,推动进步电影发展,促使人们关注进步倾向。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的电影影评更多是一种政策性的影评和支配性的影评。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影评是艺术的影评和大众影评的相互交织。
第四个阶段:新世纪的影评进入商业市场、艺术评判和政策交织的一个新阶段。
第五个阶段:网络时代的影评使专业影评和互联网粉丝及其民间网络影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影评工作同步于对创作领域的介入,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将影评视为重要工具并开展进步工作。影评的价值观和党的核心思想之间的密切关联,也折射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语境和政治思想的变化。中国的电影影评也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特点,具体展开也许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其中轨迹变迁的丰富性。思考中国影评发展需要关注几个重要节点:中国电影呈现为何种形态?影评又是如何表现的?以及不同阶段的影评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个阶段无疑是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随着电影艺术影响力的凸显,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意识到电影在都市之中以及更广泛的大众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于是,中国电影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30—40年代第一次日趋紧密。30年代初,“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此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以进步人士的身份进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导演等工作,从事电影创作。这一时期,进步的电影人开始以影评的方式在纸质媒体上对电影创作进行评价分析,提倡表现现实生活的电影。最为典型的聚焦是有关中国电影的“软硬之争”,双方文字影评的激烈论争,多番交替,在当时激起巨大的社会反响。30年代的影评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对旧的电影形态,对以影像维护统治者、维护旧时代的一种反抗,同时他们也对那些反对将电影作为批判现实的工具,狡辩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等说辞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进步人士的电影影评给予时代以极大的促进,他们不仅引导了中国电影创作的航向,而且给予大众积极、正确的观影导向,进而使得电影成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进步人士进行斗争的有力对象。这一时期影评的价值在于进一步向大众推介、弘扬了现实主义,传递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电影的理解——电影能够表现和揭示现实,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和商业存在,也不是艺术单一性发展的对象。这是中国电影影评及中国电影针对创作对象、针对不同观念的人们、针对创作的走向一直行之有效的价值观的呈现,促成了中国电影高潮之中的重要作品的体现。30年代影评的价值空前凸显,这既是纸质媒体时代舆论依托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视电影和借助文学形态来施展评论魅力的体现,这一传统和经验延续至今。
一种好的瞳孔定位算法不但要能够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还要有较快的定位速度[6-7]。
在鉴赏、辨析和批评的三个维度上,这一时期都交织实现,影评的价值和影评的社会意义,以及党对于影评工作价值观的指导都得到了实现,也使影评在介入电影创作、引导大众认知和电影创作倾向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电影发展和影评呈现。中国影评的第二次变化是新中国建立的前17年或者说前20余年的评论,这一阶段显然不同于前一时期。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武训传》的批判,以及随后政治意图对评论界的影响,影评逐渐成为一种政策的演绎,一种政治话语对创作支配性的评判。伴随其中的反映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开始自上而下地引导来显现其价值。这一时期电影评论的独特形态,是一种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评论和政策的演绎,从某种程度来说,批评的单一性和政策的宏阔性使得多样化的艺术评论在此时不太容易形成自身的独立发展。《电影的锣鼓》的作者、著名影评人钟惦棐正是由此受到批判。这时的评论往往与创作相互印证,意在强调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因此也导致电影评论的单一化,而形成一种政策性的影评和支配性的影评。但钟惦棐等人对于影评艺术把握的独特性,说明了影评和文艺评论的时代政治性不可忽视,但此时人们对于艺术评论的认识还相对狭隘。
第三次评论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持续二三十年的开放视野中,这一阶段专业评论的精细化、独立性和群众影评的丰盛、发展,以及艺术评论自身的升级换代,构成了与这一时期电影创作发展相匹配的多样状态。中国电影评论协会成立于1981年,上海电影评论协会成立于1986年。前者的领军人物包括罗艺军,后者的领军人物包括梅朵。前一个时期出现了因为“电影的锣鼓”而被打成右派的钟惦棐,他对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影响深远,而罗艺军的独立不倚也同样受到尊敬。这一时期群众影评的热情高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群众自发形成的影评组织,群众对电影的热情和电影创作一样充满激情,特别是吴天明的《人生》对于始乱终弃的“陈世美”的激烈讨论,郑洞天的《邻居》对知识分子境况的关注,都在此时引发极大关注。此外,包括1985年第四代导演黄健中的《良家妇女》“我随你”、张暖忻的《沙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振奋之情等,在当时引起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以至于也产生出一些对峙性的意见。于是,影评开始混杂了各种对人物的判断、时代前行和政策观念的辩驳。这些大众影评无论是在上海、北京还是多地,都构成了观众与电影的一种趣味和一种新的介入方式。而艺术评论的场域也更加多元化,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对金鸡奖电影(《野山》和《红高粱》)的评价等都在这一时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电影影评也开始表现出扩大化、艺术化以及宽容化的发展趋向。
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的发展和中国电影影评的正向发展相互促进。在鉴赏、辨析和批评的三个维度上,这一时期也有很好的交织。不仅专业机构、专业媒介对电影高度关注,大众影评人的兴起以及各种社会影评的涌现也与专业影评共同构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使影评和整个中国电影的兴旺发展相互烘托。
第四个阶段是新世纪的电影评论。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电影已经告别了计划经济年代的运作方式,在市场改革中,整个电影的生产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从20世纪末电影陷入低谷,酝酿着市场化改革的发生,到进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要遵循一定的市场化规律,接纳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在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轨道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电影的关注更多地聚焦到电影和市场、社会,以及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上。例如,对于《英雄》以及各种大片的评论成为这一时期的焦点,由于外国电影的进入,兴起于80年代的外国电影评论介绍在此时也较为突显。此外,这一阶段的电影评论更为错综复杂,由于电影开始注重票房,票房数据也自然成为专业评论的考量因素。于是,影评开始呈现出某种倾向,即,在注意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或多或少对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的认知有所忽略。一方面就专业媒介的影评而言,对20世纪的主旋律电影和多样化之间关系的认知依然占主导地位,意识形态对电影思想倾向的影响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于电影多样化的认知,又使得主流影评不再像以前那么受关注,主流影评对于大众的引导作用也在渐次地降低。与此同时,虽然电影越来越得到艺术理论研究者和批评者的关注,专业期刊上的影评和主流刊物、专业电影报章上的影评开始更多地发展起来。但诸多电影刊物只是对电影内容的介绍性评论,纸质媒体也更多地关注电影照片、宣传片等视觉化的电影信息。视觉文化对于大众的吸引力使得一些重要的电影刊物开始以视觉呈现和影片宣传为主,专业化影评逐渐失落。
在这个阶段影评所涉及的鉴赏、辨析和批评三个维度上,电影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鉴赏,更多地呈现为内容介绍。而大片的批评强化,也表现出一些批评者在辨析时对时代发展的宽容度不足。主流形态的电影评论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一个时代的变革逐渐产生。
第五个阶段是在前述的基础上,聚焦网络评论的新生,构成对纸质媒体和主流媒体评论的全面影响。网络影评对影像创作的支配性越来越不可忽视,乃至于主流形态的影评协会都要求人们去学习和关注网络影评,更多地介入网络影评。这一变化的标志性是评论家开始介入网络评论场。其中既有主流评论界积极开拓网络领域扩大影响,又有包括“毒舌”影评等网络评论组织和主流影评组织相结合,形成新形态的专业影评。此外,由受众与粉丝自发组成的网络传播和评论组织也成为网络时代不可忽视的对象。网络时代的影评使得专业影评和互联网粉丝及其民间网络影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伴随纸质媒体影响减弱,网络媒体崛起,网络影评进入民间并成为影响年轻观众的主要阵地,同时粉丝和饭圈等新奇现象也层出不穷,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传统影评的生态。
在鉴赏、辨析和批评的三个维度上,分众鉴赏、差异性的辨析和批评的众说纷纭十分明显。
三、当下影评的现状与发展认识
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电影越来越开放、新主流电影随之成为人们观赏的主体对象。中国共产党引导着人们以价值观的坚守为基础,以宽容的方式将各式各样的电影纳入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群落之中,由此我们的影评也应当与之相匹配,更好地阐释、分析和评判电影,使得中国电影能够在第四次高潮中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影评助力创作,让中国的新主流电影更好地成为具有人民性的艺术对象。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中国影评发展的认知也要有新的思考。
首先,评论要坚持以人民为主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持党的领导,以此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创造艺术高峰,以艺术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发挥重要导向功能的影评就不可缺席。评论应当透过多样复杂的影像表现,看到电影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呼应,看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和艺术多样化表现之间的微妙关系。影评要对电影创作的主导倾向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引导创作呈现为人民所期望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电影。影评要鼓励创作者在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丰富对人性、艺术性的表现,鼓励健康向善的创作追求。因此在关键时刻,影评要对复杂创作中积极、正向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些不良倾向给予直率的批评,凡是有利于满足人美好愿望的走向都要不吝言辞的肯定和赞许。我们既要肯定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中对革命历史的表现,对革命先辈们为争取美好生活的“乌特拉”——即黎明,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价值和艺术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但又不能偏废,同样应当对《你好,李焕英》这样符合当下社会大众心理需要,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接受,实现对母亲的愧疚心理的补偿认知的影片给予赞许。评论者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低为电影小品,还应看到大众需求的合理性,并通过影评的恰当解释呼应人心。同时,对于《少年的你》这样揭示校园霸凌事件具有社会深度的独特表现,评论者应看到其背后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其本质上是对美好人性的鼓励,从而对影片之中陈念和小北的心心相印、相互依托、相互鼓励的美好精神给予更好的分析与评价。
其次,评论对于新主流电影的范畴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新主流电影中包容多样且复杂的电影创作,这是基于时代需要而造就的现象,给予正确而辩证的认知和积极的引导是评价此类影片的出发点。我们要肯定王小帅、贾樟柯这些进入中国新主流电影行列的中坚力量,肯定他们在新主流电影中对现实生活复杂性的深刻表现,更应肯定他们通过经典影片给予人们的触动和鼓励。我们也要肯定文牧野在《我不是药神》中对多重复杂现实的把握。影片展现的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艰难生活触动人心,主人公程勇从牟利出发到知人世艰难后倒贴做公益,乃至于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悔,其中折射的核心价值与内涵表现值得赞许。当然,我们要对新主流电影的核心给予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支持。新主流创作的核心部分是对于党和国家利益的坚守和维护,其中包括重要的时代命题,如《我和我的祖国》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七件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评析和揭示其意义就是确认新主流电影面向大众、面向人民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夺冠》所表现的女排夺冠对中国人的精神振奋和时代故事中折射出的艺术力量,还是《1921》与《革命者》对于党的先驱人物精神品质的刻画和艺术表现,这些揭示电影艺术内涵和核心价值观表现的评论,有助于中国电影更多地创造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精神产品。对于《给你一朵小红花》这样激励人们面对现实,鼓舞人们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作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每一个生活在相同国度里、同样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们的鼓励。
再次,影评要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影片在商业与艺术表现上的得失。电影市场是决定影片生命延续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的评价不能唯票房论,简单地以票房成绩决定创作的高低。针对具体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市场与大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以及影片所蕴涵的价值观等来综合评判电影才是影评需要把持的分寸。影评最重要的是依据审美意义来衡量电影创作的审美价值,衡量作品的艺术表现,对电影价值的判断不能被单一的票房成绩左右。我们要引导观众看到互联网上无论是何种评判,总有它的不足和缺陷,甚至于我们要鼓励人们有自己对影片的多种爱好,对不同类型的电影保有宽容度。简言之,影评不是物质性的高下判断,不取决于票房涨落或是单一群体的喜好,更不以粉丝们无原则的拥戴左右判断。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把握审美判断,引导电影评判,才能以理服人而不随波逐流。
最后,我们特别要注意到,影评必须坚守主流价值观,保持影评在主流媒体及渠道上的严肃性、端正性,但是我们的评论家绝不能忽略时代的变化,也不能对互联网影评的影响力视而不见。网络时代的影评固然有它的不足,但是它以强大的力量和大众评论、粉丝评论构成一种新的影评存在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要让传统影评人加盟、进入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评价和舆论、知晓网络评论的运作方式,但同时又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和艺术判断的责任。互联网领地有庞大的影评组织需要正确的引导,影评家的积极介入一定会起到很大的效应。只有放下身段做互联网的评判者,熟悉新一代观众对电影评价的接受方式,掌握他们的认知方式和相互簇拥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传导艺术价值观,更好地引导大众。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影评者的多样化、影评接受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媒体影评语言方式、表述方式的差异等都需要有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介入这个新领地。在迈向新的百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开展好新形势、新境况下的影评活动,不仅是对影评工作本身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党对电影创作的引导与支持的一种必要保障。
时至今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电影事业和文艺事业伴随着整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欣欣向荣。中国电影在新世纪市场化的改革之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党对于自身价值观在电影中的呈现,既坚持又更为开阔地表现在新主流电影的开拓上,这无疑使中国电影具备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影评也必然会与时俱进,成为党领导下的电影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