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疫话语的文化维度
——基于评价理论的积极话语分析

2022-11-26李子吟

岭南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话语抗疫建构

李子吟

(天津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天津 300457)

一、引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球抗疫树立了典范。本文结合这一时代语境,从文化维度对中国的抗疫话语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以期探讨中国抗疫话语所反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核。

积极话语分析是在话语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福柯的话语理论、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实践论以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等理论都表明,话语对社会现实具有建构作用。福柯的“话语”不是作为整体的抽象语言系统,也不仅仅是一组涉及表征的符号,而是一种深度嵌入到社会当中并与之形成内在互动的实践活动,一种旨在产生特定行为效果和意义的建构活动。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大量客观语料的研究,阐释了话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权力关系,对社会矛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批评话语分析过于重视批判,以消极的态度对社会矛盾进行解构,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针对这一不足,语言学家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旨在“以建设性的方式使用权力”[1],“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2]。在语料的选择上,积极话语分析特别注重语篇涉及的领域,格外关注“外交、斡旋、谈判、会议和咨询等语篇”[3],提倡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在全球合作抗击疫情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的抗疫话语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从文化维度阐明中国话语的建构作用,正是积极话语分析的宗旨之所在。

积极话语分析作为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其指导思想和动机与批评话语分析是相通的。不同之处在于,积极话语分析主张以积极的态度研究“好消息”,并藉此论证积极话语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作用。在分析方法上,研究者主要以评价系统为分析框架,评价系统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次系统构成,其中态度系统最为重要,与积极话语分析的关系最为密切。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用以传达言说主体的情感态度,判断系统用以反映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鉴赏系统则用以表达言说主体的反应、构成和价值。[4]

评价理论主要被应用在对某一具体语料的分析上,因而往往只具有语言学的意义,未能达到阐释的高度。探索话语与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将话语置于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之中。话语历史分析方法能够在这一点上弥补评价理论的不足,该研究方法主张在社会政治语境中对话语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超越纯文本话语的范畴,揭示话语蕴藏的深层含义。因此,本文延续话语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指导思想,结合评价理论和话语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中国抗疫话语中的文化内容,对文本层面的抗疫物资寄语和非文本层面的文化认同等话语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中国话语体系在文化维度上的建构,揭示话语传递的态度意义和话语建构的中国形象。结合本文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感系统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抗疫话语的情感态度,判断系统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品德,鉴赏系统的研究则着眼于中国对疫情本身以及抗疫行动和结果的评价。

二、中国抗疫话语的情感资源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积极话语分析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评价框架,在各个系统的协同作用下,评价意义得以产生并被传达。我们关注语篇中积极向善的人际意义韵律[5]70,首先关注的便是作为其实现手段的词汇和语法表达。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日本HSK事务局向湖北捐赠了一批物资,上面非常用心地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我们带来了最初的感动。这一诗意的表达,让人们在无比艰难的境遇中,仍然能够从文字中汲取到温暖和力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后续国内疫情基本稳定,而海外疫情日渐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开始将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国。中国选择以诗文名句作为抗疫物资的寄语,在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也展现了深沉的文化底蕴,传递出中国对各国表示支持和帮助、寻求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中国运往日本物资上的寄语大多直接摘自诗文名篇。辽宁向日本北海道捐赠的物资上写着“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前两句源于达摩渡江的传说,后两句则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为“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意思是人们出入劳作时相互陪伴,抵御盗寇时互相帮助,有疾病事故时互相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出现在物资上的其他诗文还有“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化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了两国人民同舟共济的真情。此外还有“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出自宋代赵蕃的《学诗诗》,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语境下,表达了各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情感;以及战国诗人屈原《橘颂》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意为长结友谊,不离不弃,展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姿态。

中国运往韩国物资上的寄语多数出自韩国诗人和学者的作品。中方捐赠的首批医疗物资上悬挂着中韩文标识“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选自韩国诗人许筠的《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大朝》,寓意中韩两国肝胆相照、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援助大邱的抗疫物资上写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意为道义相通,不会因为国家不同而产生距离。虽然国籍有别,但是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感应可以是一致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与韩国人民携手并肩抗击疫情的决心。这句话出自新罗学者崔致远的《双磎寺真鉴禅师碑铭》,全部由汉语书写,实物如今仍然保存在韩国。崔致远在中国生活过16年,曾任淮南节度使幕僚,他在扬州期间所写的诗文结成了一部《桂苑笔耕集》,是朝鲜半岛汉语文学非常重要的开创性作品。此外,辽宁运往韩国的援助物资上写着“岁寒松柏,长毋相忘”,这句话的作者是朝鲜王朝时期著名学者金正喜,寓意中韩人民如同屹立寒冬的松柏,守望相助,表达了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情谊。

在东亚文化圈之外,中国向欧洲国家提供的抗疫物资上也书写着能够唤起两国共鸣的诗意表达。中国运往法国的物资上写着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为“团结定能胜利”,中文寄语“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则出自三国谯周的《谯子·齐交》,意为如果坚持正确的交友之道,那么即使双方远隔千里,友谊也会比金石还要坚实。中国运往意大利的物资上也印有对方耳熟能详的名句,“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即出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图兰朵》,表达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期盼。中文寄语“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节选自明代文学家李日华的《赠大西国高士利玛窦其二》,意思是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真正的春天早日来临。中国捐赠给英国的物资上印有“披头士”乐队创始成员演唱的一句歌词,鼓励所有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中文寄语则有“万里比邻,民胞物与”,前一句节选自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中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后一句改编自宋代张载《西铭》中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体现了各国人民在疫情面前守望相助的真情。

这些文字历经千年,跨越国界,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会为之感动,是因为人类的共情。不同文明发展的道路千差万别,但总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与价值能够为全人类所接受,正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6]1。当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在表层文化上受阻时,更应该去挖掘文化深层能够引起共鸣的部分。抗疫物资的话语建构中含有大量和谐、赞赏和向善的因素,表现出一种积极友好的态度,反映了中国为建构一个“宽松、和解、共处”[3]的人类社会而作出的努力。近年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的误解,常常源于东西文明价值体系与对话方式的根本差异,我们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新叙述古老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语言和文字,可以为我们搭建沟通的桥梁。

中文的优美与魅力,集中反映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无论是抗疫战场上“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守望相助,还是奥运赛场上“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传承超越,都是中华民族内在品格的反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古典诗词,体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古今中外的心灵相通,达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温情的共振。语言文字背后承载的文化是有力量的,而且是一种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在历史的变迁和虚无面前,人类时常感到渺小和无力。但是古典诗词,以及更多的文化遗产,是变化无常的现实洪流中潜藏的某种永恒,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信念,也能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感受到同样的温暖和慰藉,这正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意表达。

三、中国抗疫话语的判断资源

判断系统所涉及的道德、法律或宗教评判标准,与行为主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判断资源能够反映行为主体的内在品格。疫情爆发之初,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群体曾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没有充足准备时间的情况下,身处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迅速制定了周密的爱心捐赠计划,将大量口罩等防护用品运回国内,为抗击疫情默默努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精神和共克时艰的责任感。而在国内疫情日趋平稳、防控境外输入压力渐增的情况下,这一群体又因极个别人的不良行为而招致非议。判断系统是对主体行为和言辞的批评或表扬的描述,以留学生群体为切入点,通过判断系统对中国抗疫话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身文化认同的建构。留学生面对的,不仅是一场与病毒的战役,更是一场为国发声、消除国际误解的战役,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

话语建构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话语体系反映了主体通过符号系统建立的表达与接受、评价与认同等认知关系,文化认同即是一种话语实践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形成十分复杂,其基础是多元的,包括生理上的相似性、共同的文化实践和共同的历史记忆等。[7]1-14文化自我往往是在面对他者时凸显的,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差异相遇的平台,使文化认同的困惑更容易浮现出来。当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常常会产生文化上的不适应,我们称之为“文化冲击”。文化冲击造成的影响,有时是文化认同的动摇和游移,有时是更加坚定的文化固守。对于任何人来说,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都必然留下深刻的烙印,为个体的自我存在、保全和维系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取向。但是,在与异质文化相遇时,这种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心理取向也埋下了冲突和不适应的伏笔。作为行走于两种文化环境中的群体,留学生遭遇的文化冲击有时尤为明显。

然而,从长远来看,文化冲击更接近于一种暂时的烦恼。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在异国他乡的学习只是人生经历中的短暂一程。对于学成归国的留学生而言,在异质文化中生活实际上相当于一种行游,为自己提供了在某种不断循环的“文化冲击”和“文化固守”的过程中,重新确认自身文化认同的方式。相比之下,如何接受异质文化带来的冲击,吸纳异质文化之所长,将其融入自己固有的认知体系当中,在不断的协商中调整和建构自己的文化认同,是留学生面临的更为长期的问题。网络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对很多人而言,出国之前,国是state(国家);出国之后,国是civilization(文明)。”当家与国从地理上的概念转变为文化上的概念时,最重要的是对自身文化认同的重新确认,并对此进行言说。

回望历史,前贤们的文化选择已经为当下的留学生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他的自传《西学东渐记》中说到:“我的爱国精神和对同胞的热爱都不曾衰减;正好相反,这些都由于同情心而更加强了。”[8]1容闳把幼童留美计划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这是他对中国永恒热爱的表现。虽然他的教育计划夭折了,但是薪尽火传,开启了近代史上的留学浪潮,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遥想百余年前,第一批留美学生远赴重洋,负笈他邦,归国后成为了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晚清留学生出国时的宣言,今日读来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变迁成为常态,个人认同也随之游移。但是在变动不居的表层文化之下,文化的核心内容却历久弥坚,那也正是我们力量和信仰的来源。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其真能于思想史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9]252学术如此,个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在兼采众长的同时,亦不能忘却本源。

作为历史传统的延续和时代精神的表达,留学生群体的话语实践展现出了为建构一个“宽松、和解、共处”的人类社会所作的努力。面对海外华人在当地遭受的歧视甚至暴力行为,以及部分媒体的不实报道,许多留学生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我不是病毒#”的词条,在这一标签下对曲解和歧视的言论表示抗议。身处疫情战役中的留学生意识到,只向祖国捐赠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语境下,在中国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代价、作出巨大贡献的情况下,那些被曲解的、甚至是不实的一面之词应该被纠正。这些默默努力的留学生,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在国际舆论场上捍卫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对留学生群体来说,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确认自身的文化认同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它往往比战争、革命、暴动来得更要剧烈。因为它直接打击了文明的核心和所有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类本身,打击了他们的身体,打击了他们的心灵。”[10]5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很容易感到心灵无处安顿,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对自身和社会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而信息网络的空前发达,也增加了人们甄别和辨识信息的难度,不免会对自身或是外界环境产生质疑。面对是非争论引起的思绪混乱,对于悲伤恐惧造成的精神危机,历史经验、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予以纾解。内省于心,寻求文化的力量,能够帮助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通过对自我和他者行为的审视,主体可以对行为规范和评价认同等认知关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判断资源也由此反映了主体的内在品格。

四、中国抗疫话语的鉴赏资源

中国抗疫话语的鉴赏资源包括对疫情本身的评价、对抗击疫情行为的评价和对抗击疫情结果的评价。在全球抗疫的语境中,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行为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赞扬,这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解读各国对中国抗疫的评价话语,我们可以看到话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话语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是一致的。鉴赏资源反映出,中国通过抗疫话语建构起了一个有能力、肯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并以其人文关怀为全球抗疫行动树立了典范,传递出中国话语所蕴藉的人文精神。

人类普遍的疾病体验往往与社会思潮相互纠缠,从而产生意义深远的交会。学者陈来曾指出:“重大疫情带来的生命危机确实以极端的方式逼显出,什么是人的本然的存在,什么是人的本然生命,揭示出了人在本然生命上的平等。”[11]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极端情况下,人类所有附加的社会属性都失去了意义,重要的只有其本身的存在。面对疫情,中国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不仅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也唤起了人文精神的觉醒。为了从源头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链,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防控与救治举措,包括对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武汉实施管控,及时组织各方力量驰援湖北,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专门医院,紧急建设多所方舱医院等,无不体现了为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态度。通过抗疫话语,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得以建构,以人为本也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被呈现。

为防止疫情扩散,各国采取了旅行警告、封锁边境等措施,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疫情对全球化造成了实质上的沉重打击。但是地理上的阻碍不应该成为精神上的隔阂,携手共渡难关才是人类文明的应有之义。在全球抗击疫情阶段,各国尤其是大国有责任为全球抗疫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以邻为壑,委过于人,散播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言论,只会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令世界人民寒心。现代社会有国别和人种之分,但无人民的高低贵贱之别,天下是人类社会与世间万物的整体,全人类的命运理应休戚与共。山川虽异域,风月却同天,疫情肆虐之际,正是人类社会共克时艰之时,急需对“天下一家”的认同。面对疫情,中国政府不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下达了“封城”指令,为国际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中国人民更是以深沉炽烈的爱国情怀筑起了抗疫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的统一”[12]。这种天下为公的大爱情怀,一直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着“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的哲学伦理基础,传统文人士大夫始终心怀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跨越千年。从“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判断,这种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西方的思想家也曾构想过人类未来的美好蓝图,也有过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但西方社会最终还是被裹挟于物质文明和利己主义的洪流之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最终是价值的差异,中华文化选择了民胞物与、和谐共荣,这种世间万物命运与共的价值判断,应该为全世界有识之士所认可。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言:“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13]345

当然,在重述先贤们的智慧和对中国的防疫工作加以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各国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不能妄自尊大。以人为本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文化底色,和而不同则是我们千年来的行事标准。针对疫情的处理方式,深刻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归根结底,人的本然生命是抽离社会文化符号之后得出的一种哲学认识,人的生存方式要与物质文明基础和社会文化理念相一致。因此,各国的处理方式都有其现实考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应一概而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文化的深层共鸣消除误解和敌意,共同应对当下和未来的种种挑战。

随着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更新,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的信息载体成为当下主流的传播方式。然而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不乏各类泛娱乐化的内容,有识之士因而常常感慨世风日下,叹息消费主义的浮华和现代媒体的不堪。但是,我们也不必一味讨伐商业文化、贪恋旧时月色,毕竟“伤春悲秋无补于振兴尊严,积极感受春寒、体认秋凉,才是永不过时的个人净化的动力”[14]92。唯有与时俱进的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才能经受住时代的淘洗,不至于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新媒体是与我们时代的生存方式相符合的,也应参与到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当中。讲好中国故事,应当“由官方视角向平民视角转向,由宏大叙事向具象叙事转向,由专业媒体向社交媒体转向,由刻意宣传向自然展示转向”[15]。话语体系凝练地反映了中国的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是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旨归。

五、结语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话语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维度对中国抗疫话语进行了积极话语分析,探讨了话语传递的情感、态度和话语建构的中国形象。研究表明,中国抗疫话语在文本层面和非文本层面的建构,符合积极话语分析以建设性的方式使用权力的主张。中国的抗疫话语通过大量积极、正面、向善的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建构起了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充满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具有大国风范和担当的国家形象。当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抗疫工作也存在一些反对之声,疫情防控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都可以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话语抗疫建构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画与理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