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主要害虫
——甘薯腊龟甲的识别与防治
2022-11-26周利琳杨绍丽蔡翔杨帆王攀骆海波望勇司升云
周利琳 杨绍丽 蔡翔 杨帆 王攀 骆海波 望勇 司升云
甘薯腊龟甲(Laccoptera quadrimaculata)又名甘薯褐龟甲、甘薯大龟甲、黑纹龟金花虫,属鞘翅目铁甲科龟甲亚科,在我国有2个亚种,甘薯腊龟甲指名亚种L.quadrimaculata quadrimaculata(Thunberg)和甘薯腊龟甲尼泊尔亚种L.quadrimaculata nepalensis(Boheman)。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印度、孟加拉、锡金、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国内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尼泊尔亚种分布于云南等省。湖北省在武汉、武当山、咸丰、五峰、丹江口、黄冈、随州、崇阳、宜昌、鹤峰、通山、罗田、广水、京山、长阳、神农架、利川、宣恩等地均有采集与记录。甘薯腊龟甲是我国甘薯上一种重要的害虫,据报道,还为害牵牛花、五爪金龙等植物。
蕹菜(Ipomoea aquiticaForsk)俗名竹叶菜,是旋花科甘薯属一年或多年生的水生、半水生植物,起源于东南亚及我国热带多雨地区,国外在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大洋洲、非洲及南美洲均有分布,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种植的绿叶类蔬菜,近年在黄淮及以北地区也多有栽培。蕹菜为甘薯腊龟甲的主要寄主作物之一,部分地区呈严重发生趋势。
1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幼虫在叶面取食成孔洞或缺刻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生长,造成产量与品质下降。
2 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翅圆头锹形,长7~10 mm,宽6~9 mm,体背隆起,黄褐色,初羽化时较淡。头部及身体覆盖于前胸背板及前翅下;复眼黑色,外凸,椭圆形;触角11节,黄褐色,雌虫末端3节为黑色,雄虫末端5节为黑色。前胸背板和两鞘翅周缘向外龟板状延伸,延伸部分呈黄褐色半透明;前胸背板横椭圆形,密布粗皱纹,中心两侧各有1个黑色斑点;小盾片三角形,棕黄色,光滑;前翅密布刻点与网纹,中部隆起,有变异较大的黑色斑纹,外缘前后各有1对黑褐色斑纹,其中后斑较大,有的个体常与翅中部的黑斑合并,形成1个大的黑色“C”形斑。鞘翅后缘有3~5个黑斑,其中中缝近基部、后部,特别是末端处黑色斑较为明显。身体腹面后胸腹板有黑色长方形斑;足棕黄色,跗节3节,爪黑色。
②卵 长约1.5 mm,宽0.5~0.7 mm,椭圆形,黄褐色,覆于黄褐色胶膜中,单生,常2粒并列。
③幼虫 共5龄。末龄体长8~9 mm,宽7.5~8.0 mm,长椭圆形,黄褐至黑褐色。各龄幼虫头黑色,缩于前胸下方,体周缘有16对黄白色透明至黄褐色长锥形枝刺,每枝刺上长满小棘刺,前方第1、第2对枝刺基部相连,后方第16对枝刺位于肛门后方,不易发现。近第4枝刺、第9~15枝刺背部外缘有外突短管状白色气门8对。前胸背板前方有1对不规则半圆形凹陷眼斑。中胸及腹部中央光洁,四周有皱褶。长尾须1对,各龄幼虫蜕壳粘留于下一龄期尾须上成串排列,并将排泄物粘于其上,逐渐形成等腰三角形或扇形的黑色大粪疤,翻卷覆盖于身体背部。
④蛹 黄褐色,前胸背板扁平,宽于后部身体,前缘与两侧密布硬刺,前缘中间两侧4个较长,中部、后部黑色,黑色中央有一浅色倒“T”形纹。中胸、后胸、腹部第1~5节背部黑褐色,有黄色点线纹。腹节两侧扩展成5对黄白色略透明的扁平状刺,其周缘长有小刺。扁平状刺基部各腹节背部外缘有5对外突短管状黄白色气门。第7腹节、第8腹节及末节各有长须1对。末龄幼虫蜕壳不脱落,在蛹体尾部与各幼龄蜕壳连成串,与粪便结合翻卷覆盖于蛹体背面。
3 生活习性
我国广东1年发生6代,福建4~6代,湖北4~5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杂草、土缝或越冬茎蔓隐蔽处越冬。在广东每年3月中旬、福建5月上中旬田间成虫陆续出现。在湖北5月成虫出现,8~10月为成虫和幼虫为害盛期。
成虫有假死习性,白天活动,常静伏于叶面取食、交尾,有一定的飞翔能力。静止或受惊吓时触角收缩,而开始行动前触角外伸。卵单生,常2粒并列,被黄褐色胶膜覆盖并粘于叶背。幼虫行动缓慢,每龄期脱壳与下一龄期尾须粘连在一起,不脱落,易分辨龄期。脱壳反扣在身体背面,肛门外伸延长,左右摆动,将排泄物粘连于脱壳上,随着幼虫的不断成长,脱壳及粘连的排泄物不断变大变宽,逐渐形成三角形或扇形硬壳,反向覆盖在体背,遇到天敌等危险时可不断开合,对自身起到保护作用。幼虫在叶面取食为害,发生严重时,叶面孔洞累累,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及蔬菜品质。幼虫在叶面化蛹,蛹体粘连于叶片上。
春季气温回升越快,发生时间越早,6月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不利于该虫发生,8~10月高温干旱有利于田间大发生。
湖北蕹菜田甘薯腊龟甲天敌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调查。
4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 蕹菜生产过程中,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中耕、培土、除草,合理施肥,适度灌水。收获后清洁田园及深翻土壤,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与其他非旋花科作物轮作。
②物理防治 用容器(水盆中加水)接于植株下,抖动植株,收集成虫。
③生物防治 于发生初期特别是幼虫低龄期,选择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5%天然除虫菊乳油800倍液、1%苦皮藤乳油500倍液、1%鱼藤酮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后视虫情第2次用药。
④化学防治 一般不需要单独防治,可结合甘薯麦蛾等害虫兼防。如发生量较大,可于幼虫发生期,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如选择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等菊酯类农药防治,则需排干田间渍水,以防农药随水流进入水体,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药后蔬菜收获应注意安全间隔期。
(本文配有图片,详见彩色插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