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名楼

2022-11-26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滕子京鹳雀楼岳阳楼记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地处赣江东岸,为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

●片段欣赏

登高骋目,总以晴好的天气为宜。遗憾的是,此刻我登滕王阁,周遭是一片淅淅沥沥的雨声。5月下旬,江南开始进入梅雨季节,站在滕王阁的七层之上,但见槛外浩荡的赣江,罩在濛濛的烟雨之中,虽然胭脂色的波浪显得湿润,但江的对面已是模糊一片,而飞阁之下车水马龙的十里长街,除了喇叭声的清脆,一切,也都幻化为浮动的剪影。

但我仍觉得,眼下这雨中的凭栏,乃是别一番感受。虽然见不到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但雨来风掠,雾卷云飞,更平添了登临者怅然怀古的思绪。

在滕王阁的楼下,正准备登临时,有人说“这是一个假古董”。言下之意,既为赝品,你何必登上这水泥浇铸的楼梯?

是的,昔日的滕王阁早已倾圮,眼前的这一座,是1989年动工修建,历时三年而成。比之旧制,它更加峭拔,也更加壮丽。珠帘晃动在天阙,檐马叮咚于青空。置身其中,哪怕是烟雨如潮飞云似梦,你依然会有那种望尽中原百万山的感觉……

这些年来,各地的名胜古迹都在恢复,这是民族复兴的特征。如今,我站在最新版的滕王阁上,在枇杷黄连叶青的季节,眺望变幻不定的江山风雨图,沐浴天地间流动的勃勃生机,心情便如茶烟深处的月色,那份诗意,那份惬意,想压抑都压抑不住了。

(节选自熊召政《雨中登滕王阁》)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片段欣赏

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

……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节选自汪曾祺《岳阳楼记》)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蛇山之巅,濒临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美誉。

●片段欣赏

黄鹤楼主景由主楼、黄鹤铜像、两座配亭和廊院等组成,迈步登楼,我们由上而下参观。这里可极目楚天风光,景色美不胜收。想起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于今已不再“烟波江上使人愁”了!因为长江第一大桥就在近处笑卧洪波之上,天堑早已变作通途;对岸汉阳龟山上直刺苍穹的电视塔,展示出江城武汉现代化城市建筑的高标。四楼仿似文艺殿堂,悬挂许多名人书画,游人至此,浸润在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中,会得到一种典雅清逸的感受。三楼陈设别出心裁,有三幅长卷绣像画,组合成《人文荟萃》画廊,画了李白、王维、崔颢、孟浩然等十三位诗人,他们身高好像真人,神态栩栩如生。人像旁边注上了姓名及相关诗句。游客至此,仿佛与古人集聚此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同游于千载黄鹤名楼,倾听百家争鸣的声音。

二楼展示由唐代至现代黄鹤楼的模型,精巧的模型特色各异,反映出黄鹤楼的历史轨迹。一楼大厅巨幅彩瓷壁画《白云黄鹤楼》高9米、宽6米,画中一位老人悠然吹箫,驾着仙鹤腾云飞去,其下,黄鹤楼耸于青山绿树丛中,美若仙景。

黄鹤楼不仅引来历代迁客骚人为它赋诗撰文,而且在民间还赢得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使名楼历史在苍凉的古意中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总体而言,每层都有一些诗联、书画,让文采与建筑相映生辉。

(节选自杨宝祥《黄鹤楼胜景》)

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重修。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也是中国仿造楼中较为精致的一座。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故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片段欣赏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历史上的鹳雀楼,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鹳雀,是一种鸟,又叫冠雀、观雀。这种鸟生活在江湖池沼旁,喜欢把巢建在高树之上,也喜欢栖于高楼。所以,生活在河滩上的鹳雀成群结队栖于楼上,人们便把此楼取名鹳雀楼。这就是“鹳雀楼”名字的由来。

还有一种鸟,名叫喜鹊。在当地有种习惯称,凡喜鹊落在谁家的树上“叽叽”地叫几声,说明这家人将有喜事或贵客到来。由于喜鹊与鹳雀的习性几乎一样,都喜欢将巢筑于高树、棲于高楼上,所以,鹳雀楼又有一名叫“鹳鹊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于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故址随之难以寻觅。后来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摘自“光明网”2022年7月23日)

猜你喜欢

滕子京鹳雀楼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拥有一种“超能力”
抱憾鹳雀楼
登鹳雀楼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