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的护理管理进展

2022-11-25韦艳卓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罩门诊消毒

韦艳卓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308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一19)属于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被归纳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宣布,将COVID一19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且通过“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措施[1]。相关研究发现,COVID一19主要通过患者分泌物、飞沫以及密切接触而感染,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2]。COVID一19存在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该疾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3]。但面对疫情长期性与复杂性,发热门诊工作压力逐渐上升,故完善发热门诊感染防控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已成为医院院感管理的关键部分。而通过系统化工作流程,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能够全面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以及早治疗[4]。为积极预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完善消毒隔离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鉴于此,本文对发热门诊消毒隔离护理管理的进展做一综述,详细如下: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 消毒隔离布局

为全面完善医疗机构内COVID一19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最大程度规避感染发生风险,故需依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基础上,配合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发现,严格改正《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为进一步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合理规范发热门诊、型冠状病毒定点救治医院,又称为定点医院,并设置针对象管理制度,全面强化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防控能力,因此需组织制定《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新型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各地均需强化发热门诊、定点医院设置管理,依据疫情中暴露问题,予以切实补短板、堵漏洞原则。发热门诊的建立切勿与住院大楼、门诊距离过近,可设立在相对独立场所,并最大程度集中发热患者开展诊治工作,降低患者在医院内流动程度[5]。内外同防,实施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把好医疗机构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对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要监测体温,出示健康(行程)码,检查口罩佩戴情况。做好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状要及时发现并处置[6]。“三防”融合。“三防”,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科学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将“三防”理念融入到诊疗活动中,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风险[7]。

1.2 空气消毒

维持发热门诊各个科室、观察室的空气流畅,定时进行开窗通风。针对自然通风欠佳现象下,可安装足够机械通风设备,予以强制排风。而空调系统需独立设置,选择全新空调系统,并通过紫外线对区域实施针对性消毒,2次/d,1h/次。同时选择7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周,物品培养1次/月,每季消毒液残存以及空气培养各1次,每季需保养1次消毒剂。

1.3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切勿超过包装袋3/4满,选择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进行合理包扎,并确保封口严密性[8]。离开污染区前,应在外面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并选择1000mg/L含氯消毒液均匀喷洒消毒,积极规避污染,若存在污染现象,可再一层医疗废物袋,依据标准化疗程处置、转运。垃圾袋外层贴感染性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注明产生日期、科室以及种类,并备注“新冠”字体。

1.4 物体表面以及地面消毒

发热门诊物体表面、地面需每日进行消毒,若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需立即清洁、消毒,并将所有物品表面、地面维持干燥。各区域选择特定抹布、拖把,并进行定期更换,切勿将不同区域混合使用,以规避交叉感染。保洁人员实施清洁工作时,需穿戴相应防护工具,清洁结束后,应立即清洁消毒工作用品。同时日常地面、物体表面均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

1.5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发热门诊需配备符合数量充足、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所有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发热门诊所有人员需严格佩戴专业防护口罩,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前,需完善医院防护口罩的密合性测试,合格后才可进入。医务人员日常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严格穿戴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医院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进出发热门诊,需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具,并在穿脱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时,需具备感控人员现场或痛视频实施监督,严格规避交叉感染[9]。

2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

2.1 完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

强化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防治能力,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并完善每位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前需对入科护士实施调查分析,以助于掌握消毒隔离技术、自我防护等方面认知程度。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技术、隔离技术、人员防护技术以及COVID-19相关知识,经相关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10]。

2.2 发热门诊人员配备

发热门诊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并依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等合理配备医师,疫情期间需依据实际诊疗量,而合理增加医师数量。同时发热门诊医师需详细充分了解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医院控制感染、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传染病报告等要求[11]。同时在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需选择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人员担任,并详细掌握相关疾病护理要点、各项护理操作、传染病分诊、医院感染控制、个人防护等各项要求,且发热门诊需依据患者数量,而合理增加隔离床位及护士。

2.3 呼吸道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

产生呼吸道暴露后,需立即通过相关措施保护呼吸道,选择规范实施手卫生的手捂住口罩,并紧急外加一层口罩,依据规范流程撤出污染区。同时依据具体状况,选择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鼻腔、口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并进行立即上报。

3 规范化管理在隔离患者中的实施

3.1 高度疑似与确诊患者管理

接诊每位就诊患者后,均需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并依次安排就诊。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并立即通知监控中心,严格依据防护隔离制度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详细登记相关信息,以助于日后追踪与随访。针对疑似病例,需在其入院后,快速将患者安置在单间观察室内隔离,并在门口张贴患者相关信息、隔离时间等,隔离病室需最大程度维持关闭状态,未实施特殊检查患者,切勿出入病房,活动范围需限制在隔离病室内,并维持通气流畅。完善探视制度,告知患者可通过微信、电话等相互慰问以及支持,在特殊状况下,可通过严格防护措施后实施探视。针对危重症患者需将其送至内科隔离病室或指定地点住院治疗。每日对隔离患者实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向每位隔离患者发放体温计,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检查,每4h监测1次,必要时可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若发现密切接触者,已出现可疑症状时,需立即通过制定医疗机构,由专用车辆将其接入制定医院实施隔离诊治。同时,接诊、收治新冠病的感染者的诊疗区域,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应当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含氯消毒剂浓度应当调整为1000mg/L[12]。

3.2 心理护理管理

由于隔离制度,使患者极易诱发紧张、害怕、烦躁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积极告知其隔离防护的关键性,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向其阐述疾病注意事项、相关知识,促进患者能够进一步强化自我防护隔离意识。同时在隔离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在交流期间判断其心理特征以及情绪变化,并依据文化程度、病情状况以及心理特征,制定系统化心理疏导方案,进而改善其消极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态度,积极面对治疗[13]。

3.3 日常生活管理

每日定时发放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指导其如何正确使用,指导其在走廊、厕所等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必须维持24h佩戴口罩。同时需4h更换1次,指导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时,需选择卫生纸遮掩口鼻,并将其放置医疗废物桶内。同时接触隔离后,患者需在家持续观察,14d后可外出,最大程度规避去公共场所以及人流多区域,指导其需注意休息,并完善相关营养。

4 小结

发热门诊需将其建立相对独立区域,并落实相关急诊流程,以保障发热患者能够及时取得急救,进而改善护理工作路程应用于实际临床中,同时指导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对发热患者实施针对性筛选,能够为发热门诊患者奠定快捷、安全就医环境,严格依据隔离消毒制度,落实病区消毒隔离,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促进患者能够最大程度获得有效治疗及护理,全面控制感染发生及蔓延。

猜你喜欢

口罩门诊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门诊支付之变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消毒攻略大派送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