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外营养?
2022-11-26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1期
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胃肠外、静脉途径补充人体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组成。
1967 年,美国学者Dudrick 和Wilmore 首次报告1 例经全肠外营养支持存活的先天性肠道闭锁新生儿,开创了现代临床营养支持疗法的先河。
对于肠衰竭患者,因患者功能性肠道减少、肠道运动功能受损或广泛实质损伤等,肠道功能下降至难以维持消化、吸收营养的最低生理需要量,故需要肠外营养维持生命。对于长时间无法经肠内途径摄入营养素者或摄入不足、无法耐受者。肠外营养或补充性肠外营养可帮助机体获取足量的营养素,从而减少营养相关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亦有经济学优势。对于终末期患者,肠外营养可作为缓和医疗的一部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肠外营养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疗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创造了无数医学奇迹。如何选择肠外营养的目标患者并采取规范流程实施肠外营养,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