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

2022-11-25毕鹏志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利尿剂心源性心功能

毕鹏志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100)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发病时心脏病变引起的心功能排血量显著增加或急骤降低,导致其身体内的组织器官内灌血量不足或急性淤血的临床表现。多见于急性广泛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等。严重心律失常、静脉输液过多过快等为其常见诱因。

1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1.1 以不同程度的肺淤血、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①急性肺水肿为左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表现为突然端坐呼吸、剧烈气喘、面色青灰、唇指发绀、冷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和濒死感觉,可咳出或自鼻、口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甚至咯血。②急性失代偿的心力衰竭伴有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但病情较轻,没有达到急性肺水肿的标准。③高血压性急性左心力衰竭有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伴有血压升高和相对较好的左心室功能,胸部影像学检查有相应的急性肺水肿的征象。

1.2 以不同程度心脏排血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①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尚没有明确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标准,但其通常是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和(或)少尿[<0.5ml/(kg·h)],脉搏>60 次/分,伴或不伴器官淤血的表现。②心源性晕厥主要由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脑部缺血、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持续数秒钟时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发绀等表现,称为阿-斯综合征。

2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患者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休息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减轻心脏负荷。应根据心功能状况安排休息与活动,如心功能I级,可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稍事轻微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休息;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活动量,以卧床休息为宜;心功能Ⅳ级,严格卧床休息,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卧位[2]。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止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损伤及消化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但活动中如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2 饮食护理应给予低热量、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C、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应用排钾利尿剂时,应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并适当放宽对盐的限制。病情好转后适当增加热量摄入。

2.3 用药护理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严格按时、按医嘱给药;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肝肾衰竭、低血钾、高血钙时尤其应注意观察洋地黄中毒症状;每次给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及心律变化,若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早二联律),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和黄绿视等,应考虑为洋地黄中毒。发现洋地黄中毒应遵医嘱立即停用洋地黄及排钾利尿剂,出现低钾、低镁血症可予静脉补充钾盐和镁盐,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出现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或安置临时起搏器。应用利尿剂:应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测量体重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除非紧急情况,一般利尿剂的应用时间宜选择在早晨或日间,避免夜间用药后排尿过频而影响病人的休息。应用血管扩张剂:应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变化,随时调整静脉滴入的速度和剂量,当血压下降超过原有血压的20%或心率增加20次/分时应及时停药,并与医师联系;告知病人在用药过程中,起床动作宜缓慢,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应注意咳嗽、间质性肺炎、体位性低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硝普钠静滴时应用避光纸包裹。

2.4 并发症的护理常见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等。在心功能改善后,应鼓励病人尽早活动,增加肺活量,注意保暖,保持气道通畅可防止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做下肢被动运动或用温水浸泡下肢、局部按摩,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力衰竭加重时应警惕心腔内血栓脱落引起脑、肾、四肢或肺动脉栓塞,需加强观察。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是严重急症。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大量的白痰或粉红色泡沫痰、焦虑不安、发绀、大汗、双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10 次/分等。对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护士应紧急对病人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并详细记录,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去除诱因及病因治疗。通过临床护理,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无电解质紊乱,无洋地黄中毒。指导患者不要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以免因不恰当的停药而诱发心衰。服用洋地黄者要详细交待患者及其亲属识别不良反应,教会患者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当脉搏在60次/min 以下时或感觉到厌食、恶心、腹泻、视物不清、黄绿视、心悸等症状时应暂停药物,立即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饱餐及便秘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诱因,积极治疗原有心脏疾病,定期就诊复查。嘱患者在静脉输液前主动告诉护士自己有心脏病史,便于护士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总之,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离不开护士科学规范的护理,护士敏锐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能够大大改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利尿剂心源性心功能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