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现状与研究进展

2022-11-25岳仕娇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居家精神分裂症康复

岳仕娇

广西脑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增速,人们需面对更多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导致了精神类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国民的精神心理健康,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率在近些年也同比增长[1-2]。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精神疾患,其发病原因主要与环境、自发性大脑结构变化、遗传、妊娠及分娩等因素相关。该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者还可引发精神衰弱、精神残疾等并发症[3-4]。该疾病发病后会对患者产生巨大影响,使其迅速丧失自主生存能力,同时临床数据表明该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需接受长时间的心理及药物干预,故采取合理、有效的社区居家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关重要[5]。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社区康复仍处于缓慢发展中,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精神、肢体残疾患者的重视,我国的社区居家康复在部分地区已取得了长足进步[6]。为此,本文就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居家康复情况作以下综述,现报道如下:

1、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现状

随着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不断升高,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该疾病患者对社区居家康复的需求也同比增长,同时该疾病患者居家康复期间常出现急性发作、反复发作等情况,故针对该疾病患者需要更优质的社区康复服务。面对社区医疗行业的发展问题及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国家在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针对加强社区康复体系的建设,为疾病患者提供更科学的居家康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护理体系,将护理工作开展到社区及家庭,努力发挥医疗机构的专科优势[7]。但由于我国精神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居家康复患者还以医疗机构的定期随访为主,该服务方式多受限于时间、地域等因素,不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全覆盖[8]。另外部分医疗机构在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阳光心园”等项目,该类项目不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定期随访,还根据其需求对其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及指导[9]。上述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是社区康复进步的重大表现。

2、社区康复对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

2.1 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原因在于该疾病治疗周期长,需长期用药,患者受个人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多产生较严重的负性情绪,导致该疾病患者自行减药、拒绝服药情况多发,最终用药不规律的情况会造成患者病情不断恶化、频繁发作[10]。有研究[11]选取了50例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开展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开展。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发现观察组用药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以说明社区家庭护理干预能在居家康复精神分裂症症患者中发挥良好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因长期用药及病情反复产生的负性情绪。

2.2 对患者日常行为的干预

相关研究表明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的患者会取得短暂性治愈,完全治愈只占两成左右,超80%的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及管理。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往往难以控制自身行为,自制力较差,一些行为会对自己及他人造成损伤,同时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行为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对纳入样本内的居家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日常行为干预,结果发现患者情绪波动相对较小,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12]。

2.3 对患者社会能力的干预

社区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使所有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使其与正常人拥有均等的机会可以充分参与社会,回归社会。对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能力进行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患者拥有自主生存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对自己进行管控,能更快适应社会[13]。目前部分社会福利机构会针对精神分裂症展开社会能力培训,锻炼其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周围环境接触较多,故对其进行社会能力干预有重要意义。

3、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的因素

临床有数据[14]显示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多难以到达预期水准,原因在于患者常受到包括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主要体现于患者性格方面,患者多主观认为自己与正常人有较大差距,从而产生自卑、抑郁等情绪;家庭方面主要体现于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方面;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于患者因患病脱离社会,导致其产生孤僻、扭曲的人格。

4、展望

首先后续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康复需不断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家学习,强调卫生部门、残联、民政、公安等进行多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社区康复站点,为精神分裂症症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康复服务;其次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对“社区精防工作”进行宣传,使更多人群关注到该疾病居家康复的需求;再次面对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及治疗仪器缺乏问题,需整合各部门资源,成立专项医疗资金,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居家康复技术,提升经颅磁刺激仪(DUKON)、脑波治疗仪等医疗仪器的普及度;最后积极申请对于居家康复的精神分裂症经费纳入医保报销,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带来的医保资金压力,减少患者家庭负担,使社区康复及“社区精防工作”工作能深入人心,良性发展。

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康复越发成熟,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及技术培训工作正不断开展,后续会逐步建立网格化、规范化的社区康复体系,进一步缩小地域差异,为患者提供覆盖范围较广,康复项目丰富的社区康复服务,降低复发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最终达到帮助患者重返生活、重返社会的目标。

猜你喜欢

居家精神分裂症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