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铁路基层站段需求的大学生培养质量及使用对策研究

2022-11-26楼小平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路岗位基层

楼小平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乔司站,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年来,随着铁路公司制改革、市场化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铁路基层站段的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结构、人才机制等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新应变,实现“人才兴路”目标,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课题要研究和探索。

一、当前铁路企业录用大学生的特点

1.自身性格能力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

近几年毕业进入铁路企业的大学生多为“90后”,基本上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在家中缺乏独立意识。进入工作环境后,很多人由于管理的规范化、对工作环境的陌生以及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时无法适应从一名学生到铁路职工的身份转变,导致无法安心工作。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缺乏经验,尚不能及时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无法客观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不能把握好观念上的差异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基层站段的需要。

2.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匹配

当前铁路基层站段的人才分布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铁路企业系统内的老职工,学历较低、工作年限较长、工作经验丰富;二是中专、技校等学校毕业的职工,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三是铁路专业或相关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在基层站段职工中所占比例较少。目前,大多数铁路院校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时段内,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学的理论知识短时间无法与生产现场实际作业内容有效融合,距离工作岗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3.现实工作与美好理想存在差距

初入铁路企业的大学生,对一线的工作性质和技术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一部分人对工作抱有一定幻想,认为未来的工作环境要舒适,薪酬待遇水平要高,工作劳动强度要低,只求安逸不讲付出。有的大学生安于现状,无法较好地适应基层岗位的工作环境,怨天尤人,缺乏对业务学习与钻研的积极性。有的大学生缺乏敬业奉献精神,比较看重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在基层工作期间,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自己想象差距太大,对工作环境、夜班劳累强度不能适应,无法安心踏实工作。铁路企业薪酬待遇又相对较低,存在“平均主义”现象,与自己内心理想化的标准相距甚远,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二、探究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养管理意识淡薄

现阶段,大部分铁路基层站段基于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在管理方面过分强调生产经营,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基层站段的现行培养计划,基本都是放在基层学习,没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造成大学生职业发展方式单一、培养目的不明确、培养周期过长,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利于培养年轻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年轻大学生的资历、沟通等综合能力难以支撑重要岗位的要求。

在大学生见习期间,绝大部分车间管理人员忽视了二级教育的重要性,致使大学生在见习期间学不到应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大学生初期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质有效的实作、应急培养内容,存在着“重管理、轻实作”的错误观念,导致大学生在技术生产实践中存在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欠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拔使用方式随意

铁路基层站段在对见习期结束的大学生进行定职定级岗位分配时,较少考虑所学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而是哪个单位、工种、车间、班组需要人,就考虑把大学生放到哪里去,使其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在后续的培养使用阶段,又缺乏相应的提升职称、调动岗位的切实方案,致使出现部分大学生在偏远车间、班组或是在同一岗位滞留时间偏长的现象,使其产生被冷落和遗忘的感觉。

经历结构上具有复合经历、多岗位锻炼的大学生数量不多,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上用心用力不够,导致产生干部队伍接续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在大学生的选拔使用过程中,论资排辈、拔苗助长等不良倾向,容易挫伤要求上进且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抬头望、坐着等、熬年头”想法,或造成“先天营养不良”的大学生无法担负重任的局面。

3.追踪评价机制笼统

在对铁路基层站段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人事部门对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情况缺少清晰具体的评价机制,无法对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等进行评价分析,不能够有效调配大学生人力资源。车间、班组管理人员忽视了追踪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只停留于大学生日常见习、学习锻炼、岗位晋升的表面记录工作。

此外,目前大部分铁路企业的老职工都认为大学生在基层车间、班组只是进行短暂的实习熟悉,用不了多久就会到机关任职,和大学生一起工作还要为他们的安全操心,因此在“传帮带”方面缺乏力度和热度。对此,人事部门未建立相应的追踪评价机制,不能对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致使无法督促车间、班组管理人员注意或改进相应方面的教育、培养方式。

三、优化铁路企业大学生培养使用的对策

1.德才并举,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经常开展各种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深化党史、新中国史、铁路发展史等的教育,将先进人物、劳模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分享给青年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对党、新中国以及铁路历史文化深度认同,帮助筑牢正确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立足本岗、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其能够从心底接受铁路企业的培养工作。

围绕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以及如何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加强了解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分析心理波动原因,及时解除不良心理,同时要提高全局意识,使青年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利用大学生座谈会和日常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时机,为大学生正确解读现有培养使用的相关政策制度,准确把握“大学毕业生是铁路运输生产一线作业岗位重要来源”及“当前铁路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急需补充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的定位,广泛宣传“因才适用”“人岗适配”的人才使用导向。

2.整章建制,从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管理力度和服务水平

大学生早期培养应按照见习学习、生产实践和学习锻炼三个阶段分段实施,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见习学习要通过对主要岗位见习,使其全面了解工作环境、生产特点、关键作业环节、岗位职责。生产实践安排大学生在运输一线主要操作技能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专业理论与现场实际进一步结合,具备岗位任职资格。学习锻炼安排大学生在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或相近岗位进行多岗位锻炼,培养技术攻关、组织决策和综合管理能力。

优化早期跟踪培养制度,由干部人事部门牵头,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标准,出台工作考评办法,明确各科室和车间、班组在大学生早期培养、管理、考评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形成入职、跟班学习、实践操作、考核评价的完整体系,提高培养管理水平。提升政治素质考察质量,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重要任务攻坚中考察识别,扩大反向测评范围,更加精准识人用人。

出台实行大学生管理的具体办法,从制度上明确大学毕业生从现场一线到车间管理岗位、机关工作,需要具备“主专业从低到高业务熟练(纵向精通),相关专业了解熟悉(横向通达)”的前提条件,并采用“考试+考评+讨论”确定人才选拔使用的方法,改进实施优才计划,做大人才“蓄水池”。

3.齐抓共管,从源头上盘活大学生人员分配和资源使用

当前铁路改革发展的形势,对人才需求多样化、专业化、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生产技能人才,更需要懂管理、善策划、会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对此,大学生早期培养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组织联合作战,才能达到深化培养的目的。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在现场培养锻炼过程中,站段主要领导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组织人事部门要针对每名大学生特点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建立综合考评制度、追踪评价机制,并穿针引线当好“红娘”,抓好落实;职教部门要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培训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实作技能培训;一线车间、班组要把培养大学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关心其工作、生活和学习,安排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职工进行手把手帮教,使之尽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全覆盖、周期性开展大学生专项调研,强化复合历练和跟踪培养,对符合条件的优先选拔。深化人才培养计划,坚持挂实职、担实责,防止“镀金”“打杂”,提高大学毕业生业务学习和实作锻炼的主动性,帮助克服现场工作期间的迷惘和无助。

建立并推进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优秀职工“两支队伍”分头同步建设,促进人才成长。一方面,可以让大学毕业生看到成长的空间,又感受到不进则退的危机;另一方面,把大学毕业生和其他职工的提拔使用区分开来,明确大学毕业生培养工作“统一于人才队伍建设整体,区别于优秀职工提拔使用”的政策指向,形成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优秀职工提拔使用“齐头并进、竞争发展”的生动局面。

4.搭建平台,从关键点推进大学生实践锻炼和成长成才

采用多元化锻炼方式为大学生们提供舞台,促进进步成才。通过加强送培送学积极搭建业务学习平台,由站段专业职能部门、职教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牵头组建“规章问答”和“实作演练”等兴趣小组,指定专人组织运作,吸收大学毕业生和有兴趣的职工参加,提高实作水平,促进个人业务技能学习。在此基础上,选拔业务理论与实作技能“双过关”的大学生参加国铁集团、集团公司的技术比武,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提升自我价值的认可;通过送外培训,积极输送优秀青年大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培训班;通过“师带徒”培养,让优秀青年大学生与业务精湛的业务骨干签订师徒协议,加快优秀大学生的成长;通过推动“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报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技师”“工程师”职业资格;通过“压担子”训练,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安排大学生参与相关的企业QC攻关课题;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大学生直接由站段班子成员进行“一带一”式的帮教培养,并安排在相对困难的岗位任职锻炼。

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梯次加大培养选拔力度,根据实际选拔任用一批,适时储备一批,使大学生培养选拔形成源源不断、波浪式推进的良好态势。发挥“百千万人才”“三支队伍”牵引作用,培养汇聚更多骨干精英。对于在高等级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大学生,依据等级和成绩建立梯队培养破格使用规划,作为提拔使用的优先对象,并积极创造条件,先行安排挂职锻炼,为其成长成才搭建好平台。

要构建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竞争平台。在择优竞聘之中,改进考察方式方法,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学生走上合适岗位,得到重用。

目前,铁路基层站段在大学生培养和使用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站段要想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的培养使用。唯有优化培养理念、紧贴站段需求、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大学生素质、发挥大学生优势,才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队伍的内生动力,为铁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铁路岗位基层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