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的应用进展

2022-11-26徐英妃陆思思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母婴产后产妇

徐英妃 陆思思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535000)

产后抑郁指的是产妇在结束分娩之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包含焦虑、激惹、恐惧、难过、过分担心自身或婴儿健康等,会使其丧失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1]。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女性的社会责任相应转变,长时间于高压状态下能引发产后抑郁,该病已经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产后抑郁出现是多方面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各类因素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产后抑郁出现,确保产妇身心健康[2]。本文综述了产后抑郁出现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应用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1 产后抑郁患病率和危害性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且影响人群广泛。据有关资料显示[3],产后抑郁于临床上的患病率在13.1-16.3%,再次妊娠产妇中复发率高达20-30%,特别是以往伴经前综合征者更为多见。产后抑郁不但会对产妇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会影响产妇对婴儿的照护能力,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和行为发展[4]。于抑郁情绪影响下,产妇的泌乳时间延迟,分泌的乳汁量降低,不利于婴幼儿身体发育和认知、情感及行为发展,是新生儿有关猝死综合征出现的重要因素[5]。产后抑郁属于一个重要心理健康问题,对妇女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夫妻关系、整个家庭乃至社会。产妇于抑郁状态下机体中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量明显降低,引发宫缩乏力,进而能引起产后出血[6]。自身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出现障碍,失去热情和信心,甚至产生自杀现象。

2 产后抑郁有关危险因素

2.1 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包含遗传因素和激素分泌等。抑郁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遗传因素,但具体遗传机制目前未全部明确,伴遗传病史可能会对产妇个性产生影响,使其患病率升高。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分娩后24h,机体内激素含量出现较大波动,导致神经递质的分泌状态改变,大脑处在异常兴奋状态,这是出现产后抑郁的重要生物学基础[7]。有调查发现[8],雌激素变化能使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当中的儿茶酚胺量降低,影响到神经递质改变,会使产妇产生情绪波动,最终引发抑郁症状。结束分娩之后产妇的血甲状腺素量下降,T3<140ng/mL 的产妇属于产后抑郁高危人群,而甲状腺功能降低可能是引发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9]。

2.2 社会心理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主要包含缺乏社会支持、婚姻状态不佳、当前生活事件、母婴并发症、产前不良情绪和以往伴随精神病史等。周桂兰[10]等分析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之后得出,占据前20 位的危险因素涉及:夫妻间关系不佳、分娩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机体中激素变化、缺乏社会支持、过度关注新生儿性别、不满当前的经济条件、产妇个性比较敏感、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分娩方法、孕期或者产前伴随负面情绪、伴随并发症、适应母婴角色不良、年龄超出35 岁、分娩结局差、工作压力高、伴家族或精神病史、医护人员态度、害怕疼痛、婴儿的健康状态不佳、不满当前居住条件等,其中夫妻关系不佳占据首位。陈晨[11]等发现,孕期焦虑及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重要的预测因子,有35%左右孕期伴随焦虑或者抑郁情绪的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因此,在产前给产妇普及产后抑郁有关知识,要求身边家属特别是丈夫在产褥期尽量减轻对产妇的刺激,可减少产后抑郁的出现。

3 产后抑郁有关护理干预方法

3.1 产前干预 重视孕期教育:从产检开始,为产妇普及孕期的正常心理变化与分娩知识,协助其掌握分娩的具体过程。对其存在的疑问进行积极解答,使其获得卫生保健知识,充分掌握自身机体情况,能正确面对孕期以及分娩期间的不适,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开设母婴课堂,通过多媒体、图谱等帮助孕妇熟练掌握哺乳、为婴儿洗澡及换尿布的方法,使其顺利过渡至母亲的角色。做好胎儿监测工作,尽早观察到畸形儿,以免畸形儿出生对产妇造成心理上的严重打击[12]。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孕妇进入病区后医护人员应通过热情态度迎接,详细讲解病区中环境、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等,主张导乐陪产,给产妇开展基本的分娩知识宣教,主动和其交谈,积极解答孕妇和其家属的疑问,对存在不良情绪者加以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将其情绪维持在平稳状态。在分娩之前带领产妇至产科病房中参观,熟悉环境,形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13]。

3.2 产时干预 导乐分娩:导乐分娩指的是由1 名经验丰富助产士全程陪伴产妇协助其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做好其指导和心理支持。谢玉珍[14]认为,在导乐分娩过程中应给产妇播放其喜爱的节目或者音乐,营造起舒适的分娩氛围,分散其注意力;为产妇提供关心及体贴,协助其饮水、进食、擦汗以及如厕等,主动和其交流沟通,尽可能予以生理、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为丈夫及家属开展宣教,讲解夫妻关系和谐、有效关心及支持在促进分娩和维护母婴健康中的作用,使家属积极参与分娩期间有关护理活动;临产时,能由助产士与丈夫一起陪同,适时开展抚摸,帮助产妇正确利用自身腹压,同时加以无痛分娩有关技术,以减轻其疼痛程度。倾听及讨论:倾听及讨论是指分娩后助产士与产妇回顾整个分娩过程和经历,说明产妇对分娩表现出的各类反应是正常情感改变,同时指导其掌握初为人母的方法。张庆云[15]发现,通过心理咨询和形态训练均可缓解产后抑郁。

3.3 产后干预 心理护理:产妇在分娩期间耗费大量体力,常处在疲劳状态,加上剖宫产切口位置疼痛,需要保证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需给产妇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利用护理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适时开展心理干预,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田玲[16]认为,产后抑郁的护理目的主要在于防止产妇自杀。因此,需尽量达到尽早识别与防范,早期发现并做好自杀预测,警惕产妇产生自杀相关的反常行为。在护理过程中,需尽可能将各项操作集中,做好母乳喂养有关益处宣传,协助产妇掌握具体的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抚触方式,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产后引导产妇尽早进行锻炼,以促进其子宫复旧,恢复其腹肌紧张度,防止产后肥胖和乳房下垂,促进形体恢复,提高其自信感和自尊心。家庭访问:较多新妈妈不愿谈论抑郁症,需社区内卫生工作人员注重产妇的健康,为其提供生理和情绪方面的支持,以降低抑郁发生率,多进行家庭访视,能维持其心理健康。据有关研究显示[17],于产后6 周开始予以持续性的家庭访视,促使产妇掌握产后抑郁相关知识,可减少产后抑郁产生。当前,经产后家庭访问除能给产妇提供有效指导和教育之外,还能协调其家庭参与产妇的照顾工作,给母婴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同时给产妇带来多方面信息指导,促使其建立起对反常心理正确认知,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建立起自信心。其他护理:合理降低住院花费,倡导母乳喂养,减轻经济压力,从而消除产妇顾虑。需医务人员给产妇和其家属提供信息和技能方面的支持,帮助产妇掌握婴儿喂养及照护技巧,讲解产后保健和育儿等知识,使其对照料自身和婴儿具备充足自信心。同时加强用药护理,采取抗抑郁药初期多伴随焦虑不安情绪,能遵医嘱指导患者加以安定药。用药应规范且准确,做好用药期间的副反应观察,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后不断降低用药量,偶尔出现情绪波动无需过度紧张。对于哺乳期用药的产妇,需考虑药物能经乳汁排泄的因素,尽量避免采取精神科药物。此外,应做好产妇的安全护理,较多患者选择在凌晨自杀,应加强该时间段的病房巡视工作,并予以心理疏导,以防产生不良事件。

当前,产后抑郁患病人数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已对母婴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既往临床未重视该病,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产后抑郁已获得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疾病出现和多类危险因素有关,涉及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因素,需坚持尽早发现及治疗的原则,与各类危险因素结合积极采取有关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开展心理促进工作,以最大程度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升产妇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母婴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