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26马秀明

关键词:美术作品绘制生活化

马秀明

(台安县达牛镇中心小学 辽宁鞍山 114100)

引言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的教育,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基础。小学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此阶段,小学生们的思想并未形成定式,具有相当大的创造空间。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老师要注意对小学生创新能力、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注意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对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艺术才能的提高是以创新与合作为基础的,而创新与合作也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关键的意义,所以老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将一系列主题美术作品交给不同的小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对应模块的绘制,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完成一个团队性的美术作品,另外也给了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促使小学生进行思想创新,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

一、小学生美术综合教育工作的困境

由于不同地区或者是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方案不同,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的课程和师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如可能会出现缺乏艺术教师的现象,由其他非专业老师进行担任,这就对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小学生美术教学工作的困境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培养思想道德、基础知识学习、兴趣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重视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兴趣的培养。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了知识,而忽视了小学生的美术特长的培养。此外,部分学校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以及并没有开设相应的美术课程。这些都是小学生美术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1]。

2.美术辅导教育中的困境

在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学校会开设一定的美术课程,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但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美术绘画技巧,在开放性的美术绘制题目中缺乏相应的灵感,不知道从何进行绘制,造成小学生美术在绘画技巧以及灵感创作上有一定的偏差,不知道从何处寻找绘画的素材,不利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2]。

3.美术活动可能受到外界的不利影响

在室外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室外授课活动或者是实际绘制活动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而且,教师也没有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缺乏相互监督与配合,不利于小学生室外美术活动的开展。

二、在小学生美术学习中融入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

1.提升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度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有着优秀的生活化美术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地区、民族之间保留着大量的民间美术画法,在不同地域的生活化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各地的民俗、饮食特点,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欣赏价值。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化美术的欣赏者和传承者逐渐减少,生活化美术的发展越来越有局限性,因此,在小学生美术课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的美术绘制模式,有利于小组成员对生活中美术元素的深入挖掘与展现。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大量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的绘制模式,可以快速地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中的学生搜集不同类别的美术素材,增加美术作品绘制的多样性。另外,小组合作的美术绘制体现在对社会、自然的不同表达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感。在现代美术和生活化美术的融合中,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老师在教授绘画课程时,对小学生的审美观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要着重培训,唯有小学生具有生活审美观念和美术创意能力,才能在小组合作创造过程中产生创造性思维,而创新思维则可以带动小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绘画理论知识和美术技巧[3]。

2.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应该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简单的美术线条体现出多彩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将美术绘画知识融入团队型的游戏活动中,在团队型活动中帮助小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转化和吸收,既满足了小学生对于美术素材的需求,也在团队活动中交给了小学生一定的美术绘制知识,帮助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生活化美术场景的绘制过程中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帮助小学生保留一个健康、快乐、充实的童年记忆[4]。

3.现代信息科技在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很大程度地去激发小学生参与美术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对小学生课外活动也能起到很大的提升效果。在课外活动中,小学生会对在卡通动画中看到的人物进行模仿绘制,在小组中完成对人物的绘制难点解决与二次创新工作,能够为美术教学效果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4]。传统的小学生美术教学主要是室内完成,小组活动就会显得过于刻板,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没有办法更大化地激起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显著,基于卡通动画的团队活动教学技术就相较于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生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美术模仿绘制学习当中去,调动学生小组活动参与积极性。

三、小学生美术教学课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的策略

1.启发小学生绘画与生活美术融合发展思想

好奇心可以帮助小学生认真地看待事情和掌握知识,并掌握更多的新鲜事物。所以,老师们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化美术元素时,利用小学生对这种民间图画的浓厚兴趣,并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老师也可利用课堂上多进行些创新的小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完成对生活元素的二次美术绘制,加入自身的创新理解。在小组协作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将不同的创新理念进行汇总,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师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绘制能力,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绘制生活美术的兴趣爱好。在举办这种艺术创新活动的时候,老师必须要做到对每名学员的生活元素绘制创作作品做出指导和评价,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并以此不断提高对生活化美术元素的绘制能力[5]。

2.给小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合作学习中,既要发挥团队的辅助作用,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思想方式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老师的思想教育将会对小学生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生阶段的教学直接关乎着小学生的个性。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活动教学中,为使小学生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美术作品,可将日常生活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美术练习中。老师应该赋予小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同时尊重小学生的想法以及保护小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生活中的元素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手法进行体现,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逐渐培养起小学生的创新观念,更好地将生活中的色彩融入美术作品的绘制中,以便更有效地发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结合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元素

在对小学生进行民间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美术发展特色融入相关的地区生活元素美术资源,有利于小学生对其中所表达的艺术特征和风俗特点更好地适应,在小组协作中完成对当地特色美术元素的收集,然后交换创作心得,使小学生对当地的地区特色文化的发展更加了解。例如,在陕北地区,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秦腔脸谱、地形、历史背景等在生活化美术的绘画中进行相应的教育,开设具有一定生活元素色彩的美术绘画课堂,增加小学生的绘制兴趣,能够将生活元素表现在美术图画绘制中去。既加强了小学生对历史人文元素与生活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了解,也增加了美术绘制的知识结构[6]。

4.从现实情感生活中寻找灵感

小学艺术教育的回归需要在现实生活情境的基础上进行。美术的研究在于作者内心精神的表达。因此,小学生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其思想品德的深刻表现,也是生命“启蒙”的价值。教师还可以把孩子们优秀的作品放在墙上,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展示,尤其是富有内涵的作品,从而满足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5.在现代科技生活中进行美术启发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帮助小学生建立起美术思维,对内容创作进行理解,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美术作品中的颜色、光线等特征更好地进行体现,并且能够快速地进行更新,保证小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美术绘画技巧,帮助小学生欣赏到优秀的美术作品,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美术发展史的视频、名人大家的美术作品,也可以引入像兼具动态和美感的沙画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小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种形象化的视图记忆,能够帮助小学生对美术绘制需要的各种灵感和素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

6.提高小学美术合作教育力度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艺术教育创造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应将美术教育放在情境中,而不是机械操作或抽象说教。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新传统的教育形式,使小学生在情感和视觉情境中感受到艺术教育的魅力。具体而言,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两种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是环境熏陶。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小组学习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力。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重视环境的作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方式营造一种生动的审美教育氛围,并且注重小组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二是主题活动。例如,在“快乐年”的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作品展示、环境布置等方式渲染生动、快乐的气氛,通过绘画、蜡染、剪纸布置走廊和活动室的中国特色,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受新年送礼或祝福的美,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标准,增加团队创作的能力。

结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必须要让小学生进行大胆尝试与想象,将合作学习模式与现代的美术教育相融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才能更持续地提升小学生艺术素质,更好地传承我们的生活美术艺术,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力和创造力。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合作学习观念的回归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创造艺术创作,而且有助于小学生体验美的生活,培养小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将小学生的艺术表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小学生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主人,为共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是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美好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绘制生活化
Art on coffee cups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学后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