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特点、主要做法与关键关系

2022-11-25莫广刚

农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才

李 岩,莫广刚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北京 10012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新时代人才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乡村人才作为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依靠力量。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当前,广大乡村地区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相比,是发展短板中的短板,更是人才洼地。王林[1]研究了广东省乡村人才振兴的困难和路径;王燕青[2]结合甘谷县的地缘人文特点,提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曹馨元[3]以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需求为导向探索高效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途径。基于各位学者对各省乡村人才振兴情况的分析探索,本研究系统梳理中央和各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总结好经验和好做法,针对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把乡村人才洼地建成人才高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指导与借鉴。

1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村人才工作

1.1 中央统筹顶层设计的相关谋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 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乡村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全面振兴。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4]时再次强调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振兴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和保障,要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抓好并抓出成效。

在2018年年初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对乡村人才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强调“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单列章节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做出规划,强调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同时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2月中办、国办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乡村人才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明确将乡村人才划分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类别,细化各类人才的工作重点内容,同时就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作用、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出具体要求。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进行部署。《规划》根据不同人才队伍的功能定位,把农业农村人才划分为主体人才、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共三类十支人才队伍。主体人才包括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支撑人才包括农业科研人才、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企业家、农村创业带头人,管理服务人才包括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才、农村改革服务人才、农业公共服务人才。针对不同人才队伍特点和作用,分别制定建设目标和差别化政策,做到突出重点,实现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引领。

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和部署,既指明了乡村人才振兴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又明晰了重点工作和具体任务,是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

1.2 各地推进政策落地的具体举措

中央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出台后,各地高度重视,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人才总体规划、部署安排之中,同时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乡村人才现状,密集出台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过对各地已出台的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动快。在中办、国办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意见之后,各地迅速行动起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谋划落实举措,多数省份很快出台政策文件,有的甚至在中央出台文件之前就着手谋划和部署,第一时间把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2)规格高。省级出台的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文件或组织、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印发,或省委人才办,或省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或省级党委办和政府办联合印发文件,形式多样,都充分彰显各地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3)机制新。多数省份推动构建起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社等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农业农村、教育、科技等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合力推进乡村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4)措施实。多数地区明确各级党委要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成立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领导的乡村人才振兴专项小组,建立落实台账,压实工作责任,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5)含金量高。各地为加快补齐乡村人才发展短板,以人才工程、项目和计划等为抓手,不仅有财政项目资金支持,还广泛筹措社会资金,特别是有的地方对特定人才还给予奖金、补贴等真金白银奖励,强力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6)操作性强。各地依据乡村人才的工作特点、性质和要求,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在培养、使用、激励、服务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差异化政策,确保政策管用有效,促进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舞台尽显其能、各展其长。

(7)高端引领。各地注重抓高端、抓重点“少数”,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下大力气发现、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乡村发展带头人,充分发挥“头雁”在乡村人才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8)整体推进。各地积极谋划,统筹推进乡村人才各支队伍协同发展,建立人才综合开发体系,构建乡村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乡村人才振兴呈现良好开局。

截至2022 年2 月底,各地已出台的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见表1。

表1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情况汇总

2 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

2.1 引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措施。针对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者等方面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各地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大引进力度,吸引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创新创业创造。

山西省吕梁市大力推行柔性引才方式,聚焦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选聘“高精尖缺”人才,支持海内外院士专家“上山下乡”提供智力服务,建立与高校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江苏省从完善人才服务乡村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分类评价评定、提高待遇保障和激励奖励等方面,拓宽培育途径、创新引才渠道、搭建育才平台吸引新乡贤返乡归乡。浙江省云和县实施“乡贤归雁”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强力推进“能人返乡、市民下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四川省广元市实施以引导高端人才助乡为目的的“人才下乡行动”,推行“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模式,开展“两院”院士四川行、四川省专家智力服务基层、博士服务团、科技下乡万里行等活动。广西实施“百名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入桂”工程,推进国家首席科学家进广西共建“产业链合作小高地”;实施桂籍杰出人才“我为家乡献一策”计划,引导桂籍人才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青海省建立县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支持跨省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在现代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

2.2 引导人才下沉到乡村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针对乡村人才外流严重,尤其是村组、村办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各类实体企业等乡村一线吸引人才难、吸引来又留不住的状况,各地加大出台引导人才下沉到基层、扎根乡村的政策举措,积极构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出成果的人才新机制。

内蒙古兴安盟明确3 年内在全盟范围内打造100家以上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示范点,给予最高30万元的项目扶持;支持100 个以上“基地+农牧户+市场”乡村振兴带头人,除在扶持项目、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外,给予5 万元资金支持。吉林省规定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技人员,符合条件可直接评聘副高级职称;到乡村基层事业单位或重点帮扶企业服务锻炼的工作人员可享受工资上浮和各类津贴补助。江西省开展新时代乡村振兴英才选培行动,按规定及时奖励在乡村振兴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建设乡村人才公寓并设置特设岗位,引导高层次人才下沉一线。河南省实行乡村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凡晋必下”制度,县乡事业单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聘用高层次人才。湖南省打造团队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对口帮扶模式,实现科技人才向脱贫县乡村全覆盖,对科技专家服务团提供支持经费和奖励经费。广西大力实施“千企入万村”“万人驻千村”工程,让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主动“沉下去”,引导优秀农业科技专家人才扎根基层、创新创业。

2.3 培育乡村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乡村人才学历层次、专业水平、技能等级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各地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强化对乡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

山西省吕梁市推进“六个一”计划,即成立一个致富带头人产业联盟、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推广一个“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模式、建立一套扶持激励机制、建设一批“种养加”基地、搭建一个协作销售平台,加大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浙江省云和县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培育行动,培养一批“贯彻执行政策能力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创业致富帮扶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江西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安徽省推广金寨县“培养能人、培育产业”试点经验,开设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训班,探索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优化省级“筑梦”创业导师团。湖南省启动实施“千名优秀农民境外培训计划”,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或骨干赴境外培训,支持高素质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广西建强广西乡村振兴学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乡村振兴理论研究,面向农村电商业务人才实施“广西农业品牌达人培养计划”。青海省实施万名乡村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依托对口援青渠道,重点面向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等领域乡村人才开展培训。

2.4 激励乡村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28]。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打破乡村人才与城市人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壁垒,破除身份、体制和编制等障碍,对长期服务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人才在工资待遇、职务职称晋升、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激励人才扎根一线建功立业。

吉林省对获得职称的乡村人才,优先提供信息技术、融资、培训、项目支持,按职称等级连续5年发放补助。安徽省对新录用到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执行高定工资政策。湖南省规定基层科技人才允许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技人才适当放宽职称评定条件,实行倾斜政策。甘肃省张掖市开展“151”农村高层次人才评选活动,全市每年推荐评选10 名“金张掖能工巧匠”,50 名返乡创业带头人,100名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带动各行业领域评选一批技能人才。

2.5 创新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29]。各地针对乡村人才类别多、专业差别大、有体制内外之别等特点,立足各地实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评价使用机制、有利于广纳贤才的引进流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的激励保障机制。

山西省吕梁市在乡村各专业领域推行“市帮带县”“县帮带乡”“乡帮带村”的三级联动帮扶机制,以及城市乡村人才融合发展的双向流动机制,组建专业团队下乡帮扶。吉林省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选拔,健全乡村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政策,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山东省引导帮助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和乡村企业规范劳动关系,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参加企业职工保险,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四川省实施包含34个重点人才项目的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五大行动”,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云南省统筹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人才创业生产经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事业。陕西省设立县乡两级乡村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新建、提升、拓展、整合一批县域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为乡村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在中央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下,各地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并扎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还需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3.1 把握人才工程项目实施与综合施策的关系

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各地设立实施了许多人才工程项目,这是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人才工程项目是抓手、牛鼻子,是必要的、很重要,确实可以加快相应专业和领域人才的快速发展。在注重人才工程项目实施的同时,还应着重人才发展环境改善、人才发展生态的构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发展涉及吸引、培养、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等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其自身规律,因此应逐步改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要更加注重综合施策[30],积极构建对外来人才有吸引力、来后不想离开,对本土人才有粘性、不愿离开家乡,对乡村所有人才都能施展才华、实现个人抱负和人生价值的体制机制,逐渐在广大乡村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3.2 把握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各地针对乡村人才突出的问题,大力引进人才是必要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某些领域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可以带来思想、观念、意识、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和创新,但外来人才毕竟是乡村人才队伍中的少数,是对少数专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必要补充,而本土人才是乡村人才的绝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注意防止“外来和尚会念经”的片面认识,各地本土人才中也有许多能人、达人、高人,可能是没有好平台、好环境、好时机,能力、水平尚未展示出来,或者尚未被“伯乐”发现发掘。因此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中,应正确处理好外来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利用的关系,既要引进吸纳高层次、急需人才,也要注重对本土人才发掘、利用,以及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和调动,使得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互相补充、融为一体,形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合唱一首歌、共写新篇章的良好局面。

3.3 把握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

多数地区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中,特别注重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工程等方面的作用,这些手段很重要,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在依靠政府力量和必要手段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各类人才“孔雀东南飞”依靠的是市场机制,深圳、厦门等沿海开放城市机会多、机制活、发展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量高水平人才并且扎下了根。现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业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既应充分发挥中国体制优势,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好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从当前乡村人才发展迫切性出发,注重政府作用发挥,但从人才发展规律着眼,应更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

3.4 把握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才队伍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既要立足当前抓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满足眼前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和重点工作开展的需要,但又不能仅局限于目前人才工程项目的实施。遵循人才工作规律、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特点,在抓好当前乡村人才重点工作任务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来谋划和组织实施,从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工作形式创新等多角度共同发力,构建乡村人才生态[31],着眼乡村全面振兴远景规划制定乡村人才工作中长期远景目标规划[32],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期化,以规划引领、制度推动、措施保障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3.5 把握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

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农村是短板短腿,广大农民难以在广阔乡村生存与发展,乡村人才外流严重,出现乡村老龄化甚至空心化现象,造成乡村产业发展不景气、乡村面貌衰败、乡村传统文化丢失,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后果。如果仅仅以经济学角度去思考乡村及其人才振兴问题略显片面[33],仅从人才、教育角度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可能事倍功半,必须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伟大民族复兴全局,立足乡村全面大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角度,来认识、研究、思考和推进乡村人才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试想如果没有乡村产业的发展,没有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发展,没有有效的乡村治理,乡村人才也就没有用武之地、发展舞台和生存之所,也就谈不上乡村人才振兴。因此在推进乡村人才事业发展中,应同步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发展和基层组织的发展[34],加大乡村医疗、教育、卫生、体育以及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在统筹乡村全面振兴之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