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基本经验及历史意义
2022-11-26闫国栋
闫国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在这样一个伟大光荣的历史节点上,通过回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和阐发其历史意义,有利于增进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责任担当感、现实使命感和历史方位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奋力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
“小康”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这里的“小康”蕴含百姓对富裕殷实、安定和谐生活的朴素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开启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后来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当时虽未正式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但这些探索无疑对后来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
1.第一阶段:1978—2000 年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奠基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深邃观察,开始重新思索“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问题。1979 年10 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3〕随后,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正式用“小康之家”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了“小康”这一优秀传统思想文化遗产,并贯之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将其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将“小康之家”纳入国家发展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4〕为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小康社会,党的十三大又把建设小康社会纳入“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为建设小康社会设计了时间表和任务图。2000年,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如期实现“总体小康”,这标志着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仍需继续强化巩固和持续接力奋斗。
2.第二阶段:2000—2012 年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化阶段
新世纪伊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6〕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新特征下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巩固和提升当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这次大会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5〕系统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内涵及战略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民主保障、文化繁荣、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出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覆盖领域更为全面。自此,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任务目标更加全面具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巩固和强化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力基础,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胜利。
3.第三阶段:2012—2020 年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收官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实际成效和现实进展,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明确的现实预期。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三是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五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六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七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8〕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着力推动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号令,以“钉钉子精神”的执着奋进和“敢啃硬骨头”的责任担当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工程,确保如期全面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郑重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以如期实现”。〔9〕这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胜利在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们党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满意的贺礼,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空前提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回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历程,是为了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过往的奋斗历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弄明白过去怎么样走向成功、未来怎么样继续成功,进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赢得历史主动,在新的征程上更好地继往开来,如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1.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无产阶级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首先,我们党是“小康蓝图”的设计者、建设者和奋斗者。没有党的领导,小康社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从党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日起,一代代共产党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始终保持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其次,我们党能够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可以广泛动员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有效应对小康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最后,党的领导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全面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需要党从国家层面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唯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如期高质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最高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首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始终为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下为人民谋幸福的一项长达几十年的宏伟工程,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其全部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实现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再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始终依靠人民。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汲取人民的智慧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调动亿万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生动力,紧紧依靠人民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这一伟大成就不是从天而降,更不是他人恩赐,靠的是亿万人民的齐力奋斗。
3.改革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续动力和根本基础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1〕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益于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始终把改革作为激发发展活力的总动力,勇于革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顽瘴痼疾,不断释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使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定型成熟,保证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序进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靠的是发展。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发展摆在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切实逐步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夯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力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保证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效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夯实经济基础和完善上层建筑的过程。
4.实事求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思想出发点,是关乎我们党兴衰成败的生命线。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12〕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科学确立、战略步骤的精准安排、战略举措的有效实施,都始终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基本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地推进工作。从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调整为达到“总体小康”,最后到实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我们党都是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际成效出发,逐步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涵进行提升和充实,体现了既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顺应人民群众的主观期望。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这就注定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和采取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仅从脱贫标准看,正是从我国这样一个整体状况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这既不脱离贫困实际,也不影响脱贫成色,使脱贫攻坚战如期取得了全面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使复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得以实现,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为中华民族树立一座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丰碑
(1)使中华民族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得以完全实现
“小康”社会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富裕殷实、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然而在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统治下,这只能是一种奢望和梦想。步入近代以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更没有实现小康社会所具备的现实条件。直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为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好理想社会而为之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前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面貌,抒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未有的伟大跨越,历史性地消除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中华大地到处呈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意味着中华民族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得以完全实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构筑起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主轴,以“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领导制度”的包括各种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多层次制度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为实现民族复兴创立了完善的制度保证。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设取得了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实力基础。这有力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让奋进中的中国人民更有底气志气骨气,为实现民族复兴赢得了主动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
2.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1)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4〕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提出的,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胜利。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促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展现了中国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后的美好前景,强化了全体中华儿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束手无策,感染和死亡人数激增,而我国快速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回了宝贵的时间。
(2)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5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既有高潮也有低谷,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渐进发展过程。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苏共垮台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曾一度使“马克思主义死亡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等论调甚嚣尘上,有人甚至断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也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轰然倒塌。但正如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15〕如今,一个占有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取得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完全胜利,不仅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不会被终结,而且成功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和时代性贡献,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实践创新地、发展引领地”,〔16〕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1)为人类反贫困历史谱写了中国奇迹
让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标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脱贫难度之大、困难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贫困问题得到大规模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集中力量向深度贫困宣战,以愚公移山的魄力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近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体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绝对贫困,过上了富裕殷实的好日子。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 年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17〕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中国脱贫攻坚规模之广、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世所罕见、前所未闻,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这足以彪炳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2)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扶贫脱贫的成功实践,深刻揭示了有效治理贫困的规律性认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方面,从减贫的主体看,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与凝聚社会外部合力相结合。在减贫过程中,我国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同时,我国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构建了党委负责、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脱贫攻坚格局,形成了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体系,凝聚起社会强大的外部合力。这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另一方面,从减贫的策略看,坚持精准扶贫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减贫过程中,我国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精准分析贫困群众致贫病因,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扶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18〕提高了脱贫的针对性。同时,我国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和区位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逐步总结探索出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多种扶贫模式,提高了脱贫的实效性。这为治理世界贫困难题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