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唐小媛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止血带气压休克

唐小媛

桂林龙胜县医院 广西 桂林 541799

引言

止血带是利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是特种橡胶制作成,形状是长条扁平型,具有伸缩性强的优势,目前其在医疗行业一般用于常规治疗与疾病救治过程中,例如输液、抽血、输血,止血等,其在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也可以用到[1]。气压止血带是止血带的一种类型,对手术视野拓展有极大作用,而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实施有效护理,将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 止血带概述

止血带在临床上主要内容用于四肢手术止血,减少且避免出血。其主要是通过止血带压力改善血流供应状况。若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救治有较好效果,但是止血带在应用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远端肢体缺血以及坏死等。因此一般在出血量较多,且用其他方法无法控制血量时候才用到止血带[2-3]。一般的止血带材质是橡皮带或是橡皮条,不提倡用布袋。操作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手术情况以及患者皮肤、肢体周长以及形状、既往病史,还需要明确止血带在绑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防止水肿以及皮肤破溃等。并预先设置止血带压力参数值以及时间参数值,一般依据患者病情以及手术部位、收缩压以及手术时间确定。依据血压设定上肢压力为患者收缩压加50-75mmHg,下肢压力为患者收缩压加100-150mmHg.使用后的止血带需要及时清洁。

2 气压止血带出现的不良反应

气压止血带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皮肤损伤、疼痛、休克等。

2.1 疼痛

疼痛是气压止血带应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止血带下面的肌肉以及血管在压力下会出现短暂的血液、氧气供应异常,进而形成无氧代谢物。止血带放松过程中可能会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会出现止血带疼痛。也可能是因为手术中对患者麻醉深度浅导致,很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躁动,手术安全性难以保障[4]。

2.2 皮肤损伤

气压止血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损伤,气压止血带应用期间微小问题会导致止血带应用不当,进而引发皮肤瘀斑、坏死以及红肿等损伤,导致患者可能存在异常,也不利于医患关系维持,容易出现医疗纠纷[5]。

2.3 休克

止血带在充气过程中,患者外周血管受压会导致回心血量不断增加,部分患者止血带位置以及远端组织出现缺血性损伤。止血带在释放气体期间,血液会被重新分配到缺血的部位,止血带可能会将患者循环血量减少,并影响到患者的血压平衡,心肌组织会因为回流无氧代谢产物刺激而出现收缩致休克。

3 气压止血带不良反应护理进展

3.1 基础护理

针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需要实施基础护理。针对气压止血带产生的不良反应需要在手术中提醒专门人员检查气压止血带气囊,了解其漏气情况。止血带气囊一般在近肢体内侧,并压迫患者大动脉,依据患者自身体验调整气压止血带的松紧程度。还需要帮助患者将患肢上抬一定角度。有学者认为需要从患者肢体远端到近段将止血带实施环形缠绕,相邻两圈禁止留下空隙,可改善不良反应[6]。操作过程中,需要禁止过于用力,可能会导致肢体组织患者血管,将静脉血回流心脏量加快。

3.2 止血带疼痛护理进展

气压止血带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止血带疼痛。在对患者疼痛护理中,除了基础护理,还需要对患者止血带应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并将止血带使用过程记录,到规定时间放弃或是换新。若是止血带放松状态时间需要用到钳夹止血。有学家认为,需要每间隔13分钟左右实施二次止血捆绑,这样的话,可以快速恢复患者肢体血流灌注,保持血液供给充足[7]。并依据患者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通过止血带选择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反应。若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出现疼痛反应。若是经过临床对患者评估属于非气压止血带导致的疼痛反应,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聊天以及讲故事等,适当转移患者注意力,这对疼痛改善有积极作用,必要的话,需要与医生密切交流,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用止痛药物后,患者若是疼痛缓解,需要在短时间内停止止痛药物的应用。有研究称,镇痛药物在肢体止血带疼痛中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不适等症状,并且对其血压、心率等影响较小,安全性高。也有学者认为,下肢手术用到超声阴道下多点神经联合组织可以将止血带疼痛尽可能减轻[8]。不同学者对气压止血带产生的止血带疼痛反应护理措施存在不一观点,因此需要在患者疼痛护理中,结合患者本人实际选择与之对应的疼痛护理模式,保障患者疼痛得到最大程度缓解。

3.3 止血带休克护理进展

休克可能是因为止血带放松速度过快,肢体缺血诱发无氧代谢进而出现大量乳酸。放松止血带之后,酸性物质会对血管扩张产生一定刺激,导致发热以及发红,甚至出现休克。缺血肢体可能会存在局部累及全身缺血性再灌注损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存在肺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为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肺栓塞。有学者认为,右美托咪定在下肢手术中应用,可以稳定止血带反应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手术成功有极大辅助效果[9]。止血带休克是气压止血带不良反应中比较严重的一个反应,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需要在放松止血带之前将输液以及数学速度适当的提升。一般是每分钟107滴,防止气压止血带后患者血压出现波动。控制止血带放松速度的时间在1分钟之下。这第一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血压以及面色变化有效监督,避免出现意外。

3.4 皮肤损伤护理进展

气压止血带在手术应用中,患者的肢体可能会存在皮肤水疱、淤斑。衬垫过于单薄,形成对其皮肤压迫。皮肤受损情况依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3级,其中0级皮肤损伤患者皮肤正常或是皮肤轻度发红;1级皮肤损伤中的皮肤出现显著发红,个别患者存在轻微压痕;2级皮肤损伤患者可能会存在皮肤紫红,且可能有明显压痕;3级皮肤损伤患者会存在水疱破溃。有学者认为,针对皮肤损伤患者需要实施有效护理,可以在护理中用到水胶体敷料,其材质细腻柔韧,且质地光滑,主要目的是在患者皮肤以及止血带之间形成屏障,起到保护效果,并将单位面积内患者皮肤所承受压力最大限度减少,对皮肤有保护缓冲效果。且水胶体敷料具有较高的粘贴效果,可以与患者皮肤全方位接触,且不易滑动,平整无褶皱,减少摩擦,且其可以促使患者肢体消毒液无法浸湿,防止潮湿环境因为压力长时间作用产生的皮肤破损。

止血带绑扎位置不当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产生。若是选择患者肱骨下1/3位置用止血带,可能会因为不同患者肘部关节粗细不同产生异常。若是止血带血管被压迫,可能导致出血量明显增加。止血带本身材质也是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关键原因,止血带本身的材质是橡胶管。若是气囊老化裂开可能在使用期间会存在气压不足问题。若是无调整,可能因为血袋压力过高产生不良反应。通常需要在患者的伤口上方或是近心端绑扎,一般最适宜的位置是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禁止用于小腿和前臂。主要是因为小腿以及前臂上有两根骨头,血管在这两块骨头之间,止血带无法起到将血管要的作用。也尽量避免在上臂中三分之一部位用止血带,主要是因为此位置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甚至会导致患者手臂瘫痪。用止血带首先需要选定的位置做好基础设置,最后拉紧止血带,并缠肢体两周打结。止血带应用的松紧度应保持适度。止血带应用也需要注意季节,若是在冬季,一般是每隔三十分钟放松半分钟重新绑扎,重新绑扎期间需要上下稍微移动。若是夏季,通常需要每隔一小时放松半分钟之后进行重新绑扎。一般来说,成人肢充气压力为40kPa,下肢为50kPa,但是还需因人而异。而在检查手术成功的时候,需要将止血带松开,可以了解出血动脉以及包扎血管。若发现依旧存在血液需要重新绑扎,继续寻找破裂血管。术中应用各种措施如放置柔软的衬垫,完善检查应用止血带的流程等减少皮肤破损。

小结

气压止血带是临床用于部分疾病治疗的辅助工具,气压止血带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并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被威胁,需要重视气压止血带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出现。本次发现其不良反应有皮肤损伤、疼痛、神经损伤以及休克,尤其是止血带休克,其是危及到患者生命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各项不良反应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因为不同学者针对气压止血带不良反应护理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明确气压止血带护理的基础步骤及护理进展,保证气压止血带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并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次对气压止血带不良反应的护理进展的综述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后期进行该主题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更多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资料,为气压止血带在临床获得更加科学应用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持。

猜你喜欢

止血带气压休克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看不见的气压
谨防过敏性休克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次性TPE止血带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STM32平台的MPL3115A2气压传感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