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分析

2022-11-26殷宗云

当代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低密度门静脉肝细胞

殷宗云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CT室,江西 九江 332000)

近年来,在病毒影响、环境改变与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肝细胞癌发病率日益升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通常情况下,肝细胞癌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出现消瘦、腹水与肝痛等症状时[1],说明病情已进展为晚期。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细胞癌患者病情的方法较多,如B超检查、CT检查等,虽然B超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但人体肠道、腹腔中含有的气体易降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CT检查包括平扫、增强扫描两种方式,前者是在不使用增强剂的情况下单一扫描患者病变部位,后者则是应用多层螺旋CT并静脉注射造影剂,对患者病变血流情况进行观察[2],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0.31±5.27)岁。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因乏力、腹部不适、肝痛等症状入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代谢性疾病者,如坏血病、肾衰竭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CT扫描禁忌证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仪器为东芝TOSHIBAAquilion 16 CT(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首先患者禁食6 h,在检查过程中保持仰卧位,以“先头后足”的方式进床,并设置扫描范围为膈顶至髂前上棘;其次,为患者进行平扫,平扫参数设置:管电流170 mA,矩阵512×512,管电压100~120 kV,层厚3~5 mm,螺距1,准直0.625 mm×64,在平扫过程中做好相应记录。最后,进行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上肢静脉注射80~100 ml碘海醇,注射速度控制在3 ml/s,医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闭气,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在对比剂注射结束后25~30 s扫描动脉期,35~60 s后扫描门静脉期,3~5 min后扫描延迟期,再次为患者进行检查,视情况延长扫描时间。由本院2名资深医师负责对检查图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检出情况,包括病灶个数、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等,同时观察平扫与增强扫描时病灶表现,并记录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病灶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肝细胞癌患者检出情况 40例患者中,共检出65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3例(57.50%),多发病灶17例(42.50%);病灶部位:肝左叶25例(62.50%),肝右叶15例(37.50%);病灶形态:类圆形或圆形27例(67.50%),不规则13例(32.50%);病灶大小:直径<3 cm为30个(46.15%),直径≥3 cm为35个(53.85%)。

CT平扫情况:患者病灶在平扫过程中以稍低密度为主要表现;65个病灶中,低密度病灶43个,其中密度不均匀22个,密度均匀21个;高密度病灶10个;等密度病灶12个。

增强扫描情况:患者行增强扫描时,以动脉期强化为主要表现;在肝动脉期,高密度病灶共55个,其中不均匀强化29个,均匀强化26个,未见强化10个;在门静脉期,低密度病灶共46个,高密度3个,等密度16个;在延迟期,65个病灶均呈现出低密度。

2.2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出情况 动静脉、门静脉期、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95.38%(62/65)、81.54 %(53/65)、89.23%(58/65)。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内发挥代谢功能的主要器官,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具有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等特点[3],不仅诊断难度大,而且大部分患者因肝痛与腹水等症状入院就诊时,病情已进展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肝细胞癌患者对临床治疗、预后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是临床上广泛用于诊断腹部疾病患者病情的影像学手段。因肝细胞癌病灶早期较小,应用CT平扫检查时,难以显示出病灶,或是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易误诊。相对于CT平扫而言,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扫描迅速、可连续扫描、扫描范围大等特点[4],在扫描整个肝脏的过程中,仅需患者屏气1次即可完成相关操作,可避免胃肠蠕动、呼吸等因素造成伪影而降低图像质量[5]。通常情况下,为患者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扫描后,将对比剂的动态循环过程中分为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对比剂注射后血管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血管最佳强化期时进行扫描,可提高血管显示率[6],以便进一步观察患者病灶情况。与此同时,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在不同时间观察肿瘤、邻近组织的特点,此外,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先进、全面等特点的三维建模系统,医护人员对患者病灶进行大范围薄层扫描,即可综合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以便医护人员基于病变部位、组织病态等信息明确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共检出65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3例(57.50%),多发病灶17例(42.50%);病灶部位:肝左叶25例(62.50%),肝右叶15例(37.50%);病灶形态:类圆形或圆形27例(67.50%),不规则13例(32.50%);病灶大小:直径<3 cm为30个(46.15%),直径≥3 cm为35个(53.85%)。40例患者病灶在平扫过程中以稍低密度为主要表现,行增强扫描时,病灶则以动脉期强化为主要表现。以上结果表明,肝细胞癌患者在CT平扫、增强扫描时病灶呈现不同特征,可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提供依据。同时,MSCT增强扫描属于非损伤性技术,扫描过程中获取的高质量图像,有利于清晰显示出细小病灶,避免发生漏诊或误诊。

本研究结果显示,65个病灶,动静脉、门静脉期、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95.38%(62/65)、81.54%(53/65)、89.23%(58/65)。与张海涛[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病灶检出率。分析原因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肝动脉供血密切相关[8],在扫描肝脏实质的过程中,患者病灶处于肝动脉期时会显著强化,呈高密度表现,且肿瘤血管扭曲、变粗,此时进一步观察可见肝实质与肿瘤间存在显著差异;进入门静脉期时,病灶密度会随之下降,直至延迟期表现出低密度,动脉期、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呈现的速升速降曲线特征[9],可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此外,临床诊断工作后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不仅显著提高扫描速度,有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完成三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与延迟期)扫描操作,而且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后期处理功能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病灶与患者周围组织、血管间的空间关系[10],显著提高病灶检出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患者病情,有利于医护人员根据检查图像与肿瘤密度情况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低密度门静脉肝细胞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