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机制和路径研究
2022-11-26谈东华刘星翰蒋微占丽
谈东华 刘星翰 蒋微 占丽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4)
1 研究背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互联网+”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工作方式和学习模式的全方位转变。“互联网+”的新业态模式比传统模式更加便利、更加优越、更加效率、更加先进。因此,各行各业的当务之急就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做好本行业的思维模式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对教育部门来讲也是如此。
大学生是思维比较活跃的群体,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愿望更加强烈。其具有勇于挑战、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承载着政府、社会及高校的希望,因此大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意及创业的主力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可以通过各个级别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层层推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还可以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及创业引领就业。创新创业需要人才驱动,而大学生又是创新创业中最具活跃思维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社会及高校应协调一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以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促使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2 研究内容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式”教学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已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了具有差异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强调将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三者有机结合,积极利用各个专业的现有资源,同时借助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重视校企合作的资源,使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多元化。创新培养模式,增设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积极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计划大一下学期开设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大二上学期则开始专业课创业学的学习,大三安排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通过层层递进立体化的方式系统安排课程体系。
2.1.2 建立校企合作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商学院与阿里巴巴、无锡跨境网商协会、无锡跨境网商学院合作共建了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期间开展了“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三年期间累计培训学生559人,最终获得证书的学生人数为241人,其中多人在培训后进行了自主创业,在各大平台开设了网店且经营状况良好。此外,学院还引进了ebay、wish、shopee平台,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3 推广以赛促学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已经多次组织和参加了校、市、省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并且每次赛前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培训,主要涉及项目选择、产品理念、营销策略、财务分析、路演技巧等多个方面。以各级别大赛为依托,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以参加各类比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通过比赛提升其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通过努力,近两年已获得校创新创业二等奖、无锡市创新创业一等奖、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全国三等奖等诸多奖项。
2.1.4 孵化一批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落地,学院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前期先进行专业培训。然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再结合学院已有的校内外优势资源,遴选出一批有发展前景并能够落地的相关项目。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校内外导师作为辅导、以创新为核心,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帮助学生把项目落地。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创新创业的学生在ebay、shopee、速卖通等各大平台开设了多家店铺,另有学生在学校的创业园注册了多家实体公司,而且运营情况良好。
2.2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2.1 构建双师型的创新创业教学队伍
师资质量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双师型”教师又决定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将直接决定高校创新创业的质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可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另一方面需要高校自身培养符合要求的相关人才。例如,鼓励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积极推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近年来,学院已派相关专业老师去企业和市商务局挂职锻炼,最后通过了企业的最终考核并获得相应证书。
2.2.2 推广双导师的培养机制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多学科、多渠道、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来匹配。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而是通过双向选择配备双导师。一边学院导师掌握培训目标,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另一边企业导师扮演更高层次的沟通和实践指导角色。双导师制在与shopee平台的合作中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3 坚持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设置“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之前,必须先深入企业开展前期调研,对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做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才能开设科学合理的相关课程,后期教学才更具指导性与针对性。学院已根据跨境电商人才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开设了一系列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加快培养了一批具有跨境电商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
2.2.4 推行互联网思维式的授课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授课模式必须根据互联网思维进行改革,特别是对创新创业课程而言。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通过微课、慕课、直播、辅导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传授和创新创业比赛相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创新课程相结合。在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全新的教学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实践能力。
2.2.5 孵化一批创新创业的企业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为平台,在创新创业大赛的过程中,对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必须进行及时孵化。为此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孵化项目进行创业指导、帮扶、考评与成果展示。入驻方式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申请和学院推荐相结合的模式,根据提交的申请表与项目计划书,组织校内外专家全面考核通过后才能入驻。
3 研究的创新点及现有应用效果分析
3.1 研究的创新点
3.1.1 对接市场需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
市场变化多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有创新创业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对接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而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3.1.2 引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双导师”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只依赖于校内导师,因为双创能力培养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需要建立一套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联动机制,以更好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针对年级不同,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差异,可以通过双向选择来配备双导师。自有教师掌握培训目标,同时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校外导师扮演更高层次的沟通和实践指导角色。
3.1.3 加大创新型实践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创新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立足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强调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平日所学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创新精神及可塑性,大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实践人才。
3.2 现有应用效果分析
3.2.1 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学生受益面广
课程教学改革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3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阿里巴巴累计培训了学生559人,最终获得证书的学生人数为241人,其中多人在培训后进行了自主创业;shopee校企合作项目培训学生145人,其中培训结束后部分学生独立开设了网店。)
3.2.2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自主创业明显增多
无锡跨境网商协会和学院成功举办了多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双选会。每次参加人才双选会的会员企业达100多家,而且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基地孵化的人才大加赞赏。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基地孵化的学生都收到了多家企业的OFFER,学生对基地和人才双选会表示非常满意和感谢。此外,创新创业获奖的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多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进行自主创业,数量明显比以往增多。
3.2.3 加强学生自我职业认知,示范作用明显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历练,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同时也提高了其对职业的认知。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及擅长的行业,这更有利于其发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此外,对毕业生而言,也为其踏上工作岗位指明了方向。
4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4.1 强调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高低,需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围绕地区产业发展,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要坚持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人才培养不能简单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按部就班,要多听听企业的声音,构建校企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一步推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4.2 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改队伍
构建高水平的教改项目团队是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培育成功的前提,同时也能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要组建一支有责任心、有能力、敢担当的教改项目团队,首先要加强团队建设,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和负责项目,各司其职;其次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带队,在其领导下增强团队意识,才能共同保证教改项目高质量地完成;最后还必须注重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让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多参加进修和创新创业学术交流,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4.3 扩大和优化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基地是高质量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共享、示范与引领的平台,是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创新、展示和孵化的基地,具有受益面大、影响面广的作用。优秀的教学实践基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已经建立了一批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但优秀的实践基地占比不高,并且基地规模也有限,下一步在教学实践基地平台上,需要进一步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建设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4.4 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制度保障,要用好的制度来激发学生和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为那些有意愿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有用的数据和资料共享平台,目前学院已经建立了创新创业项目库,同时给予立项的项目提供指导及资金支持,实现了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同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青年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因为教改成功关键在于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