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历史演变、结构特征和价值

2022-11-25张洪森徐秋娥张红榛角媛梅李雨馨

农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蒙自石榴栽培

张洪森,徐秋娥,陶 妍,张红榛,角媛梅,李雨馨

(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2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10)

0 引言

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遗产数位居世界第二,至2021年已有56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有15 项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因此,中国遗产保护任重道远[1],迫切需要利用现代新技术手段为遗产持续保护和发展提供支持[2-4]。另一方面,如何挖掘、筛选和评估新的、有潜力成为世界遗产的文物、场所、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也成为当前国家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挑战[5-7]。为此,国家农业农村部出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简称《导则》),实施通过省级部门推荐后再遴选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评选规程,目前国内已评选出5批共118项,为GIAHS的申报提供了丰富的后备遗产资源[8-11]。

石榴(Punica granatum)又称安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产于今天伊朗、阿富汗所在的中亚地区,亦有学者考证中国西藏东部的三江流域也是石榴的原产地之一。据史料记载,石榴最早在西汉时期便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相传是由张骞出使西域从安息国(现今伊朗)带回[12-13]。石榴喜光耐旱,在国内种植分布较为广阔,20°—40°N、76°—121°E 范围内都有石榴种植,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种植面积超116666.7 hm2,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以新疆叶城、陕西临潼、河南荥阳、安徽怀远、山东枣庄、云南蒙自、云南会泽和四川会理为中心的8个栽培群体[14-15]。石榴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农业生产系统,其文化遗产价值已得到重视。2020 年1 月陕西临潼石榴种植系统列入第五批NIAHS 名录。云南蒙自石榴栽培系统也具有NIAHS申报的潜力[16]。但目前,针对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研究还停留在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养分和产业发展研究,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角度尚没有研究。本研究以《导则》为指导,通过遥感卫星影像和GIS技术、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识别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空间分布和格局特征,分析其历史演变、系统结构特征和价值,以便为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列入NIAHS名单提供科学支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蒙自市的自然环境特征

蒙自市(103°12′—103°49′E,23°09′—23°34′N)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图1)。蒙自市地处低纬高原,北回归线横贯全城,为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全年无霜期337天,年平均气温19.0℃,历史极端最高温度36.0℃(1969 年5 月5 日)、极端最低温度为-4.4℃(1954 年12 月16 日),年平均降雨量855 mm。蒙自市地处珠江、红河两大水系分水岭之间,北部有乌蒙山等山脉天然屏障,抵御冬季南下的寒流,南部受孟加拉湾等海洋季风温暖气流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干湿季节分明,光热资源充沛。全市总面积2228 km2,其中坝区面积544.2 km2,占总面积的24.4%,蒙自坝为云南省第三大坝子,境内土壤以山地红壤、黄红壤为主,质地疏松,养分含量高。蒙自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之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这里非常适合石榴的生长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深度开发。

图1 蒙自市地理位置及石榴种植范围

1.2 石榴种植现状

目前蒙自形成了以石榴、枇杷等水果为主的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尤其当地的甜石榴早已闻名遐迩。由于地处北回归线,蒙自春季气温回升早,石榴萌芽和开花早,较山东、陕西等北方主产区可提前2 个月成熟。2019 年全市石榴种植面积达8666 hm2,主要种植在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和雨过铺镇,2019年产量达到325300 t,产值10.89 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为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石榴之乡”[17]。同时蒙自石榴是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曾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南方果品组石榴品种一等奖,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出口泰国、越南、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3 数据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Landsat OLI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 m,下载自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为了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并确保石榴园提取和面积统计的精确性,使用ENVI 5.3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辐射校正、几何配准和图像增强,并结合实地调研,修正误判区域,提高数据的分类精度。

2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分布与“城-园互嵌”景观格局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与蒙自城的发展相互融合,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已形成了“城-园互嵌”的多样化种植景观格局(图2)。历史文化名镇新安所是蒙自市最早发展石榴种植的地方,当地村民认为石榴果实饱满圆润,色泽艳丽,果实内“千房同膜,千子同一”,象征团圆和睦、繁荣昌盛、多子多福等,因此家家户户的庭前屋后都种植石榴。在城市空间上,石榴园将蒙自市区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新安所镇相连;城市内部的交通主干道和重要节点都以石榴作为景观树种点缀,营造石榴景观。蒙自随处可见石榴,城外有石榴园、城内有石榴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园互嵌”景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榴城”。也正因如此,2004 年蒙自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石榴之乡”的称号,这也是全国唯一受此殊荣的城市。此外,蒙自石榴的栽培模式不是单一化的,其大致可分为传统栽培模式、生态栽培模式和现代化栽培模式,而且随着新种的培育和引进,石榴也开始从原来的坝区向海拔更高的山区扩展,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逐渐显现。

图2 “城-园互嵌”的城市景观格局图

3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演变

蒙自地区最早种植石榴可以追溯到元朝,至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其历史演变如图3 所示。唐天宝十年,唐发军10万攻伐南诏,石榴被官兵带入云南种植;到元朝,石榴的优良品种由川滇边境盐津传入蒙自,当时主要由豪门富户种植在自家庭院花厅,以供观赏之用。明正德九年,蒙自知县于县衙设宴款待江西及江南千户长,新安宁御所指挥见花厅有石榴花美不胜收,便向知县讨回数十株,令部下百户长种于校场四周,自此石榴在蒙自的新安所镇军户、屯户家中进行种植,并逐渐推广。到清朝,新安所的石榴种植已初具规模,据《滇南闻见录》记载“惟阿迷州之石榴有绿色者,子大而味甘,非寻常石榴可比数也。”《鸿泥杂志》亦载“石榴出宜良者佳,子大而浆多,甜如崖蜜。”可见这一时期云南蒙自的石榴佳种已经逐渐闻名于世。现今,在新安所下辖的小红寨村,尚有13 hm2还在挂果的百年老树石榴群。

图3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演变图

经过明清时期的自由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蒙自石榴尚只零星分布在新安所周边地区,种植面积也仅有165 hm2,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产业。为促进蒙自石榴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1987 年向世行贷款扶持石榴产业发展,面积迅速发展到666 hm2;1996年蒙自被列为云南省“九五”水果商品基地县,进一步带动了蒙自石榴产业的发展,这一期间种植面积突破3333 hm2,并开始探索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2013年蒙自市响应云南省政府号召,着力打造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在“文澜—新安所”建成6666.7 hm2石榴片区示范区。从表1可以看出,截至2019年,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超过8666 hm2,产量达到325300 t。从演变历程来看,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符合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持续性等基本标准。

表1 蒙自石榴年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4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结构特征

4.1 石榴种植田园综合体

作为蒙自市的支柱产业,当地形成了很多以石榴栽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庄,当中以小红寨、梨园、东山、大洛就、小龙潭和落龙庄6 个村庄最为典型,在2019年颁布的《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实施方案》里明确指出,要将上述6村打造为石榴专业村。石榴专业村是认识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最鲜活、最直观的体现,是传统栽培模式的典范。专业村内不仅拥有绝佳的水土条件,还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也蕴含丰富的传统经验与技术体系,衍生出生产与生态环境共生共息的农业生态景观。这6个村的石榴园内,当地村民巧妙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养殖,饲养家禽帮助除草除虫,而家禽的粪便为石榴树的生长提供有机肥料;村民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在石榴园四周开展间作套种,种植其他农作物和水果,形成四季有产出、四季有风景的农田景观。综上所述,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独特的、复合的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系统,具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石榴专业村的保护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云南蒙自栽培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体现,也可为其他石榴种植村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示范,专业村建设已成为提升农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8]。近年来,田园综合体概念逐渐兴起,它对于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增强乡村服务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新安镇诸子楼片区正进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改造,项目规划有石榴文化博物馆、石榴福文化广场、石榴科普品种园、石榴采摘园、院士工作站、中国石榴博览宴会中心、石榴盆景交易中心等,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石榴文化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科普教育、文化交流多重功能于一身,对蒙自市打造石榴品牌、推广立体化种植、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广、输出蒙自石榴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4.2 百年老树石榴种植园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另一大特征就是拥有众多古树资源,古石榴园深刻展现了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生态栽培模式。位于新安所镇东北方向的小红寨村,是一个以壮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这一带土壤是含沙量较大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石榴的种植。正因如此,清朝时在新安所镇上的一些富商和广西一带的外地客商纷纷到小红寨村和附近村子租地种植石榴,目前村内尚保留着13 hm2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树石榴群。2019 年蒙自市农业农村局委托权威机构对百年古树石榴的古树树龄进行检测,石榴树树龄均在135年以上,最长树龄达195年。小红寨的这片石榴园不仅是蒙自市发现的保护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古石榴树种群,更是一座宝贵的“活的遗传基因库”。经过多年摸索,百年老树石榴园内逐渐培养起一套独立的良性“林—草—肥”生态系统。在石榴树下种植草,选用的草一般为固氮效果较好的油麦草、鼠茅草和三叶草。林下种草模式不仅增添了石榴园的景观要素,丰富了园内的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多重功能,草不仅能调节石榴园内地面温度和湿度,还可以促进石榴根系对水分、肥料的有效吸收和转化利用,待草旺盛之后,将其收割作为农家肥的原料之一,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生态栽培,使古石榴园与可持续思想相适应。目前,蒙自市将对小红寨百年老树石榴园进行保护开发,在古树园保护区内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工程,实施绿色防控、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低产园改造等技术示范,通过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百年石榴古树观光旅游园区,让百年老树石榴园重焕生机。

4.3 独特种质资源与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方面,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有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据有关专家初步调查统计,蒙自栽培的石榴品种达19个。现栽培的本地品种石榴有‘甜绿籽’、‘甜光颜’、‘厚皮甜沙籽’、‘酸绿籽’和‘甜砂籽’5 个品种,其中主栽品种有‘甜绿籽’、‘甜光颜’、‘厚皮甜沙籽’,表2 为各主栽品种的基本属性。‘甜绿籽’为蒙自地区最优良的石榴品种,此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石榴种植面积的90%,其他2个品种占10%左右。‘甜绿籽’石榴为蒙自特有品种,在其他地方无法培育,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当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择出的上品。

表2 蒙自主要石榴种质资源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石榴栽培过程中,当地农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丰产栽培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因地制宜建园,标准精细管理。1997 年蒙自市在草坝镇波黑村建立40 hm2石榴示范园,蒙自石榴从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随着蒙自市农业产业的调整,石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兼顾蒙自石榴的产量与质量,当地从石榴园的选址到石榴的幼苗扦插、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果实套袋、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着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实验总结经验,编制出《蒙自石榴综合标准》,于2004年发布并作为地方标准实施,并以此为基础,推进蒙自石榴标准化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在新安所镇、草坝镇、文澜镇建立示范样板。2004—2008 年共推广应用7343.33 hm2,新增产量111.25 t,示范区石榴单产平均提高60%,新增产值44964.84万元。

5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的价值

5.1 经济价值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在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和维系农民生计方面有着突出贡献。蒙自市2019 年农业总产值45.73 亿元,该年度蒙自市石榴种植面积8666 hm2、产量325300 t,实现产值10.89 亿元,仅石榴产业的产值就占到了蒙自市农业产业总产值的23.81%,所占比例极高。由图4 可知,蒙自石榴产值虽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上还处在增加的趋势,石榴成为果农的致富果。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蒙自石榴种植面积8666 hm2、产量300000 t、产值10 亿元、10 万农户直接受益,成为蒙自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在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蒙自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多产业融合的新型发展道路,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图4 蒙自石榴产值变化

5.2 生态价值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对于喜光耐旱的石榴来说,低纬度高原坝区是其最理想的生长环境之一,经过700 年的栽培种植,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已在当地形成了显著的生态供给和生态调节功能。蒙自属石漠化高发地区[20],在平坦的坝区和低缓的山区,种植石榴不仅能给当地农民带来非常高产的经济收益,还能够较好地发挥石漠化防治、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作用,有效保障区域的生态环境。长时期的品种资源积累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本地品种培育,使蒙自石榴产区形成了独特且不可复制的优质石榴种质资源,丰富了全球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蒙自石榴集中连片分布在城市周围,造就了独特的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互嵌”生态园林城市景观。在蒙自城区,石榴被作为城市景观组成部分,多用作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住宅小区和庭院的绿化树种,不仅能美化周边环境,有效地提升人居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噪声、调节气温的功能。研究表明,石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氯、铅蒸汽、硫蒸汽以及烟尘等有害气体,每千克石榴叶片可吸收6.33 g 二氧化硫和7.5 g 硫[21]。此外,当地农民在石榴园开展林下种养殖、间作套种和林下种草,既能高效地利用高原坝区有限的耕地资源提升自身收益,又能促进石榴园的水土保持和病虫害防治,在一些石榴园里,家禽被视为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举措,它们的排泄物还能成为农家肥作为有机质肥料返还给石榴园,从而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5.3 文化价值

蒙自石榴栽培系统与当地的民俗习惯、景观、饮食有机交融,构成独特的蒙自石榴文化体系。石榴花果并丽,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传播种植,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民俗文化。自古以来,石榴被人们视为吉祥果,花火红艳丽、果饱满圆润、籽晶莹剔透、春华而秋实,石榴的种种特性吻合人们大红喜庆、祈求丰收、合家平安的心理愿望,从而被赋予喜庆红火、繁荣昌盛、多子多福、长寿延年、辟邪趋吉等诸多象征意义。在蒙自当地,每至祭祖告天、祝寿敬老、家庭团圆、走亲访友之际,人们都会选购蒙自本地所产优质石榴作为供果佳品来寄托祝福、表达心意。

蒙自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石榴早已融入到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百年石榴园所在的小红寨村是一个汉族、壮族、苗族和哈尼族聚居的村寨,是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模范村,石榴成了维系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纽带。壮族有一种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祭祀活动——祭龙王,需要有一棵本村树龄最长的树作为“龙树”,而小红寨历来以种植石榴为主,于是树龄最大的石榴树便被大家选为龙树,也正是由于龙树的存在,使这片古石榴园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如今小红寨的各族群众通过积极发展石榴种植致富增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积极利用好、宣传好石榴籽所象征的民族团结的美好寓意,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蒙自石榴也是蒙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起蒙自,人们往往第一就会想起石榴和过桥米线,可以说,石榴是蒙自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同样,石榴也是蒙自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自然博物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石榴的引入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佐证之一,而蒙自石榴的栽培史就更是一部蒙自市的建城史,有一句俗语说“不知道是先有了石榴还是先有了城”,可见石榴已与蒙自城密不可分。

6 结论

无论从栽培历史、种植规模还是从系统的结构特征和价值方面,蒙自石榴栽培系统都具有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蒙自引入石榴最早可追溯到元朝,至今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至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8666 hm2、产量325300 t,产值10.89亿元,为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一,享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在景观尺度上具有“城-园互嵌”的格局,并形成多样的栽培模式,这其中以“石榴专业村”为代表传统栽培模式和“百年老树石榴种植园”为代表的生态栽培模式最具价值。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拥有独特的种质资源优势,特别是‘甜绿籽’驰名中外,并且有较为完善的丰产栽培技术,实现蒙自石榴由增量向提质的转变。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提供农产品、净化环境、缓解石漠化、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精神文化源泉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外部条件方面,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得到地方和国家政府的高度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其保护和发展提供机遇。依据《导则》,蒙自石榴栽培系统具备申请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具有申请成为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7 建议

(1)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是一种传统农业文化,里面蕴含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尽可能在原址基础上进行原真性保护,保留蒙自石榴种植园的自然风光,同时确保蒙自石榴传统栽培体系这一传统农作方式的传承,并制定法律法规严格保护,严禁改变其现有功能,深挖其文化价值,适时推动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22-23],实现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与文化功能的和谐统一[24]。

(2)蒙自在现有石榴种植的规模上,可适当增加种植面积,打造“中国石榴城”,提升具有蒙自特色的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城-园互嵌”景观。同时,应依托区位优势,拓展石榴相关的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旅游娱乐等活动,发展农商文旅融合产业;延长石榴产业链,培养一批有特色的、有效益的石榴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培养,并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或生产合作社,落实农业文化遗产地特有农作物品种保护,让石榴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25];重视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做好石榴产业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环节,实现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蒙自打造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

(3)持续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为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提供稳定的生态保障功能。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区建设,使区域内的水质、土壤和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改善和保护;严守耕地红线,为蒙自石榴栽培系统提供外围保护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推动蒙自石榴栽培系统高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蒙自石榴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习作点评
自然栽培的味道
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