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长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经验

2022-11-26杨晓妮程广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胸痹通络长生

杨晓妮,程广清,陈 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山东 济南 2500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李长生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十大名老中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学术带头人。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40 年,潜心研究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病及老年内科疾病的防治效果,临证经验丰富,研制出生脉养心颗粒、化瘀通脉颗粒、芪丹化瘀胶囊、首乌益智胶囊等多个院内制剂,疗效卓著。李长生教授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李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以气虚阴虚为本,以痰浊、血瘀为标,久病入络是其最终病变,应以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宣痹通阳、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笔者作为李长生教授所带的博士研究生、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跟随李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历代医家对冠心病的认识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中“胸痹”、“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1]。《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胸痹这一病名。《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说:“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说:“心病先心痛。”《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明确提出胸痹这一病名,并系统阐述了胸痹的病因病机与证候。在胸痹的病机方面,《黄帝内经》中指出气滞、血瘀、寒凝、痰饮痹阻胸中是其主要病机。《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金匮要略》中指出胸痹的病机主要为阳微阴弦,上焦阳气虚,下焦阴寒盛,其为本虚标实之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说:“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景岳全书》中说:“心腹痛证,然必以积劳积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病。”

2 李长生教授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李长生教授认为,胸痹之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是其基本病机。胸痹缓解期的病机多以本虚为主,气血阴阳俱虚是其发病的根本,其中医证型多为气阴两虚证。胸痹发作期的病机以标实为主,与气滞、血瘀、寒凝、痰浊、水饮有关,其中血瘀、痰浊的作用较为突出,其病机以气虚阴虚为本,以痰浊、血瘀痹阻胸中为标,久病入络是其最终病变。

2.1 气阴两虚证

李长生教授认为胸痹的中医证型多为气阴两虚证。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超过40 岁。《黄帝内经》中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老则肝肾亏虚,气阴两虚[3]。冠心病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耗伤气阴。此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的精神多处于紧张状态,多忧多虑,易伤心血、肝血、脾精,暗耗阴津气血,故气阴亏虚为胸痹发病之源。

2.2 痰瘀互结证

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则成血瘀。气虚则不能助脾运化水液,而变生痰饮。阴虚则如无水舟停,血行不畅,心脉痹阻。阴虚可致火旺,炼津为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故而发为胸痹。痰浊、瘀血既是胸痹的病理产物,也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两者相互影响。痰凝则血瘀,血瘀则痰难化,痰瘀互结胸中,心脉不通,故而引起本病。

2.3 阳微阴弦证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系统阐述了胸痹的病因病机和证候:“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胸中阳虚,下焦痰浊寒饮等阴邪上乘阳位,互结于胸中,阻塞气机,不通则痛。

2.4 络脉不畅证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痛久入血络,胸痹引痛。”李长生教授认为,络脉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络以通为用,邪客心络日久,由气及血、由经入络,伤及血络,导致心络瘀阻而发胸痹心痛。

3 李长生教授辨证论治冠心病的经验

3.1 益气养阴

李长生教授常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心胸隐痛(时作时休)、气短乏力、心悸(遇劳加重)、口咽干、五心烦热、易出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数。李教授临证用药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常以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以扶正祛邪,常用的方药为生脉散加减。本方中人参为君药,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肺气、健脾气、补心气,肺气足则百脉不息,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心气足则血液能环形无端;方中的麦冬为臣药,可补心气、润肺滋阴、益胃生津,人参得麦冬相助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方中的五味子为臣药,归肺经、心经、肾经,可敛肺、滋肾、养心。三药配伍,一补一清一敛,可共奏益气生津、润肺滋阴之功,使气复津生,脉得气复。

3.2 化痰活血

李长生教授认为,胸痹发作期的病机以痰瘀阻络为主,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胸闷痛或刺痛、痰多气短、肢体沉重、纳呆便溏、舌质淡暗、舌下静脉迂曲、苔厚腻、脉细涩。临证时应根据这一主要病机立方选药,兼顾祛痰与活血,祛痰则利于血行,活血则可助祛痰,直中病机。常用的方药为化瘀通脉方+ 冠心2 号方加减。化瘀通脉方由李长生教授创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院内制剂批号。其方药组成是:党参、丹参、黄连、川芎、山楂、薏苡仁、郁金、莪术、海藻。方中的丹参味苦,性微寒,可活血祛瘀,是治疗瘀血阻滞证的要药;党参味甘,性平,可健脾益气,脾气旺则生痰无源。丹参和党参共为君药,可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之功。方中的黄连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既能解除痰瘀互结脉中、日久化热之症,又可防止党参甘温壅滞、生热之弊端;莪术可破血通瘀、推陈出新、消瘀通络;川芎、山楂可活血行气、散瘀。以上四味中药共为臣药,可助君药之力,达到清热、活血、化瘀之目的。方中的海藻味咸,性寒,可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为祛痰要药;薏苡仁可健脾祛湿。这两味中药共为佐药,与君药、臣药合用,可共奏健脾除湿、祛痰、宣壅开闭之功。方中的郁金为使药,可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上述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正切中胸痹心痛痰瘀互结之病机。冠心2 号方由中医临床大家郭士魁先生创制,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组成,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该方在20 世纪70 年代被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的有效方剂。李长生教授采用化瘀通脉方配合冠心2 号方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收效显著。

3.3 宣痹通阳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李长生教授针对阳微阴弦型胸痹,善运用瓜蒌薤白类方进行治疗,以宣痹通阳。李教授根据阳微阴弦型胸痹患者病情之轻重缓急,临证时多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上述三方被称为“瓜蒌薤白剂”,其各有侧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总以宣痹通阳为治疗总则。

3.4 通络止痛

叶天士提出通络的方法有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润通络等。李长生教授临证时善运用水蛭、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达到通络的目的。“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4]。水蛭味咸、苦,性平,可破血、逐瘀、通络,其专入血分而长于逐瘀,药力迟缓而不伤正气,破瘀而不伤气血,能祛除心脉之新旧瘀血,使瘀除络通、心脉复开。地龙味咸,性寒,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与水蛭合用可驱逐脏腑经络之瘀血,祛瘀生新。

4 病案举隅

患者尹某某,男,77 岁,已退休,2021 年5月10 日初诊。主诉:阵发性胸闷、憋气11 年余,加重2 d。现病史:该患者11 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胸闷、憋喘症状,轻度活动即可诱发,发作频率约为1 次/ 周,且夜间明显,伴有全身乏力,无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其自服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服药后上述症状持续约1 min 后缓解。2015 年3 月23 日该患者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多支冠状动脉存在重度狭窄,对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冠状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3 枚。术后对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经上述治疗其病情显著改善。该患者于2 d 前自觉胸闷、憋气症状较之前加重,且伴有乏力、汗出症状(上述症状于凌晨1 点左右加重),遂前来就诊。现症见:发作性胸闷、憋气,凌晨1 点加重,伴有乏力、汗出症状,纳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暗,舌下静脉迂曲,苔白腻,脉细涩。中医诊断其病情为:胸痹,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西医诊断其病情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 术后;颈椎病。以益气养阴、化痰活血、通络止痛、宣痹通阳为主要原则对其进行治疗,处方为:西洋参10 g、麦冬15 g、醋五味子5 g、葛根20 g、丹参20 g、川芎12 g、红花6 g、赤芍10 g、三七6 g、当归20 g、薤白12 g、茯苓30 g、陈皮10 g、清半夏9 g、瓜蒌15 g、降香6 g、荜茇10 g。水冲服,每天服1 剂(由我院中药房将上述中药饮片制成颗粒剂),共服14 剂。二诊时该患者自诉胸闷、憋气症状较之前略缓解,汗多、乏力症状减轻,舌象、脉象同前。于前方中加入水蛭6 g、地龙10 g,让其再服20 剂。三诊时该患者自诉胸闷、憋气、乏力、汗多等症状均得到改善,效不更方,继续用上方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 个月。后对该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得知其诸症均得到显著改善。

按语:综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将其病情诊断为胸痹心痛病,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该患者平素饮食欠佳,耗伤气血,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邪不化,日久聚而成痰,影响血液运行,致瘀血形成。其久病入络,痰瘀互结,阻于胸中,气血运行不畅,遂发胸痹。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有关,虚实夹杂,应以益气养阴、理气化痰、活血通络、宣痹通阳为治疗原则。方中的党参、麦冬、五味子可益气养阴,丹参、川芎、红花、赤芍、三七、当归、降香可理气、活血、化瘀,瓜蒌、薤白、荜茇可宣痹通阳,半夏、陈皮、茯苓可健脾、燥湿、祛痰。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养阴、理气化痰、活血通络、宣痹通阳之功。

5 小结

李长生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以气虚阴虚为本,以痰浊、血瘀为标,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宣痹通阳、通络止痛是本病的治则。此外,胸痹患者的病机和中医证型通常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多相互交叉合并出现,虚实夹杂,临证时要做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通补兼施,方能获得良效。

猜你喜欢

胸痹通络长生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中医通法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探析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在痰瘀互阻型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桃花朵朵开
偷情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