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2022-11-26黄星潭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胰管胰腺胰腺炎

黄星潭

(平果市中医医院,广西 百色,531499)

急性胰腺炎属于能够累及到胰腺、多器官,甚至全身的一种急腹症类疾病,发病率与病死率水平普遍较高,且发病率仍然有逐年持续升高的态势,对医疗工作造成了较大的负担[1]。胆石症、过量酒精摄入、高脂血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各种药物的应用,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会导致病理性细胞通路和细胞器功能障碍的产生,同时将胰腺内胰酶的生物活性激活,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3]。本文主要从发病最初72小时提前管理、静脉注射液体、营养支持干预、镇痛治疗、72小时后管理、并发症治疗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1. 发病最初72小时提前管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一旦被确诊,需要即刻以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工具,对病情实施具体的分类[4]。在所有预后工具当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水平进行有效预测的一个常用因子。以此作为依据,可以对病情进行快捷、较准确的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等,均属于较容易获得的一种临床变量指标[5]。

2. 静脉注射液体

在发病的早期阶段,保证足量给予液体,是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的一个关键性因素[6]。乳酸林格氏溶液的实际应用效果,要普遍优于其他液体,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液体。通过静脉输液方式给药的过程中,要对血管内容量状态给予高度关注,从而有效防止容量超负荷情况的发生[7]。对于存在液体隔离风险的患者,需要对容量状态进行密切监测,主要是由于,上述指标出现异常,将会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使腹部压力异常增加,器官功能产生障碍,最终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8]。

3. 营养支持干预

对于严重程度不同的胰腺炎患者,均需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引入固体,保证低脂肪饮食摄入,而不建议采取禁食-液体-固体逐步过度的方法。对于能够正常通过口服方式饮食者,需要以低脂固体类饮食为首选[9]。可以使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一些经过3-5天的治疗,仍然无法自主进食者,需要考虑对其进行肠内营养干预。鼻空肠置管技术,与鼻胃管比较,实施肠内营养更能够被患者接受。将营养管在空肠中固定,可以使已经发生炎症反应的胰腺组织所受到的刺激程度减轻,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效果。同时要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使肠道功能迅速恢复,保证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10]。当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受阻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肠外营养支持,但与前者比较而言,其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和死亡的可能性更大[11]。

4. 镇痛

在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过程中,麻醉镇痛技术较为常用,但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仍然不是十分明确。相关领域进行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吗啡的使用,与病情的加重、胰腺再生预防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12]。另外,非麻醉性麻醉药的硬膜外镇痛技术,与标准治疗方法比较,可以使病死率水平降低。但考虑到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性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对其他有效的镇痛方式进行探索,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目前已经被作为该病治疗的一线镇痛药物[13]。

5. 72小时后的管理干预

5.1 病因 对于程度较强的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及时进行胆囊切除术,能够对病情的复发起到根本性的控制作用,同时使治疗花费降低。而中、重度患者,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具体时机,需要进一步探究,由于早期手术会使并发症出现的风险程度加大,通常建议至少在6个星期后接受手术,急性期阶段,可以实施引流治疗[14]。主要患者戒酒和戒烟,可使病情在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出现,会使病情加重发展。没有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病史的胰管扩张者,在主导管内部是否发生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需要进行充分考虑,该类病变的恶性潜能较高,因此必须及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处理。胰腺癌是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的另一原因,占急性胰腺炎患者死因的1%左右,40岁以上患者,后续接受影像学,或内镜超声检查,以排除肿块显得十分重要[15]。

5.2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伴随胆管炎、持续性胆道梗阻,需要紧急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通常建议在发病的48小时内进行。但相关领域也有研究显示,胆总管结石多属于一过性病变的一种,大多数胆道急性胰腺炎,不需要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6]。

5.3 抗生素预防 许多相关研究试验当中,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以期望能够对重症或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但实际结果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益处,因此,相关权威指南当中,目前仍然建议,对于急性胰腺炎病变,不需要常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实施预防性治疗[17]。

6. 并发症

6.1 急性坏死物包裹 对于出现急性坏死物包裹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可以采用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腹腔镜检查、内镜下狭窄切除术、内镜下坏死切除术、经皮导管引流术等方式进行处理。但干预的时机和方式,是需要给予关注的两大重点问题。当局部包裹物已经证实发生感染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但无菌性包裹物,则不需要进行干预性处理[18]。

6.2 胰管离断综合征 胰管离断综合征属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病,会导致胰腺导管的完整性丧失。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胰管离断的风险,一旦发生该类病变,会导致腹痛症状的产生。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能够对该类并发症进行最准确的识别[19]。

6.3 血管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假性血管瘤等几大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是导致该类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急性胰腺炎血管并发症,不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但临床实际工作中较为罕见,但由于支架介入技术的应用,使得医源性假性血管瘤的发生率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0]。

猜你喜欢

胰管胰腺胰腺炎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