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高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6黄献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围产期子痫病患

黄献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琅东医院,广西 南宁,5300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是指妊娠同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包含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妊娠伴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等,在产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据临床一项调查显示[1],妊娠高血压疾病患病率在5%至12%之间。因子痫前期孕妇胎儿宫腔内生长会受到限制,导致早产风险升高,另外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也有明显升高。当前,临床对妊高症发病因素以及发病机制还未能完全明确,给疾病早期诊治以及预防造成较大困难。妊高症病患可表现为血压水平升高,伴或不伴蛋白尿、水肿,部分病患病情进展迅速,会有昏迷以及抽搐等临床表现出现,对孕产妇以及围生儿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2]。因此,掌握妊高症危险因素,依据危险因素开展早期干预以及护理,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在减少孕产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在参阅临床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妊高症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就研究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妊高症高危人群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

1.1 健康宣教 产前检查是预防妊高症的重要方式,主要有识别高危孕妇、早期临床表现和开展预防措施。故而对于高危人群,例如营养缺乏、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初产妇,需告知其定期进行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对血压和胎儿胎盘发育情况进行严密关注,提升对高危人群产前检查的关注度[3]。在向静等[4]人的研究中,其对妊高症病患开展产前门诊健康教育,干预后病患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妊高症知识有更加深入了解,护理满意度高。因此其认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妊高症病患护理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1.2 护理措施 (1)为高危人群进行孕产保健知识介绍,指导其保持乐观心态,合理锻炼身体;(2)针对肥胖孕妇,需告知其合理控制体重的重要性,避免体重异常增长;(3)指导其合理制定饮食计划,注重对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预防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出现;(4)严密监测体重以及血压水平改变,准确记录;(5)针对有慢性疾病者,需指导其遵医嘱合理控制原发疾病,维持病情稳定,将用药调整为妊娠期安全用药,同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进行治疗;(6)保障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7)针对出现视物模糊以及上腹部疼痛等临床表现者,需高度警惕妊高症。在张素玮等[5]人的研究中,其对妊高症病患开展情绪管理干预,干预后病患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其认为将情绪管理应用在妊高症病患干预中,能够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依从性和满意度。

2.妊高症病患孕期护理措施

2.1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各种药物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熟练掌握,及时回答病患有关用药问题,指导其遵医嘱合理用药。其中镇静药物主要有苯巴比妥以及冬眠合剂,冬眠合剂应用时会导致病患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因此指导病患在用药期间需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在降压药物方面,告知病患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嘱其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就医,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暂停服药。在解痉药物方面,硫酸镁为临床常用解痉药物,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需对病患氧饱和度、腱反射、呼吸以及尿量等进行严密观察,严格记录用药剂量。

2.2 心理护理 对于病患而言,在患病后会因过度担忧用药是否影响胎儿机体健康等出现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升高血压水平,导致胎盘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加重病情。为此需对病患开展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向病患介绍分娩全过程和妊高症相关内容,提升其对疾病以及分娩的认知水平,鼓励其树立疾病治疗信心。嘱病患家属对予以其陪伴和鼓励,促使其获得来自家庭的温暖。教授病患进行心理暗示的方法,可通过聊天、看书以及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维持乐观态度。在周红英等[6]人的研究中,其对妊娠高血压抑郁症病患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病患血压水平有一定下降,抑郁得分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因此其认为对病患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其抑郁情绪,发挥重要作用。

2.3 基础护理 指导病患选择左侧卧位,能够避免子宫对下腔静脉以及腹主动脉造成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血压水平。在饮食方面,嘱其尽可能选择蛋白质、热量以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减少难消化以及易产气食物摄入量,可通过少食多餐促进机体吸收。针对出现水肿情况者,需严格限制盐分摄入量。

3.妊高症围产期护理

3.1 产前护理 对病患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严密监测,了解胎心率以及胎心音改变情况,查看是否出现子痫表现,例如昏迷、抽搐以及视物模糊等,同时对尿蛋白以及尿量改变情况进行监测,必要时可做好剖宫产准备。在赖冬梅等[7]人的研究中,其在妊高症病患围产期开展强化护理措施,干预后病患剖宫产率是52.00%,明显低于开展常规护理的66.67%,并且在子痫以及产后出血方面发生率也有显著下降。因此其认为开展围产期强化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升病患生存质量。

3.2 产时护理 在病患分娩时,会由于宫缩增强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使得血压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将临产的病患安置在产房内,予以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并开展心电监护。观察其是否发生持续性视物模糊、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头疼等颅内压升高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情况发生。严密观察病患胎心、宫缩和尿量等情况,评估其宫口扩张情况,了解先露下降情况。对于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子痫发作的病患,需妥善准备好局部麻醉药物、助产会阴侧切器械、胎头吸引器、产钳、气管切开包以及开口器等物品,另外对于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需妥善准备好抢救物品。在进行抢救时,护理人员需保持冷静、沉着,熟练地开展抢救操作,减轻病患紧张心理,同时使用鼓励性语句,增强其分娩信心。在第1 产程时,指导病患保证充足休息,维持情绪稳定。严密监测血压水平,持续胎心监护;在第2 产程时,需要开展相应护理措施,并做好新生儿抢救工作;在第3 产程时,需针对产后出血情况开展预防措施,待胎盘娩出后,及时检查胎盘完整性,若有胎盘残留情况发生,需要及时进行子宫按摩,取出残余胎盘,促进子宫收缩[8]。在刘俊霞[9]的研究中,其在妊高症病患围产期开展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后病患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并且分娩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降低。因此其认为对病患开展围产期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其血压水平,进而改善分娩结局。

3.3 产后护理 在分娩后大多数病患会逐渐恢复正常,仅有少数病患可在分娩后24 小时至5 天内仍有子痫或大出血情况发生。另外,由于病患应用硫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在分娩后极易出现宫缩乏力情况,出现大量恶露。故而护理人员在产后需对其阴道流血量、宫缩以及血压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有子痫发作。可使用盐袋对子宫进行压迫,避免在分娩后由于回心血量升高而引起血压急剧上升,诱发心衰。积极预防产褥感染。间隔6 小时为病患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升高在38℃及以上,有大量恶露等情况时,需要考虑产褥热[10]。护理人员每日对切口敷料进行消毒更换,指导病患进行会阴清洁。每日按摩子宫促进恶露排出。密切观察病患情绪改变,通过主动交流,改善其紧张、焦虑情绪,指导家属对予以病患陪伴,使其获得来自家庭的温暖。在郑美钗[11]的研究中,其对妊高症病患实施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后病患焦虑得分以及血压水平显著下降,另外胎儿窘迫出现率较少,因此其认为在围产期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其焦虑情绪,降低血压水平,避免发生胎儿窘迫情况,以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4.子痫护理

子痫能够发生在分娩各个时期,并且其还是妊高症最为严重的阶段,极易诱发母婴死亡,故而对子痫病患开展有效护理尤为重要。当病患子痫发作时,护理人员需立即协助医师控制抽搐,维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氧气吸入,在开口器上下两臼齿间置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并使用舌钳将舌头固定,避免舌后坠堵塞气道或是发生舌咬伤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密切观察其意识和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安排病患在暗室内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在为病患开展护理时,动作需轻快、准确,避免对病患产生刺激,诱发再次抽搐。在田娜[12]的研究中,其发现妊高症病患在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子痫出现率是6.15%,产后出血发生率是3.08%,相较于常规护理的21.54%、15.38%有明显下降。因此其认为开展优质护理能够降低产后出血以及子痫发生风险。

5.小结

妊高症会对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高危人群需强化健康宣教,提升其自我监测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在分娩前进行严格检查,积极预防妊高症。在妊娠期间需合理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依据病患病情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在围产期实施用药以及心理干预,积极干预原发疾病,进而减少并发症,提升病患以及新生儿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围产期子痫病患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