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发展*

2022-11-26周瑶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学生情境

周瑶菁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生本课堂”是新时期教学孕育出的新理念,理念的核心是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设计与创新课堂活动。生本课堂教学和传统应试教育有很大不同,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所影响,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要求,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借助一些外力,为教师创新教学活动创造机会,这一问题解决就会变得简单很多,而信息技术正是教师可以借助的外力。

一、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有目共睹。根据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优势有三个:第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积极主动。[1]第二,有利于丰富教学的学习资料。第三,有益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面将对这三个优势一一说明。

(一)有助于创设灵动的学习活动

小学生对自己未见过的事物,或者是有趣的事物十分感兴趣,虽然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电子书包,VR 技术,网络空间,Pad 等功能进行教学,创设灵动的学习活动,将数学知识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概念、本质等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提升。[2]所以,在构建生本课堂时,教师要能够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学生兴趣爱好等设计生本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成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生本教学质量提升。

(二)有利于丰富课堂的学习资料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是教材、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其他简单的工具等。比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画数学图形,传统工具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借用一些简单的智能画图工具。教材由于篇幅空间有限,很多内容不能十分完整地呈现出来,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挖掘与延伸。但是,平常教学,教师容易直接将教材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参考资料,按照教材中给出的知识点,逐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对学生思维活跃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形成或者是视野扩展等,都有一定限制。为此,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教师构建生本课堂时,可以依托电子书包完善课堂教学资料再进行集体分享。比如,教学“圆周率”这一课时,圆周率的历史悠久,由于书本空间有限,它的历史故事不能完整呈现出来,这就需要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再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记录下来,而后在课堂上交流与分享,这样既可以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视野扩展等也有积极作用。

(三)有益于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对教学质量提升本就有帮助作用。[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构建生本课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获得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基本知识,可以节省很多教学时间。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常规教学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先讨论生活中的围着圆圈观察表演是因为什么原因,接着学习交流画圆的方法,认识半径和直径,最后探究圆中半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如果想要让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先布置课前观看画圆的微课、学习如何画圆,以及了解圆的特点,并且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课中,共同回顾如何画圆,接着重点探究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并在研究中充分地进行辨析、交流,这样既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意识提升有帮助,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成果不断被优化。这样既可以节省很多课堂时间,也可以体现生本课堂的优势,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方式

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在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发展有重要作用时,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生本课堂,构建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什么,要怎样保证生本课堂有效,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与培养,是教师们都应该关注的问题。[5]为此,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构建生本课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新课标中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为生本课堂构建以及使用有效性提供基本保证。

(一)巧用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构建兴趣课堂,首先要明白小学生的兴趣是什么,而后找到信息技术和兴趣课堂构建之间的关系,借助关系再构建兴趣课堂。[6]一方面,教师要寻找学生兴趣,需要对学生生活中喜欢做什么、对那些事物感兴趣等进行了解。比如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对自己不知道、未了解或者是没有接触、不熟悉的事物,都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学生兴趣之间的关系寻找。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需求,比如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可以在动画片中看到不一样的事物与世界等,这就是数学兴趣课堂构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联系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方式。

例如,在教学《周长》时,首先需要考虑小学生兴趣、爱好是什么,而后通过构建趣味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同时,为自己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机会。[7]比如,通过VR 技术与投影技术创建一个有趣的数学动画虚拟学习空间,这样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几个小朋友讨论一个小花坛周长的虚拟情境,让学生自主提问,互动交流,初步感悟周长的意义,进而进入到小花坛周长测量准备中。其次,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新课内容进行研究。你认同情境中量周长的方式吗?理解什么是周长吗?这样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周长、周长如何测量等。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与分享,逐步明晰周长的本质意义。学生分享完成后,教师要积极给学生鼓励,这样可以表现出教师对学生智慧、努力的认可。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鼓励学生测量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主动去选择生活中任何一件物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等到下次上课时,分享测量过程,以及测量物品等,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善用技术,创设思维空间

小学生思维本就很灵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灵活思维转化成数学思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形成数学思维。[7]教师要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活跃度,就要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比如,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定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一些情境所影响。这时,教师只要将信息技术,情境、学生、数学联系到一起,构建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学生就会自然地受到影响,主动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进而使自己的思维越发活跃。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进行教学,借助微课创设一些生活中和负数相关的情境,而后让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究中。首先,虽然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喜欢观察周围事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优势,设计教学活动。[8]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微课为学生播放夏天河水自然流动,冬天水面结冰,冰激凌在太阳底下会逐渐融化,但是在冰箱内放置一段时间,却不会发生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情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情境下,会发生不同变化。这些现象看似和本课学习知识无关,也都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其实借助温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正负数进行学习是水到渠成。通过交流这一现象的由来,是否可以用一个数学词语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描述呢?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翻阅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相关描述词。其次,学生主动进入到自主学习阶段后,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研究情况,并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一些引导。比如,学生想到可以用正数、负数描述这一情境,但是要怎样证明呢?这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零上、零下”两个词,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情境带入到学习中。比如,夏天的气温比较热,这个时候气温都是零上28 摄氏度,这个零上就表明+28 摄氏度,那么反之,冬天气温是零下3 摄氏度,就是-3 摄氏度。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学生会在主动思考问题时主动研究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对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所了解。同时,进行引导教育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研究提升学习能力,比如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等能力。最后,通过布置一些生活观察作业,让学生能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这个情境可以和本章节学习内容相关,也可以和以往学习知识相关。

(三)妙用技术,实现个性思考

教师要想构建的生本课堂切实有效,就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为每一个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小学生都各有千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计生本教学活动时,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通过信息技术与小组教学活动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所体现。这样可以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基地,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可以通过学生个性展示、自主学习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成果。

例如,教学《轴对称(一)》一课时,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先对学生个性进行观察与明确。比如,有的小学生画图能力比较强,有的小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强,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人手一台的Pad 对学生个性进行分组,将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到一个组,让学生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能够不自觉地成为课堂主体,思维也会有所碰撞,在遇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对问题进行研究。其次,分组完成后,教师可以发送一些图片到每人手中的Pad,引导学生在组内对以上图形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对图形及时做标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便慢慢明朗起来。最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可以针对其他组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Pad 上的标记过程通过截屏发送给全班,清晰的思维展现更有利于集体的相互交流。最后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明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也让学生的个性思考得以展现。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为教师构建生本课堂,实现素质教学提供了机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可以说对教学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要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做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事情,这样教学任务与目标实现才会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小学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