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播报中固定腔调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2022-11-26韦佳炜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9期
关键词:腔调重音播音员

韦佳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几经变革、推陈出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闻节目却始终如一,备受关注。新闻播报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言韵律的研究既属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范畴,又和语言学、美学产生交叉。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样态,“既反对泛自然化的简单自然的生活语言再现,又反对失去生活语言基础的固定腔调”[1]。

1 新闻播报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1.1 新闻播报的定义

新闻播报是指消息类新闻口语传播的语言样态的统称,是一种常态的语言样式,是新闻播音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形式[2]。新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概述的,语言表达样式多采用播报式,播报时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准确把握其新鲜感、时代感、分寸感和庄重感,以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1.2 新闻播报的基本要求

1.2.1 字音准确,气息稳定

字音准确、规范是新闻播报的基本要求,如果语音发声的基本功不足,唇舌无力,吐字模糊不清,气息控制时强时弱,那么势必会影响新闻播报的质量。新闻播报应选择自如声区中部,音量不宜过大,以实声为主,气息控制均匀自然,快吸慢呼,适时补气。

1.2.2 节奏明快,干净利落

新闻播报要给人新鲜朝气、积极进取的感觉,在语句处理上要干净利落,节奏明朗畅快,表达朴实,感情真挚,声音不能沉闷单调、拖泥带水。

1.2.3 语义清楚,语句流畅

新闻播报要始终坚持以内容为依据,用事实说话,因新闻材料多为叙述性语言,应多连少停,重音的选择要少而精,保证语义清楚准确。态度要鲜明,恰当把握分寸,联系背景,力求在字音规范、语法准确的基础上使语句自然流畅。

2 新闻播报中的固定腔调及其常见的表现形式

2.1 固定腔调

无论是在开设播音专业的高校还是在传统新闻媒体部门,面对日常的新闻播报练习或工作,大部分人都认真负责、努力钻研,在播报前做足充分准备,认真备稿,积极激发自身播讲热情,始终坚持以内容为依据,准确、生动地传递新闻信息。但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播音腔调,即播音员主持人传达的有声语言毫无新意、缺乏变化,不依据新闻内容来选择重音、处理停连,无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播报时仿佛一台“念稿机器”,任何稿件都用同一种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进行表达,该变的地方不变,使人感觉有声无情、漫不经心,这种机械的、死板的、不从内容出发的播音腔调被称为固定腔调。

2.2 新闻播报中常见固定腔调的表现形式

“新闻的真、快、新的特点,使得新闻播音语言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3]虽然新闻播报要求语言干净,以实声为主,但不意味着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声音形式的特征看,固定腔调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 顿挫调

固定腔调中的顿挫调主要表现为语言节奏一顿一挫、上下弹动、多停少连。在对长句子的处理中,一些人面对复杂的语义成分就乱了阵脚,不从新闻内容的需要出发突出重音、处理停连,不考虑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及主次关系,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随意地处理变化,常出现几个字一顿、几个字一扬或者句尾习惯性下坠的情况。这种固定腔调给人刻板单调的感觉,气息短促僵硬,仿佛“机关枪”一般蹦字弹出,语义模糊,枯燥乏味,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2.2.2 拖拉调

这种调式与顿挫调有着明显的区别,停顿的地方减少了,但语句之间却产生了不规则的连接,没有正确理解“新闻播音语势常扬”的要求,错误地使用“扬停”的处理方法,形成固定的语言节奏,在一些介词或助词后会不自觉地停顿加重,节拍一律,音调相似,拖拉声音,高低起伏呈格式化的规律,并习惯在音节末尾上扬,发生较大的声调扭曲,超过这个字应有的调值规范。这样一来,语流中的抑扬顿挫就有了一种不合情理的规律,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

2.2.3 念诵调

念诵调主要表现为念诵结合,即把力量平均分散在一个个孤立的句子上,不管长句、短句,也不论内容、情感,都用同一种节奏、语气处理,语流中缺乏高低、强弱、虚实等对比变化。带有这种固定腔调的声音使人感觉过于拘谨、小气做作,不够自然朴实、落落大方,缺乏活泼多变的生活气息,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产生偏差,貌似“真心动情”,实则只闻其声,不解其意。

2.2.4 平稳调

一些人为了避免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出错,追求完美无误,语句处理上常常一平到底,语速均等,缺乏节奏变化。面对一些长句、难句,不是着重“说意思”“讲逻辑”,而是均等发力,四平八稳,语势平平,语句中处处是重音,反而导致没有了重音,句尾语势习惯性下坠,缺乏松紧疏密、高低起伏的变化,这种固定腔调使人感觉貌似气息均匀、稳重有力,实际枯燥乏味、缺乏新意。

3 新闻播报中出现固定腔调的影响

3.1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播报要求富有新鲜感、朝气感,强调要以“新”感人。新闻播报中出现固定腔调会极大地影响播报质量,给人油腻、老气的感觉,单一固定,不遵循语义的表达方式,使受众无法准确接收新闻信息、理解新闻内涵。另外,随意选择停连、重音,打破了语句的内在逻辑,严重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3.2 使社会大众对播音腔产生误解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播音的大家庭融入了许多“新鲜血液”,部分年轻的新闻主持人过于注重自身的音质和外貌,播报新闻时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内心感受,用一成不变的调式处理所有的稿件,使播音腔这一传统语言样态成为社会大众给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贴上的缺点标签之一,让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对传统播音腔产生误解并有所排斥。

3.3 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播音习惯

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要想有过硬的播音基本功、拥有快速准确处理新闻稿件的能力,就需要日复一日的、正确的训练。如果年轻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新闻播报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新闻播报的基本要求,清晰认识固定腔调的特性类型及严重影响,一味地信任自己固有的“播报习惯”,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其树立正确的播音意识,使其无法养成良好的播音习惯,即使每天刻苦训练,最终也会适得其反。

4 形成固定腔调的原因

4.1 缺乏新闻播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闻节目始终是电台、电视台的骨干节目,也是所属新闻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播报工作具有独特性、重要性、严谨性、综合性等特性,新闻播报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言语活动,其传播的声音、态度代表着媒体的立场。新闻播报中出现固定腔调,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播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责任心不强,缺乏新闻播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

4.2 播音基本功不扎实

扎实的播音基本功是清晰、准确、生动地播报新闻的前提,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是播报主体播音基本功与文化情感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部分专业初学者及缺乏理论、实践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极有可能出现在播报过程中为了追求吐字发音的饱满清晰而刻意放慢语速、一平到底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播音基本功不扎实,口腔、气息控制能力不高,调值不准确,难以自如、舒适、流畅地“说意思”,但为了满足播音语言规范的要求,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每个字的吐字发音上,停连重音的选择单纯依靠固有的发声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腔调。

4.3 对以不变应万变及播音腔的错误认识

受新闻舆论管控的影响,一部分人一方面对新闻播报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新闻播报一定要庄重严肃,把以不变应万变当作法宝,逐字逐句,整齐划一,避免出现播报失误;另一方面对传统播音腔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凡是新闻就应该用播音腔进行播报,片面地把播音腔作为衡量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只看重表面而忽视内在,没有深入理解新闻播报的基本要求,放松了对固定腔调的“警惕”。

4.4 备稿不充分,不从语义出发

任何播音创作都是有目的、有准备的活动。新闻播报中出现固定腔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备稿工作不到位,一些人在拿到新闻稿件后不从语句、语义出发考虑稿件的内在关系、层次,不划分停连、重音,张口即来,过分依赖不好的播报习惯,用一种“保险调”把稿子顺一遍就匆匆进行播报,慢慢形成固定腔调。

4.5 语言与思维、情感脱节

一个人的知识、思维、阅历可以很大程度上通过他的声音表现出来,人们可以从高质量的新闻播报中听出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态度,仿佛一位好朋友在分享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如此看来,用“固定腔调”播报的主持人在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只做到了字形与字音“一一对应”的表层转化[5],忽略了动脑入心,没有将语言与思维、情感结合起来。

5 克服固定腔调的方法

5.1 坚持正确创作道路,增强责任意识

笔者认为,新闻播报中出现固定腔调的首要解决之道,就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要切实增强自身新闻播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对新闻播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认识新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生动内涵,遵循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及播音主持创作“说话”的本质,朴实大方、真情实感地传递新闻信息。

5.2 加强口腔控制,注重调值准确

扎实的气息、口腔控制是克服固定腔调的关键基石,如果口腔灵活度较低,唇舌无力,语言就不会有弹性,那播报的状态就不会自然生动。一些人的播音基本功不扎实,即使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理解,进行了全面分析,只要缺乏基础硬件的强力支撑,就很难真挚地进行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在日常的练声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口腔控制训练,努力做到声挂前腭,用气息语流将声音自然推出,同时还要注重调值准确,避免在句首句尾或介词、助词后出现调值转弯的现象,切实克服新闻播报中出现的固定腔调[6]。

5.3 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做足备稿工作

新闻播报不是个人的随意活动,从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对应过程,播音员主持人应深刻认识“习惯”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进行新闻播报前,认真准备、深入理解,始终坚持以稿件内容为核心的创作依据。克服固定腔调、做足备稿工作也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准确细致地“狭义备稿”:分析导语,抓住核心新闻点;摸清主体的内在关系和内部主次;恰当分析并联系相关新闻背景。另一方面,需要宏观、整体的“广义备稿”。“广义备稿”,即要求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对事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增强自身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

5.4 给重音做减法,回归说话的本质

新闻播报绝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克服固定腔调就要始终坚持以稿件内容为依据来选择重音,处理停连。在播报过程中,要善于做减法,避免重音过多形成累赘,造成语句语势平平、无轻无重,要用语义逻辑积极推进语言节奏、情绪的变化。要正确认识播音腔的实质内涵,辩证分析,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不能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自说自话,要用真情实感“说意思”“谈感受”。

5.5 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形成自己的播报风格

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语言样态,想要克服固定腔调,就应积极丰富语言表达形式,逼迫自己打破原有的固定节奏,走出播报舒适区,尝试在不同场景中使用不同的播报声音,有张有弛、高低有致,在不打破新闻语言规范的基础上通过高低、强弱、虚实等变化让语言“活”起来。要多方面地锤炼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言的灵动性、流畅性,培养精妙的语感,在话筒前充分调动播讲热情。同时,应注重形成自己的播报风格。新闻播报切忌千篇一律、稳稳当当,要多听、多看、多感受,提升对新闻语言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提升新闻播报业务水平。

6 结语

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播音员主持人应时刻牢记这一本质规律,用心表达、用爱聆听,不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克服固定腔调、提升新闻播报业务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坚持不懈、勇敢创新、钻研磨炼。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敢于迈开双腿,扎根基层,积极融入大千世界,多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熟悉他们的生活状况、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只有这样,在面对新闻稿件时才能更加胸有成竹。

猜你喜欢

腔调重音播音员
卷首语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论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节奏重音转移及训练
单词重音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
“名门范”夫妻的复古优雅腔调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