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对策研究
2022-11-26张鹏胡毅
张鹏,胡毅
(辽宁教育学院,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教师队伍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因素,而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一、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优秀的教师要有先进的育人观念、扎实的知识积累、灵活的教学技巧,最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言传与身教并重,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对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根本保证
教师承担着先进思想传递的重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决支持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辅导者。这就要求教师用好课堂讲台、校园矩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颂扬中国精神。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前提保障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有着更新、更高的标准。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中流砥柱,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回应广大家长、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广大家长、人民群众在教育中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利条件
德育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带领人、创造思维的引路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养成,因此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对学生能否塑造积极向上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为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高超的业务能力,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不辱使命,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因此,师德师风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职业化发展中就包含师德的提升,而师德又是教师专业长久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当前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印发各类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加大了学校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改善。但仍然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师德规范零散化、评价考核虚假、依法执教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各主管部门的协调运行不畅,缺少有效沟通的机制。
师德师风队伍建设停滞在简单、碎片化阶段。师德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其开展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缺乏与时俱进。师德教育碎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师德教育体系贯通于整个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工作中。而且师德教育内容着重于职业道德中的共同属性部分,缺少对不同科目、不同年龄的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师德教育没有真切地发挥出提升教师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作用。
师德师风相关规范文件名目繁多,但是真正因地制宜、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的师德规范却没有形成体系。师德师风评价走过场,抓手不实,体系不全,发现问题不深究、不纠正,导致师德师风评价不能完全落实下去。甚至在一些学校,教师的职称及职位晋升只强调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忽视师德师风考核,导致部分教师放松个人师德师风素养的提升,依法执教意识薄弱,这对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贯彻和落实造成了阻碍。
(二)部分教师主体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轻视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求甚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能力较弱。个别教师理想信念缺失,存在收受礼金礼物、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认识失之偏颇的教师容易向学生传递政治导向不正确的信息和言论,进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其造成错误认知。
部分教师没能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其教育观存在短视化、功利化倾向,育人意识淡薄,重教书轻育人,片面追求知识的讲授和考试成绩,不能使用好课堂主阵地开展德育。师德师风的高标准要求与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为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挑战。
三、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一)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文件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一套从教师入职到教学管理、最后到考察在内的,完整的、系统连接教师职业生涯的制度体系,形成封闭式的管理目标,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配,形成一个反馈畅通、反应迅速、责任清晰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通过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等方式,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科研任务、学生管理等工作密切相连,通过岗前培训、老带新等形式,做到思想上积极向上、教学能力着力提升、生活中热切关怀,使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教师中不断绵延、不断发扬。
二是要坚持正面引导激励与反面警示惩戒并重。建立健全师德监察惩戒机制,明确师德师风负面行为清单,设置师德失范曝光信息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对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失德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强化督查约束,拓宽师德反馈渠道,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络信息舆情监测中心、学生评课制度和监察部门的作用,聘用家长志愿者和社会福利机构人员作为监督员,构建线上线下、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师德状况监督和处理制度。
(二)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要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行动者。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监督督查作用和凝聚全体师生的基础作用,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支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监督服务等工作充分结合,推动二者共同前行。
二是要狠抓落实教职工政治思想学习制度,注重加强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将重要教育政策理论知识同教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根植思想、形成自觉,不断增强从业道德和工作职责。
(三)着力激发主体意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一是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入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发挥文化对师德师风的涵养功能。在举行教师节表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退休教职工荣退仪式等活动中挖掘师德师风元素,使尊师重道的观念深入人心。选树典型,突显榜样引领,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对教师的心灵感触和精神感召,使师德成为教师内在的价值追求,营造遵德守德的氛围,弘扬尊师的风气。
二是要支持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要对“教育惩戒”问题进行仔细确认,对适用的惩戒措施加强指引,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提供相关的制度标准。尤其是学生家长或他人因为教师正确履行教学行为而对教师进行辱骂、肢体侵犯,或利用自媒体传播不实言论,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诽谤等行为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侵权者追究相关责任,及时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彰显教师队伍的正面形象。
三是要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常行使相关权力,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及教学能力水平,激发师德建设内驱力。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业绩奖励,多种方法结合,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注重对教师工作的鼓励和关心,当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困惑和困难时,相关部门会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着力创新师德教育,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实效
一是要坚持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将师德建设要求贯穿教师发展管理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纳入全体教职工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教育背景等各类教师精准施策,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把师德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切实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
二是要将师德教育与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借助榜样带动、场景模拟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和契机,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定期搜集师德失范案例,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底线意识。
总之,我们要从教师思想政治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尊敬师长、注重教学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师德建设的主体意识,为师德建设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提升,为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