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2022-11-26谢凤静
谢凤静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在2019年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该方案的提出既为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为其发展建设确定了目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是该方案中所阐述的要点之一,目的是要通过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方式,有效促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从而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行业企业人才招聘难和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1]
以此《实施方案》为指导思想,各高等职业类院校陆续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因此,系统和深入地比较和分析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和深化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完善和探索更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CBE教学模式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其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其导向是要满足实际的职业或岗位需求,主要采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开发课程。加拿大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以该课程体系的建立作为其坚实的基础。[2]CBE模式在北美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中,该模式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将CBE教学模式引入并在几百所院校中进行了推广实验。
1.CBE教学模式的原理
CBE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由美国休斯顿大学研发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并得以全面推广的课程教学体系。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基于掌握的学习模型和基于反馈的授课原理作为CBE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CBE课程与教学系统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能得到高水平的指导,所有学生都可以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2)对于学习成绩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学习环境不同也是主要的原因,如果能够为他们自己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条件,那么多数的学生均能达到相似的学习能力、进展与动力。
(3)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而不仅是重视教。
(4)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接受指导的方式、方法和指导质量。[3]
2.CBE教学模式的内涵
CBE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五个部分:
(1)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进行职业分析形成能力图表(DACUM)。
(2)“学习包”的开发。
(3)教学实施。
(4)教学反馈与管理。
(5)教学评价。
3.CBE教学模式的特点
(1)能力本位
该能力为一综合性职业能力,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一种专项能力。[2]
① 本职相关领域的知识
② 动机和动力情感领域相关的态度
③ 活动领域的经验
④ 评估和评价领域的反馈
(2) 学生参与评价
引导并督导学生们进行有效地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导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制定好的个性化学习指南来引导学生随时根据自身的具体化情况和特性做好个性化学习计划,按要求完成任务之后,先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价,再在符合要求之后,进行考核评定,教师负责最后的评定。
(3)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严格的科学管理
(二)“双元制”教学模式
“双元制”(Dual System)也可以说属于“合作培养”模式,它主要是由相关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合作来对其进行职业教育的形式,学员们在相关的企业里对其开展职业技能各个方面的培训,但是他们还需要在其他的职业院校里对其开展专业理论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双元制”是一种能够将企业和学校、以及岗位中各个职业的基本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等等紧密联系起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德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双元制”被认为是最主要且最有效的劳动力人才培养模式,它带动了整个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得到了广大德国教育研究者的推崇和赞誉,并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的、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以职业实践技能为核心的主导思想下的培训模式的典范。[4]
1.“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原理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文化体系中的典型代表,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又被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称作是一种教育思想——指导人们注重实践和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德国职业教育指导思想。[3]
2.“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选择了“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学生,将按照如下步骤接受培训和教育。
(1)确定双层身份:在企业中担任学徒工的岗位以及在职业学校中担任学生的角色。首先要有中学毕业证书,根据自身需求挑选一家培训企业,然后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培训合同,从而使该学员获得在企业中的某一培训岗位,与此同时还要选择一所对应的职业学校并取得学习资格。
(2)第一学年的培训(职业基础知识教育):在所登记的职业学校,学生首先选择职业类别,再根据类别确定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相应文化理论知识和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3)第二学年的培训(专业实践训练):培训所选职业领域的岗位工作实践技能。
(4)第三学年的培训(特定职业深化)。
3.“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式教学:职业学校和企业分别对学生进行文化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技能的教授与培训。
(2)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作保障。
(3)有严格的教育评价系统作保证:共包括两大种类的考核评价,第一种考核是针对企业培训所传授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属于行业协会方面的考核;第二种考核是针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的考核,属于职业院校方面的考核。
(4)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读期间,同时具有学校学生的资格与企业学徒工的岗位。
(5)毕业颁发双证书:考核合格毕业需要获得职业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企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三)BTEC教学模式
英国两大专业技术评估机构商业教育委员会(BEC)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EC)共同组成了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BTEC教学模式以职业教育证书为依据来设置课程并实施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共九大类证书。
至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中数千所教育教学机构在使用BTEC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有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引入了该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验,收到了较为良好的实践效果。BTEC教学模式更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属性,引入该模式后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发展。
1.BTEC教学模式的原理
“学生本位”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在其中引导和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将主动学习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自觉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查找解决方法和答案,进而达到对应的能力要求。
2.BTEC教学模式的特点
BTEC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配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2)评估方式独特:以课业为主,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依据成果定等级,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资料累积。
(3)尊重学生,重视投诉:在评价考核中,学生是中心,且赋予学生投诉的基本权利。
(四)TAFE教学模式
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新型现代学徒制度——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1.TAFE教学模式的原理
TAFE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它由国家层面作为主导,由相关产业作为强大的推动力,注重与普教和高教的有机衔接,且具有模块化和多层次等特点。在培训和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分制,要取得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必须修满所对应的学分。TAFE教学模式是完美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它包括其证书制度的完整统一性和其课程模块式结构的鲜明特色,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与联通。
2.TAFE教学模式的内涵
TAFE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具独特性和鲜明性的澳大利亚本土化、并且在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模式。柔性教育就是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且把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就是它的主要核心观点。TAFE的教学模式完全突破了我国传统的单一学历教育的束缚和局限性,采用了一个多循环的周期性教学模式“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这样,破除了学历教育限制的职业教育将被彻底地放开,从而实现了由传统的紧紧围绕着知识讲授的这一中心实施的教学过程转变成了聚焦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上来,并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作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主体的TAFE教学模式,在推进澳大利亚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贡献巨大。[5]
3.TAFE教学模式的特点
TAFE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能力为本位。
(2)学习者参与教学评价。
(3)灵活多样性的办学形式和严格的科学管理。
二、国内高职教育主要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按照学科体系培养人才,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围绕教师、书本和课堂进行,又称“讲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化,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通过对该模式教学效果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的收获、满意度不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需求。
(二)陶行知的教学模式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最早是由当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和提出的,“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本身就要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曰有利之物,如各种农产谷,工制器;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其核心观点。[4]陶行知为了践行这一观点,他创造性地提出“工学团办学的新型形式,就是把学校、工厂、社会有机地融入到一起。”“工以养学,学以明生,团以保生”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最早的以厂养校、以校兴厂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其实陶行知的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相通的。
(三)“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
在我国具有典型性和一定影响力的高职教学模式是“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
1.“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的原理
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立足于中国国情,从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出发,以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据,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进行专业设置要以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涵盖了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开发、教学的实施和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等,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它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它以满足就业需求为核心指导思想、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7]
2.“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的内涵
该教学模式所包含的五个阶段分别为:
(1)市场调查分析阶段
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据此确定学生的培养规格、数量和专业设置等。
(2)职业能力分析阶段
以“能力本位”的核心思想为指导,应用DACUM方法进行职业分析形成能力图表。
(3)教学环境开发阶段
由教学环境开发专家、行业企业管理和培训专家以及高职院校的授课教师共同组成开发团队,进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教学环境的设计。
(4)教学实施与管理阶段
①由入学水平的测试与评价、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成绩考核与评定四个部分构成教学实施阶段。
②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增设相关部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管理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自主的学习者,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要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
(5)教学评价阶段
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评价,只有实现教学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才能确保教学模式顺利有效地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包括评价培养目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师和教学的评价等。[7]
3.“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的特点
(1)构建原则的科学性。
(2)能力培养是中心目标。
(3)系统性和实用性。
(4)自我完善。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综合以上对国内外典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具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在德国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阶段,联邦政府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十余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致使德国的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地发展。因此,制定并有效地执行配套的高等职业教育法令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也同样是关键因素。唯有通过明确的法律和法规的有效约束,才能确保在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例如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的职责、权力、义务与利益。
2.促进企业积极有效地参与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中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办学体制应以企业为主,课程体系的开发、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模式等应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和完成。在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职业院校的学生有超半数以上比例的课程是在企业的生产岗位、培训中心和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的。此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通过企业投资获得的。[8]因此,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深度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具体国情、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具体需求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确保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
3.严格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是教考分离的考核办法,以及管理机制的严格统一。但我国的高等职业的考核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通过各个高职院校自行制定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以毕业生是否能获取学校的毕业证书为准。但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职院校招生的大幅度扩招等政策的推行,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也存在普遍下滑的趋势。为此,国家于2019年推行了“1+X证书”制度,以期通过由工信部统一颁发的各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实现统一标准和评价系统的考核,进而有效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质量。
4.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培养精英式人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更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优势与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个性化专长和所专注擅长的领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兴趣与特质,并鼓励学生在各自特定领域中努力成长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