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莞市石马河河道生态流量的确定

2022-11-25李泽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河东莞市水闸

李泽锋

(东莞市水务局,广东 东莞 523000)

1 流域概况

1.1 河流水系

石马河流域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东邻惠州,南接深圳,西邻寒溪河流域,北邻东莞东江干流,主要跨越深圳、东莞、惠州3市。作为东江干流重要的一级支流, 石马河承担东莞市大部分主要镇区的防洪排涝等重要任务,连通众多支流,流经7个镇总面积719.8km2,河流全长73.5km,是东莞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水文气象

石马河流域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具有雨量充沛、湿度大、夏季长、热量丰富的特点。降雨以南北冷暖气团交绥的锋面雨为主,多发生在4—6月。其次是台风雨,多发生在7—9月。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干旱,夏秋洪涝,4—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80%以上。 多年平均降水量1772.2mm, 最大年降水量2394.9mm (1981年), 最小年降水量972.2mm(1963年),24h最大雨量367.8mm(1981年7月1日),降雨活跃,降水范围较小、历时较短、强度较大。

1.3 工程分布

东深供水工程是石马河流域大型调水工程,沿线布置八级提水泵站, 供水工程从起点的东江渠口到终点深圳水库,将水向上提升了46m,形成一个由泵站、渡槽、隧洞、水库和专用涵管组成的全长68km的封闭供水系统;石马河作为东江的一级支流,东莞市境内现有大小水库共52座, 总库容达1.25亿m3,总集雨面积212.58km2; 石马河干流堤防东莞段防洪标准为抵御东江100年一遇的洪水, 总长度28.10km;石马河流域共有水闸45座,干流水闸4座,分别为大和水闸、马滩水闸、旗岭水闸、河口水闸;石马河流域共有排涝泵站22个, 共涉及街道5个, 排涝规模117.37m3/s;石马河流域共计排污管网4440.92km,涉及谢岗、樟木头、凤岗等7镇街;石马河东莞境内排污口共计29个,主要集中在樟木头镇及塘厦镇,排污口类型主要为市政排污口。

2 水资源开发利用

2.1 水资源数量

根据广东省水资源径流相关等值线图, 查得流域平均径流深为956mm, 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2亿m3(不包括潼湖流域494km2集雨面积)。 东莞市水资源总量特征值如表1。

表1 东莞市水资源总量特征值

2.2 水资源质量

根据《东莞市生态环境公报》并结合年度实测水质数据,河道水质上,2016—2019年旗岭(国考断面)断面水质不稳定, 但是总体来说水质有较大改善,2020年水质从2019年V类变成IV, 水质得到改善;水库水质上,石马河流域内雁田水库为V类水,主要超标的为总氮。 簕竹排、契爷石、茅輋、石鼓、官井头等主要水库水质为Ⅲ类,其中簕竹排、契爷石、茅輋除去总磷总氮,其他指标基本可达II类水;地下水水质上,东莞市地下水水质稳定,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成分有pH、低价铁和铵离子等。东莞市东部和中部的中低山、丘陵淡水区及沿海沙堤和山涧(谷)地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质属Ⅲ类水,可直接作为饮用水。

2.3 水功能划分

根据《东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石马河及其主要支流共划定河道水功能区7个,分别为石马河干流景观农业用水区和雁田水、观澜河、契爷石水、清溪水、官仓水及潼湖水景观用水区。石马河流域共划定水库水功能区4个,分别为雁田水库、契爷石水库、茅輂水库及虾公岩水库饮用农业用水区。

2.4 开发利用

2.4.1 常规水利用

根据《东莞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2015—2030)》,涉及到石马河流域水厂共32座, 设计总规模186.45万m3/d,涉及到石马河流域7个镇街供水量3.53亿m3,占全市总供水量18.0%, 石马河流域内人均用水量187m3,万元GDP用水量20.91m3,城镇居民日均用水量为184L/d,城镇公共人均用水量99L/d,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164L/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26m3,农田灌溉用水量9165m3/hm2。

2.4.2 非常规水利用

东莞市本地水资源短缺,较为重视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对再生水的利用。 石马河东莞市境内共有污水处理厂10座,设计总规模为65.5万m3/d,实际出水60.57万m3/d,分散式处理设施18座,总规模0.9万m3/d。

2.4.3 再生水水质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石马河流域东莞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进行分析,选取影响尾水水质排放的CODcr、BOD、TN、TP、SS、NH3-N等6项指标为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各污水处理厂水质基本满足GB/T18921—20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的占污水处理厂总数的61%,水质为一级B的主要超标指标为TP、TN。

3 生态流量确定

3.1 控制断面

生态流量主要控制断面分为考核断面和管理断面,控制断面确定以代表性、可行性、综合性原则,考核断面确定以可监测、可调度、可管控为原则。 根据河道控制断面确定原则,选择石马河(东莞境内)干流主要断面企坪(界河断面)、旗岭水闸、马滩水闸3个断面作为研究断面,水闸断面均为闸下。选择旗岭水闸断面(国考断面)作为生态流量考核断面,马滩水闸断面作为管理断面, 企坪断面作为深莞交界断面边界。 断面情况统计如表2。

表2 石马河干流研究断面统计

3.2 生态需水量计算

河道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其确定应以保障河湖生态保护对象用水需求为出发点,根据SL/Z 712—2014《河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规范》,结合水文资料现状,采用Qp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水位)法和Tennant法进行河道内基本生态流量计算。

按照Qp法、 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Tennant法计算方法和计算原则, 计算得各断面的生态流量如表3。根据表3可知:旗岭断面Tennant法汛期计算结果是非汛期的3倍,是QP法的4.1倍,是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的3.5倍;马滩断面Tennant法汛期计算结果是非汛期的3倍,是QP法的4.6倍,是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的3.5倍。 综上,考虑到石马河生态敏感性较差,试点期间,按照“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荐采用Qp法计算成果,基本生态流量取1.5m3/s。

表3 各断面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成果 单位:m3/s

4 生态流量控制

4.1 控制目标

根据石马河的水资源条件、 结合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要求, 主要控制值断面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设计保证率取90%,得到石马河干流旗岭、马滩水闸断面生态流量如表4。水质管控目标为V类水,水功能和景观方面均有提升。

表4 主要断面生态流量与调度控制

4.2 调度控制

4.2.1 调污工程控制

调污工程调度控制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 惠州市潼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管理的节制闸、泵站、管涵等工程,各工程均制定了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下工程调度原则, 明确调度主体职责,具体调度原则如表5~表6。

表5 石马河调污工程控制条件

表6 调度原则

4.2.2 其他水闸泵站控制

旗岭水闸的调度方案为当旗岭水闸水位高于10.5m时,开闸泄洪,小于10.5m时,根据下游河段防洪能力和河口水闸水位情况实施控泄。马滩水闸的调度方案为水位高于15.5m时,开闸泄洪,小于15.5m时,根据下游河段防洪能力和下游旗岭水闸水位实施控泄。常桥排站常平、桥头涝区排涝站位于东莞市桥头镇径联村境内,起排水位为5.0m,最高控制内水位6.75m。设计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h暴雨量1d排干,24h的设计雨量225mm,P=10%的排涝流量为32.2m3/s。

4.2.3 水库控制

石马河东莞市境内有4座中型水库,分别为虾公岩水库、雁田水库、契爷石水库、茅峯水库,每座水库均编制了水库调度规程, 基本原则为有供水任务的情况下,以供水为主,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上,要求水库尽量蓄水。 在汛期、非汛期的不同月份,控制防洪限制水位和兴利库容, 满足水库安全和生态用水的目的。 其他小型水库仅作为备用补水水源。

4.3 满足度分析

通过对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尾水、 水库补水量等综合计算分析,无论是否考虑深圳来水,石马河旗岭与河口断面补水量均大于基本生态需水量,90%来水年份河道生态流量满足率大于等于99%,生态流量满足率较高。

5 结语

东莞市石马河生态流量通过细致调查分析,科学确定生态流量控制参数,在制度、组织、监测、预警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取得了阶段成果。 然而,河道生态流量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受地区工农业发展、景观与旅游需求等影响较大,许多不确定因素尚未完全掌握,对生态流量的动态控制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流域统一调度管理仍要加强,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控制措施,维系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马河东莞市水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道疏浚断面设计探讨——以濛马河上段为例
水闸翼墙地基处理设计研究
你没有回头,我也没有说
石马河速记:给你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