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2022-11-27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师生党员

刘 耕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5)

一、“互联网+党建”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1.新媒体环境呼唤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新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已经深入社会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理应被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模式提供了无限扩展的可能。

把高校党建工作融入新媒体,可以突破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利用新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广、形式活泼、大学生容易接受等特点,通过互联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自媒体等综合性新媒体党建平台,让学生们通过云端参与到跨地域、多形式的党员活动中,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整体水平。

2.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承载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1]。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期,迎难而上,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从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渠道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宣传教育活动,规避新媒体在应用过程中的弊端,围绕新媒体建设抓好党建,促进新媒体发展的战略性思路,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和平台支撑。

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和话语权,是党在新时代对高校建设的根本要求。新媒体建设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以正确的导向引领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感人的事例鼓舞人,把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培育新一代大学生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把握高校党建在新媒体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互联网+党建”的形式,构建大学生党建新业态,通过网上视频等方式,实现党员干部、教师和大学生的实时互动,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在高校大学生中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撑和思想道德水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推动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3.“互联网+党建”是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工、停产、停学是高校学生在疫情严重时不得不面对的情况。传统面对面座谈形式的党建工作已经逐渐向“云会议”“云管理”“云党建”等新媒体形式过渡。既可以高效地完成党建工作任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还可以避免师生线下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二、高校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工作交流高效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由传统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改变为“去中心化”的传播,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源。实体组织中的科层结构被置于开放共享的信息空间,各类信息要素得以自由流动。高校党组织可以借助在线聊天群组、“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为党支部和每一名党员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与传统的垂直式信息传递链相比,“互联网+党建”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交流愈发顺畅活跃。目前也有高校通过开发集约式党务管理系统,规范党组织生活,同时开发涵盖党建工作各个方面的功能模块,显著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效能。

2.管理服务智慧化

在“互联网+党建”中,“+”并不只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有机聚合[2]。传统的党员组织信息,通常采用纸质材料进行保管,不仅不便于长久保存,同时也很难进行海量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新媒体平台的出现,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构建党组织“云管理”系统;通过对海量党员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构建一系列具体模型。如基层党支部活力指数模型,可以做成可视化的图像图表,作为评价党员组织生活的频次和质量、民主评议结果的客观数据指标,让党组织管理更加智能和精准。

3.学习教育个性化

高校党委可以牵头开通网络课堂、云上党校等党建活动,聚合各类网络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建构“全方位、菜单式”的学习模式,打造灵活、开放的个性化教育体系[3]。通过新媒体线上学习管理平台,每一位党员都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学习,不仅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还能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线上进行伴随式评价,建立党员积分评比制度,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组织设置立体化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出国出境交流、访学、研修在高校党员师生中愈加频繁,这本身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难度加大。有一些在境外的党员大多数游离于组织之外,还有同一学校的研究生党员分散在不同课题组,很难集中组织起来。通过“互联网+党建”管理平台,高校可以打造“网络党支部”[4],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确保不会因为师生党员工作地点、地域变更而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努力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找到党组织。

三、实现“互联网+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径

1.更新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必然是工作思路和理念的更新。平等、开放和共享是广大网民一直倡导的互联网精神,因此,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努力学习新兴互联网技术,打通虚拟实体、时空壁垒,建立包容开放、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互联网在商业运营中倡导“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同理,高校必须坚持以师生党员为中心,围绕师生发展、回应师生诉求、优化师生体验,吸引师生参与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新媒体时代为我们更新认知结构带来了巨大便利,高校党务工作者要自觉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模式方法,汲取各个领域经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2.搭设平台,构建工作矩阵

高校应按照需求搭建党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校内各类信息数据统一化,不留党建信息的“孤岛”,以便为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条件。在功能业务层面,要整合各类业务流程,建立开发与之配套的网站、移动应用软件、小程序、互动社区等,将党员党费收缴、组织生活、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功能汇集于统一平台。在区域协同层面,联合兄弟院校成立“互联网+党建”战线联盟,推动频道共建、经验互鉴。从小范围单兵作战走向大格局团队协作,建立党建网络共同体。

3.提升质量,优化内容供给

内容是互联网产品的王道。高校各级党务工作者要从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方案和细则,将高校党建工作内容纳入新媒体建设。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认真学习和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将各高校的“互联网+党建”平台发展成为宣传党政主张的重要舆论阵地。二是要创作正能量的新媒体文化作品,贴近高校青年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逻辑,创作出兼具“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文章、视频等,同时在视觉美工、交互体验等方面下功夫,让师生乐意收看,主动分享。

4.汇集人才,打造专业团队

人才是“互联网+党建”模式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想做好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首先要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要坚持工作重心向下,在做好高校党建网络平台的同时,在基层支部建立党建工作站和网管员,充实新媒体网络管理队伍[5]。高校要在学校党委、各级党组织、党支部进行梯队管理,每个层级设置网络管理员,同时对管理员进行定期、高质量的培训,保障每个层级的网络平台规范运营。由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还需加强对传播内容进行逐级审核,时刻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其次,在新媒体的建设管理中,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新信息传播模式和宣传平台,创新高校党建信息管理新维度,增加各类党建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6]在开展互联网新媒体党建活动中,应强化高校在“互联网+党建”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各级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信息简报篇幅短、传播快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打造,及时发布党建活动的信息,部署相关工作任务。

总的来说,高校互联网新媒体党建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高校互联网新媒体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服务大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为核心,在增强党建工作开展能力上下功夫,提高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和实操性。只有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党在新媒体互联网阵地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思想过硬,身体力行,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潜能作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师生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员之家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党员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