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理论的思考
2022-11-26刘玉晨黄金丽
刘 伟 刘玉晨 黄金丽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属于客观物质的范畴,本身具有中立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帮助民众摆脱蒙昧无知状态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负面影响,逐渐成为新的统治手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不但在理论上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指导地位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时代背景
自德·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到青年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虚假意识,对意识形态的关注热潮持续至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最终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工业资本的扩张,社会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促进生产工具的改革,极大提高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率;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财政的干预制度,利用虚拟经济刺激群众消费,实现经济高度金融化,为私人垄断的资本发展提供保障。在政治方面,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政治宣传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改良主义政党的影响不断提升,公民权利与无产阶级的话语权有所扩大,职工参与决策以及普及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其表现。在文化方面,理性、启蒙思想已经变成了以制度化、标准化为主要特征的机器文明。科学技术在民众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作用使其成为资产阶级麻痹被统治阶级的手段,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就曾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科学技术决定论”除了肯定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带来的发展,还“认定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它可以解释并解决一切问题”[1]。这一理论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看到发明科学技术的主体“人”这一因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机械的宿命论使被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继续遭受欺骗与压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仍然存在。
(二)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警惕性降低
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富的物质财富,无产阶级普遍贫穷与物质匮乏的现象有所改善;在工人阶级的广泛斗争后资产阶级作出部分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统治阶级的压迫手段隐蔽化、智能化。加之,将特殊利益宣传成普遍利益的意识形态早已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使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功能弱化,人们感受到的额外压迫减少,逐渐满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财富、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及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安于现状。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意识形态似乎减少了以往的对抗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被模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使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忘了意识形态之争,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不同政治理想的斗争达到了对福利国家认同的一致,意识形态似乎已经走向终结。但事实并非如此,意识形态从未退场。“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事实,对这些人来说必然是没有意识到的,否则,全部意识形态就完结了。”[2]作为意识形态终结最早的提出者,恩格斯所指的意识形态终结与现代西方所论述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有本质上的区别,恩格斯是指随着阶级以及国家的消亡,意识形态这一虚假的意识也会自行消失。而“意识形态终结论”实际指向的却是资本主义立场上的意识形态存在方式,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夸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逻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表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论
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现实交往愈来愈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日益激烈。关于科学技术究竟是不是意识形态,或者说它的使用是否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究。
(一)路易·阿尔都塞: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划界
阿尔都塞认为科学认识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意识形态方面受到心理分析的影响,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人或集体认同的幻想,由此,形成了他的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认识路线。
1.与意识形态割裂的科学
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完全的相互对立,这一想法也贯穿于他的《保卫马克思》全文。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实践性、虚幻性、强制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任何个体在出生后都不可避免地处在意识形态的包围之中,而且意识形态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之中,不会消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在诞生时被包裹在一块巨大的意识形态的襁褓之中,而他成功地从这块沉重的襁褓中解脱了出来”[3]。意识形态实践性的特点体现在为了在特定的社会中生活,人们的思想必须符合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不接受这种意识形态就无法在这一社会中从事相关的实践活动,无法生存。“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或认识的职能)。”[4]意识形态用颠倒的方式反映这个世界,反映出来的并不是现实的真实世界;作为被强加在人们身上的东西,意识形态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借以掩盖自身的利益而将其说成是所有人都拥有的利益。意识形态“使统治阶级把它对世界所体验的依附关系作为真实的和合理的关系而接受”[5]。
科学是与意识形态割裂开来的,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建立在幻想的生活之上,而科学就是建立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之上。只有从意识形态的框架中解脱出来,才能达到科学。即使达到了科学也不可以放松,因为科学所处的境地仍然被意识形态所围绕,要想科学具有独立性质,只能通过斗争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窥视、袭击和缠绕着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的自由的科学”[6]。
2.认识论的断裂
阿尔都塞认为只有经过认识论的断裂,才能使意识形态跨越到科学。这种断裂的实现需要问题框架发挥作用,问题框架“是一个思想以及这一思想所可能包括的各种思想的特定的具体的结构”[7]。一般而言,一个思想家总是有自身的问题框架,在这一问题框架中思考问题,而特定的意识形态也会有特定的思想框架,使处于这一环境中的人们按照意识形态的框架进行思想。一旦人们产生了与该意识形态的问题框架具有根本冲突性的问题框架,那么问题框架已经发生了转变,认识论的断裂就已经产生。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认识论断裂的标志正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问题框架的形成。通过认识论断裂到达科学,唯物辩证法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唯物辩证主义将思想材料改造为科学,从抽象到具体,这正是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一个飞跃的过程。
(二)马尔库塞: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
在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马尔库塞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中立性进行批判,提出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对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产生直接影响。
1.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本性
马尔库塞虽然承认科学技术创造了生产力,但也认为它“成了脱离群众而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意识形态”[8],因此持有批判的态度。在其《单向度的人》中,他指出科学技术创造巨大的生产力,改善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却导致不同阶级之间的悬殊加剧。此外,他阐述了科学与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先验地决定自然科学,在技术本质的支配下,人和自然都只不过是工具。由此,马尔库塞否认“科学技术中立性”的观点,科学技术总是由一定的社会背景所产生,不会在思想的真空中发现,而之所以需要这种中立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赋予科学技术以中立性特征是为了服从于统治阶级。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等,技术合理性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他称这种受技术统治的社会为“技术社会”。
2.技术合理性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具有“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其合理性在于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增加物质财富,最终实现人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不合理之处在于即使技术使人们的空闲时间增多,却仍然是一种奴役人们的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他称这种“不合理中的合理性”为技术的异化,然而暗隐在其背后的是一种政治统治,“技术合理性进程就是政治的进程”[9]。科学技术不仅仅通过创造财富实现对人的消费控制,还通过其政治合理性对社会进行技术的控制,每个人完成岗位上的职责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报酬,个人的需求被充分满足,阶级间的差距就会被忽视。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环境和人类主体,还会使质疑现实的努力陷入失语状态,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语言。
面对技术合理性,马尔库塞选择以拒绝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事物去取代政权革命。他认为这种大拒绝具有总体的颠覆性又是非暴力性的,是对文明的重新创造,重新创造一种非压抑文明。通过以非压抑文明为斗争目标的革命建立一种新感性,“新感性……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10]。对感性的强调表现出马尔库塞对于技术合理性统治社会和人类的不满及反抗。
(三)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认为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已经不适用于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沿着马尔库塞的道路,进一步阐发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晚期的表现。
1.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
随着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交往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哈贝马斯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发展阶段称为“晚期资本主义”,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政治已经渗透于经济基础中,直接用生产关系对统治制度进行批判是不可取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当剩余价值的来源变成科学技术时,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来自于工人阶级的无偿劳动的论述也会失去意义。哈贝马斯继承马尔库塞相关观点并作出进一步的发展,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的特征和表现等作出阐述,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早已发挥维护统治的作用,它通过科学技术的潜移默化完成,因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使追求解放的想法被压制,对现实统治的维护性更强,“它是透明的、直接的,即直接把自己的力量诉诸客观的合理性”[11]。
2.意识形态批判: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哈贝马斯认为合理化“首先是指那些服从于合理决断标准的那些社会领域的扩大”[12]。他认为重要的是劳动目的的合理化问题,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同类型,劳动与交往是有着根本差别的存在。技术得到发展、生产力提升、人的物化程度加深是劳动合理化的表现,交往的合理化则体现为人的个体解放以及在非统治状况下的人的自由交往的扩张,但是资本主义现有的发展状况不利于交往的合理化发展,劳动的合理化扩张会排挤交往合理化的空间,造成交往的不合理化,因此,意识形态批判应当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交往的不合理化并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只有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扩大交往的合理化并使其反作用于劳动过程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几点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巨大的生产力,而意识形态对价值方向引领的重要影响也不可忽略,因此,必须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的运用受到所属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而科学技术的成果被统治阶级用来巩固自身的统治,也能够对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根源于社会存在,是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具有阶级性的特征。而科学技术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转化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并不是意识形态。除了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外,伴随着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被统治者用于影响思想的上层建筑领域。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较宗教、艺术等有更大的影响力,它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鉴于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性质,很多学者认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事实并非如此,科学技术本身没有意识形态性,资产阶级利用其创造的生产力为资本的积累服务,科学技术就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制约。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于为资本服务,科学技术“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已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13]。这正是资本主义怀着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对其进行应用所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些矛盾和对抗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14]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都能有足够强大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届时社会将会向共产主义迈进,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将会消失。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关系变革和物质生产,对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做出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究其根源是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而存在的,也随其改变而变化。要使意识形态走向消亡,只能通过革命的实践达到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15]。这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仍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作用是因为它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揭示出意识形态产生的阶级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批判必须了解意识形态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分析特定社会中的阶级关系。其次,仅仅在理论上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是不够的,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现实本身。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的非难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但是不管科学技术有怎样的突破,剩余价值的来源只能是工人阶级的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作用。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自由的交往。
(三)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都要落实于人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发挥其积极作用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效果,例如以白色垃圾污染、光污染为代表的环境治理难题,能源危机、极易造成恐慌的核武器、核泄漏等,即使在其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还是面临着众多问题,也未能实现全面解放,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究其根本而言是人的科学技术,是人的能力的体现,而由于人类处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科学技术及其运用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与意识形态相关联,例如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科学技术发挥什么样的性质的作用,取决于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及使用者的动机和目标”[16]。而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传导社会所需要的思想理念。因此不能仅仅关注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关联,用一定的价值理念对其进行引导,以人为本,使其为人的发展和美好生活需要服务。
总之,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意识形态指引方向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意识形态归根到底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必须理清两者的关联,正确对待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的传播,确保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